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6690发布日期:2023-01-17 19:2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


背景技术:

2.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铝合金门窗采用了断热冷桥技术,就是将铝合金门窗框分成三部分-外部铝合金框、内部铝合金框以及连接内外铝框的中间芯子部分,而中间芯子部分即隔热条便称为“断热冷桥”。作为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条,要求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横向抗拉性能,并具有高光泽度、尺寸稳定性好、保温隔热性好、防火性好和热稳定性好等特性。
3.然而现有的用于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条存在着抗拉强度低、易变型、保温隔热性差、防火性差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来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通过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的结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条存在着抗拉强度低、易变型、保温隔热性差、防火性差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包括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间设有聚氨酯层;
7.其中,第一隔热条包括第一隔热条本体,第一隔热条本体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侧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第一凸起;
8.第二隔热条包括第二隔热条本体,第二隔热条本体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凸起,第二连接杆顶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杆底部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杆底部嵌入板;
10.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杆顶部的横板,横板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板,两限位板顶部相对横向延伸有夹板,两夹板间设有第一连接杆伸入的间隙,横板、两限位板和两夹板间围设有嵌设腔,嵌设腔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嵌入板可嵌设于嵌设腔内,嵌入板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
11.进一步地,第一隔热条本体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连接的连接凸起。
12.进一步地,第一隔热条本体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13.进一步地,第二隔热条本体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14.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15.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16.进一步地,第一隔热条本体和第一连接杆一体成型。
17.进一步地,第二隔热条本体和第二连接杆一体成型。
18.进一步地,嵌入板与第一连接杆一体成型;横板、限位板、夹板一体成型;横板与第二连接杆一体成型。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通过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间设有聚氨酯层;其中,第一隔热条包括第一隔热条本体,第一隔热条本体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侧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第一凸起;第二隔热条包括第二隔热条本体,第二隔热条本体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凸起,第二连接杆顶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杆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后,在将聚氨酯层进行灌注,可以保证第一隔热条和第二隔热条对齐,同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增加了与聚氨酯层的结合力,进而保证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的整体强度,避免第一隔热条本体和第二隔热条本体与聚氨酯层分开,影响整体的性能。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通过连接件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杆底部嵌入板;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杆顶部的横板,横板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板,两限位板顶部相对横向延伸有夹板,两夹板间设有第一连接杆伸入的间隙,横板、两限位板和两夹板间围设有嵌设腔,嵌设腔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嵌入板可嵌设于嵌设腔内,嵌入板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的设计,可以灵活的实现拆卸,通过将嵌入板嵌入嵌设腔内,实现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对接,拆卸安装灵活。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热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隔热条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第一隔热条;2、第二隔热条;4、聚氨酯层;101、第一隔热条本体;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一凸起;201、第二隔热条本体;202、第二连接杆;203、第二凸起;301、嵌入板;302、横板;303、限位板;304、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包括第一隔热条1和第二隔热条2,第一隔热条1和第二隔热条2间设有聚氨酯层4;其中,第一隔热条包括第一隔热条本体101,第一隔热条本体101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102,第一连接杆102的两侧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第一凸起103;第二隔热条2包括第二隔热条本体201,第二隔热条本体201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202,第二连接杆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凸起203,第二连接杆202顶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杆101底部可拆卸连接。
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隔热条1和第二隔热条2间设有聚氨酯层4;其中,第一隔热条包括第一隔热条本体101,第一隔热条本体101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102,第一连接杆102的两侧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第一凸起103;第二隔热条2包括第二隔热条本体201,第二隔热条本体201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202,第二连接杆沿长度间隔布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凸起203,第二连接杆202顶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杆101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102和第二连接杆202连接后,在将聚氨酯层4进行灌注,可以保证第一隔热条1和第二隔热条2对齐,同时,第一凸起103和第二凸起203增加了与聚氨酯层4的结合力,进而保证建筑门窗幕墙用聚氨酯尼龙复合型材的整体强度,避免第一隔热条本体101和第二隔热条本体201与聚氨酯层4分开,影响整体的性能。
33.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件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杆102底部嵌入板301;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杆202顶部的横板302,横板302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板303,两限位板303顶部相对横向延伸有夹板304,两夹板304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02伸入的间隙,横板302、两限位板303和两夹板304间围设有嵌设腔,嵌设腔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嵌入板301可嵌设于嵌设腔内,嵌入板301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
3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杆102底部嵌入板301;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杆202顶部的横板302,横板302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板303,两限位板303顶部相对横向延伸有夹板304,两夹板304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02伸入的间隙,横板302、两限位板303和两夹板304间围设有嵌设腔,嵌设腔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嵌入板301可嵌设于嵌设腔内,嵌入板301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的设计,可以灵活的实现拆卸,通过将嵌入板301嵌入嵌设腔内,实现了第一连接杆102和第二连接杆202的对接,拆卸安装灵活。
3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热条本体101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连接的连接凸起104。
3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热条本体101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3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热条本体201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3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10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3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杆20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
4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热条本体101和第一连接杆102一体成型。
4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热条本体201和第二连接杆202一体成型。
42.本实用新型的嵌入板301与第一连接杆102一体成型;
43.本实用新型的横板302、限位板303、夹板304一体成型;
44.横板302与第二连接杆202一体成型。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