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4521发布日期:2022-11-25 23:1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


背景技术:

2.婴儿的头骨中有许多松软的结缔组织,其头骨相对脆弱,因此如何有效的保护新生婴儿的头部骨骼,确保婴儿头部正常发育,正成为新生婴儿健康生产的标准之一。由于婴儿的头骨尚未发育成熟易变形,睡姿不正确或使用枕头不当可能会导致婴儿头骨后位或侧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由此带来的婴儿机能损伤,甚至发生窒息死亡的危险。常见的有偏头、扁头、舟状头、菱形头、上扁头及综合性头骨畸形。头骨畸形会影响婴幼儿的外观形象,导致婴儿视神经发育不平衡。
3.头骨畸形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而自行矫正修复。通常有三种可能导致头骨畸形,第一是宝宝在子宫内长期受到挤压导致变型;第二是宝宝在生产过程中在产道中挤压导致变型;第三是在睡觉过程中长期一侧睡等情况导致变型。
4.宝宝一旦头部发生变型以后,有三种办法可以矫正,第一是睡姿矫正法,需要一款婴儿定型枕来辅助睡姿,头型的黄金矫正时间在0-8个月内,其中0-6个月效果最明显;第二是头盔矫正法,价格贵,佩戴时婴儿会感到不适;第三是手术矫正法,价格昂贵,且易来带来损伤,可能还会有后遗症。因此,婴儿非常需要一款具备预防与矫正功能的定型枕,既能够实现儿科睡姿矫正法所需的五种睡姿调节,又能够方便妈妈们在宝宝熟睡过程中在不惊醒宝宝的前提下,只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就能调节宝宝头部睡姿。同时由于1岁内宝宝头围、颈椎曲度等发育迅速,定型枕还要能够满足不同宝宝在1岁内不同阶段的头围和颈椎曲度的发育,从而实现睡姿、头围大小、颈部高度的可调节性。
5.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定型枕,例如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6675382u一种婴儿头型管理枕头及婴儿鸟巢,枕芯包括枕座、枕垫和调节装置,枕垫和调节装置均设置在枕座上,调节装置用于使枕垫形成两处凸起并能调节凸起的位置,枕垫的表面用于与婴儿头部接触,并能使婴儿头部位于两个凸起之间,在婴儿需要侧睡时,通过控制调节装置使凸起移动,由于凸起所对应的枕垫上的部分会被垫高,将凸起移动到枕垫上的靠近婴儿头部一侧所对应的部位,使该处被垫高,便于婴儿头部一侧接触到枕垫上的垫高处后使婴儿处于侧睡姿势,并且通过调节枕垫上的凸起的位置,能调整婴儿侧睡的朝向和侧睡的角度。但上述枕头只便于侧睡的调节,且调节太复杂或声音动作过大容易惊醒宝宝的,不具备成长可调性,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达到医学级辅助婴儿调整头部睡姿的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调节太复杂或声音动作过大容易惊醒宝宝的,不具备成长可调性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包括由中空软管填充的枕芯本体和设置在枕芯本体上的u型垫圈;
9.所述枕芯本体上与u型垫圈对应处设有头围调节区,所述头围调节区中部设有脑枕区,所述头围调节区两侧设有侧睡区,所述u型垫圈一侧设有粘接部,用于将u型垫圈固定在头围调节区处不同位置;
10.所述枕芯本体内连接有两组对称的调节绳,两组调节绳相靠近的一侧穿过连接在枕芯本体内的穿绳扣延伸至枕芯本体外部,两组调节绳延伸至枕芯本体外部均连接调节垫,且枕芯本体外部设有猪鼻扣,用于固定两组调节绳伸出枕芯本体外部的长度。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枕芯本体两侧均设有复位垫,所述枕芯本体靠近复位垫一侧设有用于穿绳扣穿过的滑孔,所述穿绳扣穿过滑孔固定连接复位垫。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组所述穿绳扣对称设置在脑枕区两侧,且穿绳扣固定连接在枕芯本体内部。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枕芯本体远离猪鼻扣一侧设有置入口,所述置入口与脑枕区连通,用于插入颈部调节垫片。
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粘接部包括中部魔术贴钩面和端部魔术贴钩面,所述u型垫圈靠近枕芯本体一侧中部连接有可粘接在头围调节区上的中部魔术贴钩面,所述u型垫圈靠近枕芯本体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粘接在头围调节区上的端部魔术贴钩面。
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头围调节区处设有至少两组头围标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枕芯本体采用中空软管填充,透气且具有流动性,避免趴着睡易发生窒息等安全隐患,通过“中央可调设计”的调节绳拉动,使得侧睡区高度和宽度发生变化,拉左边的绳子,左边侧睡区逐渐向脑枕区收紧;拉右边的绳子,右边侧睡区逐渐向脑枕区收紧;两根绳子同时拉动,则枕头上、左、右三面收紧,从而实现婴儿睡在“脑枕区”时可非常方便调整婴儿头部睡姿角度,同时可调节固定头部的松紧力度;
18.本实用新型中u型垫圈能在头围调节区调节围度并固定,通过调节u型垫圈与头围调节区的连接位置可扩大或收缩头围以及调整侧睡或仰睡的角度,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调节,以解决婴儿在0-18月龄睡眠时头部不易固定,一侧睡导致的偏扁尖头综合症,通过旋转u型垫圈来实现左右侧睡或者加强仰睡的睡姿调节;
