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6919发布日期:2022-12-14 02:0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杯。


背景技术:

2.水杯作为日常用品使用频率非常高,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水杯是办公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品,并且喜欢在水杯内泡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而现有的办公用的水杯只能提供装水的功能,整体来说,功能较单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实现了多功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水杯,所述水杯的左侧连通有实用机构,所述水杯的前侧设置有储纳机构;
6.所述实用机构包括外杯、圆柱和底储杯,所述外杯连通在水杯的左侧,所述外杯的右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在水杯的内部左侧,所述圆柱均等距设置在水杯的外侧底端,所述圆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圆柱均与圆柱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柱均与第一卡槽卡合,所述圆柱槽均等距设置在底储杯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槽均设置在圆柱槽的底端;
7.所述储纳机构包括外储圆筒和第二卡槽,所述外储圆筒设置在水杯的前侧,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水杯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所述第二卡槽与顶杯螺纹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杯的设置,用于隔离茶叶,通过外杯和顶杯的设置,增加水杯的储水空间,通过外储圆筒放置勺子或者筷子之类的,通过底储杯的设置,用于放置收纳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实现了多功能。
9.进一步地,所述外储圆筒的内部设置有拿杆,所述拿杆的下端设置有搅拌圈,所述拿杆的底端设置有小勺;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拿杆、搅拌圈和小勺的设置,用于方便对水杯、外杯和底储杯内部的水进行搅拌使用。
11.进一步地,所述外杯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槽;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翻盖的设置用于盖住外杯的顶部,通过通槽的设置用于方便可以放置拿杆。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储杯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翻盖,所述水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翻盖,所述外储圆筒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翻盖;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翻盖的设置用于对底储杯的密封,通过第二翻盖的设置用于对水杯的密封,通过第四翻盖的设置用于对外储圆筒的密封。
15.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的底端靠近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水杯。
17.进一步地,所述顶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拉手;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拉手的设置方便手握顶杯。
19.进一步地,所述水杯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拉手;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拉手的设置,用于手握方便水杯。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杯的设置,用于隔离茶叶,通过外杯和顶杯的设置,增加水杯的储水空间,通过外储圆筒放置勺子或者筷子之类的,通过底储杯的设置,用于放置收纳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实现了多功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杯的结构分解展示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杯的侧视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杯的正视图。
26.图例说明:
27.1、实用机构;101、外杯;102、通孔;103、圆柱;104、圆柱槽;105、卡柱;106、第一卡槽;107、底储杯;2、储纳机构;201、外储圆筒;202、第二卡槽;203、顶杯;3、水杯;4、拿杆;5、搅拌圈;6、小勺;7、底座; 8、第一翻盖;9、通槽;10、第二翻盖;11、第三翻盖;12、第四翻盖;13、第一拉手;14、第二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水杯 3,水杯3的左侧连通有实用机构1,水杯3的前侧设置有储纳机构2;
30.实用机构1包括外杯101、圆柱103和底储杯107,外杯101连通在水杯 3的左侧,外杯101的右侧设置有通孔102,通孔102连通在水杯3的内部左侧,圆柱103均等距设置在水杯3的外侧底端,圆柱10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105,圆柱103均与圆柱槽104滑动连接,卡柱105均与第一卡槽106 卡合,圆柱槽104均等距设置在底储杯107的外侧,第一卡槽106均设置在圆柱槽104的底端,通过在水杯3的左侧设置了一个外杯101,并且外杯101 的内部与水杯3的内部是连通的,通过将一些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直接放进外杯101内,然后冲泡,因为外杯101与水杯3相通的地方设置有通孔102,茶叶不会进入到水杯3内,喝水时不会喝到茶叶,并且加大了水杯3的使用空间,通过在水杯3的底部设置了底储杯107,用于方便放置一些茶叶或者咖啡粉和奶制粉之类的,不用另外包装携带,并且第一卡槽106与卡柱105、圆柱103与圆柱槽104分离和结合便可取下和安装底储杯107,由此使得增加了水杯3的储水空间,放置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空间,还隔离茶叶的功能,实现了多功能;
31.储纳机构2包括外储圆筒201和第二卡槽202,外储圆筒201设置在水杯 3的前侧,第二卡槽202设置在水杯3的顶部靠近边缘处,第二卡槽202与顶杯203螺纹连接,通过外储圆筒201的设置,用于方便放置拿杆4、搅拌圈5 和小勺6,还有清理杯子的小刷子,方便随时拿出使用,通过顶杯203的设置,方便可以单独倒出一些水进行饮用,由此增加了收纳和一杯多用的功能。
32.外储圆筒201的内部设置有拿杆4,拿杆4的下端设置有搅拌圈5,拿杆 4的底端设置有小勺6,通过拿杆4、搅拌圈5和小勺6的设置,用于方便对水杯3、外杯101和底储杯107内部的水进行搅拌使用。
33.外杯1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翻盖8,第一翻盖8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槽9,通过第一翻盖8的设置用于盖住外杯101的顶部,通过通槽9的设置用于方便可以放置拿杆4。
34.底储杯107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翻盖11,水杯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翻盖10,外储圆筒201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翻盖12,通过第三翻盖11的设置用于对底储杯107的密封,通过第二翻盖10的设置用于对水杯3的密封,通过第四翻盖 12的设置用于对外储圆筒201的密封。
35.圆柱103的底端靠近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7,通过底座7的设置,用于支撑固定水杯3。
36.顶杯20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拉手14,通过第二拉手14的设置方便手握顶杯203。
37.水杯3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拉手13,通过第一拉手13的设置,用于手握方便水杯3。
38.工作原理:通过在水杯3的左侧设置了一个外杯101,并且外杯101的内部与水杯3的内部是连通的,通过将一些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直接放进外杯 101内,然后冲泡,因为外杯101与水杯3相通的地方设置有通孔102,茶叶不会进入到水杯3内,喝水时不会喝到茶叶,并且加大了水杯3的使用空间,通过在水杯3的底部设置了底储杯107,用于方便放置一些茶叶或者咖啡粉和奶制粉之类的,不用另外包装携带,并且第一卡槽106与卡柱105、圆柱103 与圆柱槽104分离和结合便可取下和安装底储杯107,通过外储圆筒201的设置,用于方便放置拿杆4、搅拌圈5和小勺6,还有清理杯子的小刷子,方便随时拿出使用,通过顶杯203的设置,方便可以单独倒出一些水进行饮用,由此增加了收纳和一杯多用的功能,增加了水杯3的储水空间,放置茶叶或者咖啡之类的空间,还隔离茶叶的功能,实现了多功能。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