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9304发布日期:2023-02-17 21: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2.清洁系统通常包括有清洁设备和基站,清洁设备可以用于清洁并存储地面上的垃圾,基站可以对清洁设备在清洁工作中所存储的垃圾进行转移收集,以避免需要用户频繁的对清洁设备在清洁工作中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手动处理。然而,由于该类清洁系统的基站的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即仅能对清洁设备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收集,而无法对清洁设备的清水箱进行补充清水。使得清洁设备在使用后需要用户手动的对清洁设备的清水箱进行补水,导致降低了基站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旨在提高清洁系统使用的实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5.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基站主体、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内的触发开关以及设于所述基站主体的抽污组件和注水组件,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可相对所述基站主体活动;和
6.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翻盖,所述设备主体内形成有主机集污腔和主机清水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主机集污腔的抽污口和连通所述主机清水腔的注水口,所述翻盖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抽污口和所述注水口的至少其中之一;
7.所述翻盖用于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以驱使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移动,并将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分别连通于所述抽污口和所述注水口。
8.可选地,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均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下降,以分别连通于所述主机集污腔和所述主机清水腔。
9.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并与所述触发开关电连接;
10.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抽污组件和所述注水组件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升降。
11.可选地,所述抽污组件包括抽污管,所述抽污管用于连通于所述主机集污腔,所述注水组件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用于连通于所述主机清水腔;
12.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升降。
13.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丝杆传动组件,所述丝杆传动组件包括:
14.丝杆,所述丝杆沿所述基站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和
15.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并与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基站主体的侧壁凹陷形成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用于容置所述清洁设备;
17.所述基站主体内还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底壁设有连通于所述对接槽的过让孔,至少部分所述触发开关穿设于所述过让孔并位于所述对接槽内;
18.所述驱动件、所述抽污管以及所述注水管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在被所述驱动件驱动下降时可由所述过让孔伸入至所述对接槽内。
19.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行程限位机构,所述行程限位机构能够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
20.可选地,所述行程限位机构包括第一位置开关,所述第一位置开关设于所述丝杆下端,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下降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一位置开关以关闭所述驱动件;
21.和/或,所述行程限位机构包括第二位置开关,所述第二位置开关设于所述丝杆上端,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抽污管和所述注水管上升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二位置开关以关闭所述驱动件。
22.可选地,所述对接槽的槽壁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可引导所述清洁设备移动至所述对接槽内。
23.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滚轮,所述对接槽之相对的两个槽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可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围绕垂直于所述对接槽之正对其槽口的槽侧壁至所述对接槽的槽口的方向转动,所述滚轮用于抵接于移动至所述对接槽内的所述清洁设备的侧壁。
24.可选地,所述基站主体设有顶针,在所述清洁设备移动靠近所述基站时,所述顶针可抵接驱动所述翻盖,使所述翻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移动而打开所述抽污口和所述注水口。
25.可选地,所述设备主体还设有按压座,所述按压座可沿所述顶针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
26.所述翻盖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翻盖的一端连接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轴线和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呈错开设置,所述偏心轴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按压座;
27.所述顶针抵接驱动所述按压座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时,所述偏心轴被所述按压座驱动而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以时所述翻盖开启。
28.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系统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抽污组件和注水组件靠近清洁设备,使得抽污组件和清洁设备的主机集污腔连通,注水组件和清洁设备的主机清水腔连通。此时,该抽污组件可以对清洁设备上的主机集污腔进行抽吸,从而实现了将主机集污腔内的垃圾和污水抽离。而注水组件可以对清洁设备上的清水腔进行注水,从而实现了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