19.本实用新型中置入口能插入颈部调节垫片在脑枕区,实现颈部高度的单独自由调节,可根据婴儿的成长情况增加或降低颈高;
20.本实用新型的多调节方式,在婴儿0-18月龄成长过程中针对0-3月、6-18月不同阶段,考虑到颈部成长发育的不同情况,提供成长可调性护理,更好地预防与矫正纠正头型问题,可达到医学级辅助婴儿调整头部睡姿,进而改善头型。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枕芯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1、枕芯本体;12、置入口;13、头围调节区;14、u型垫圈;15、复位垫;16、调节垫;17、调节绳;18、穿绳扣;19、中部魔术贴钩面;20、端部魔术贴钩面;21、猪鼻扣。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中,一种中央可调式婴儿定型枕,包括由中空软管填充的枕芯本体11和设置在枕芯本体11上的u型垫圈14;中空软管可为tpe软管,tpe软管能在枕芯本体11内流动,透气且具有流动性,避免趴着睡易发生窒息等安全隐患;
27.所述枕芯本体11上与u型垫圈14对应处设有头围调节区13,所述头围调节区13中部设有脑枕区,所述头围调节区13两侧设有侧睡区,所述u型垫圈14一侧设有粘接部,用于将u型垫圈14固定在头围调节区13处不同位置,头围调节区13整个面料为魔术贴毛面;
28.所述枕芯本体11内连接有两组对称的调节绳17,两组调节绳17相靠近的一侧穿过连接在枕芯本体11内的穿绳扣18延伸至枕芯本体11外部;
29.两组调节绳17延伸至枕芯本体11外部均连接调节垫16,且枕芯本体11外部设有猪鼻扣21,用于固定两组调节绳17伸出枕芯本体11外部的长度;一组调节垫16上可设置魔术贴母面,一组调节垫16上可设置魔术贴公面,方便将两组调节垫16连接在一侧,进行两侧调节绳17的同步调节;
30.拉动一组调节垫16可带动对应的调节绳17伸出,实现侧睡区宽度变化,中空软管流动,能实现侧睡区厚度的变化,人员可通过拍打辅助侧睡区进行倾斜度的调节,侧睡区的调节,可以对宝宝头部有一个轻柔的推动力从而矫正宝宝的睡姿;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绳17拉动收紧,使侧睡区宽度变化,能实现对侧睡区的厚度进行调节,辅助调节睡姿,调节方便;u型垫圈14能在头围调节区13调节围度并固定,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调节,以解决婴儿在0-18月龄睡眠时头部不易固定,一侧睡导致的偏扁尖头综合症,通过旋转u型垫圈14来实现左右侧睡或者加强仰睡的睡姿调节;多调节方式,在婴儿0-18月龄成长过程中针对0-3月、6-18月不同阶段,考虑到颈部成长发育的不同情况,提供成长可调性护理,更好地预防与矫正纠正头型问题,进而改善头型。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枕芯本体11两侧均设有复位垫15,所述枕芯本体11靠近复位垫15一侧设有用于穿绳扣18穿过的滑孔,所述穿绳扣18穿过滑孔固定连接复位垫15,拉动复位垫15,方便操作调节绳17复位。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组所述穿绳扣18对称设置在脑枕区两侧,且穿绳扣18固定连接在枕芯本体11内部,穿绳扣18的设置,使通过调节垫16拉动调节绳17时,枕芯本体11两侧能向中间收紧,之后也方便复位。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枕芯本体11远离猪鼻扣21一侧设有置入口12,所述置入口12与脑枕区连通,用于插入颈部调节垫片,形成颈部高度调节区;置入口12能插入颈部调节垫片在脑枕区,实现颈部高度的单独自由调节,可根据婴儿的成长情况增加或降低颈高。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粘接部包括中部魔术贴钩面19和端部魔术贴钩面20,所述u型垫圈14靠近枕芯本体11一侧中部连接有可粘接在头围调节区13上的中部魔术贴钩面19,所述u型垫圈14靠近枕芯本体11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粘接在头围调节区13上的端部魔术贴钩面20;通过调节魔术贴钩面20与头围调节区13连接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实
现调节脑枕区的大小和形状,从而达到调节头围大小和调节左右侧睡睡姿的功能。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头围调节区13处设有至少两组头围标线,即头围调节区13表面印有0月的平均头围值34cm,6月的平均头围值43cm以及18月最大头围值50cm作为头围范围参考值;u型垫圈14调节时,u型垫圈14内圈对准所调的头围标线。
3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调节垫16能拉动调节绳17,调节绳17拉动收紧,使侧睡区宽度变化,能实现对侧睡区的厚度进行调节,辅助调节睡姿,调节方便;u型垫圈14能在头围调节区13调节围度并固定,u型垫圈14调节时,u型垫圈14内圈对准所调的头围标线,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调节,以解决婴儿在0-18月龄睡眠时头部不易固定,一侧睡导致的偏扁尖头综合症,通过旋转u型垫圈14来实现左右侧睡或者加强仰睡的睡姿调节;多调节方式,在婴儿0-18月龄成长过程中针对0-3月、6-18月不同阶段,考虑到颈部成长发育的不同情况,提供成长可调性护理,更好地预防与矫正纠正头型问题,通过以上调节可达到医学级辅助婴儿调整头部睡姿,更好地预防与矫正纠正头型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