29.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基站在和清洁设备对接后,即可以对清洁设备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抽离,还可以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基站仅能对清洁设备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收集,导致清洁设备在使用后需要用户手动的对清洁设备的主机清水腔进行补水。本技术方案中的基站的使用功能较为多样化,无需用户手动的对清洁
设备的主机清水腔进行补水,从而提高了该基站的使用的实用性。
30.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的抽污组件和注水组件均是可移动的设于基站主体上的,且依靠清洁设备的翻盖进行触发。使得清洁设备和基站对接过程移动到位之前,抽污组件和注水组件可以与该清洁设备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仅在清洁设备移动到位且确保清洁设备的注水口和抽污口开启时,才移动靠近清洁设备以对其进行抽污(对清洁设备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抽离)和注水(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如此避免了清洁设备在移动靠近基站的对接的过程中以及在抽污口和注水口未开启时抽污组件和注水组件与清洁设备发生碰撞,从而有利于降低清洁设备、抽污组件以及注水组件由于碰撞而发生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33.图2为图1中清洁系统的清洁设备进入基站的结构图;
34.图3为图2中清洁系统移除基站主体的结构图;
35.图4为图3中清洁系统移除基站集污箱和基站清水箱的结构图;
36.图5为图4中清洁系统于抽污和注水时的结构图;
37.图6为图5中清洁系统的侧视图;
38.图7为图5中清洁系统移除清洁设备的结构图;
39.图8为图7中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40.图9为图8的爆炸图;
41.图10为图1中清洁系统移除部分基站的结构图;
42.图11为清洁设备于翻盖位置的部分爆炸图;
43.图12为图11清洁设备于翻盖位置的爆炸图。
44.附图标号说明:
45.[0046][004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1]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
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2]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洁系统100。
[0053]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系统100包括:
[0054]
基站10,所述基站10包括基站主体11、设于所述基站主体11内的触发开关16以及设于所述基站主体11的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可相对所述基站主体11活动;和
[0055]
清洁设备30,所述清洁设备30包括设备主体31和翻盖313,所述设备主体31内形成有主机集污腔和主机清水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主机集污腔的抽污口311和连通所述主机清水腔的注水口312,所述翻盖313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抽污口311和所述注水口312的至少其中之一;
[0056]
所述翻盖313用于触发所述触发开关16,以驱使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移动,并将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分别连通于所述抽污口311和所述注水口312。
[0057]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清洁设备30可以包括有设备主体31,该设备主体31可以用于安装和承载例如清洁刷、移动轮、驱动移动轮转动的电机以及用于与主机集污腔相连通、以使主机集污腔的集污口产生吸力而吸附地面上的垃圾和污水的主机风机等,以使其可以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壳用于清洁。其中,该设备主体3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大致呈圆形状,以使得该主机的侧周面具有一致性,进而在墙角处或者障碍处转弯时能够移动的更加顺畅。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得该设备主体31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设备主体3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设备主体31内形成的主机集污腔可以用于对清洁设备30在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时所吸附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具体而言,设备主体31内的主机风机和主机集污腔相连通。通过该主机风机对主机集污腔进行抽风,使得该主机集污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地面上的垃圾和污水吸进主机集污腔内进行存储收集。由于清洁设备30通过主机风机对集污腔抽风形成负压而实现对地面上垃圾和污水进行吸附收集而现有技术,故在此对其不作详述。其中,该主机集污腔可以是在主机上直接开设形成,也可以是主机上额外嵌设有主机集污盒,该主机集污盒内形成有主机集污腔。本技术对主机集污腔的具体形成和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实现对清洁设备30在工作时所吸附的垃圾和污水进行存储收集即可。主机清水腔可以用于存储一定量的清水,使得清洁设备30在对地面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可以对喷水清洗,从而有利于提高清洁设备30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其中,该主机清水腔可以是在主机上直接开设形成,也可以是主机上额外嵌设有主机清水箱,该主机清水箱内形成有主机清水腔。本技术对主机清水腔的具体形成和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实现存储一定量的清水以供清洁设备30在工作时对地面进行水洗即可。而该清洁设备30的喷水可以是在设备主体31上设置有主机喷头,该主机喷头连通于主机清水腔,并能够朝向地面或者清洁设备30的清洁刷进行喷水。基站10的基站主体11可以用于安装和承载基站10的各个零部件(例如: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以及基站10控制器等),以使得基站10的各个零部件可以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其中,该基站主体11可以是大致呈长方体设置,以使得该基站主体11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
制造。进一步地,该基站主体11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上下方向,如此可以使得基站主体1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较小,进而能够降低其在地面上对空间的占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基站主体11也可以是大致呈正方形或者圆柱形状设置。
[0058]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主体11可以形成有基站10集污腔和基站10清水腔,此时抽污组件12连通于该基站10集污腔,注水组件13连通于该基站10清水腔。其中,该基站10集污腔可以是在基站主体11上直接开设形成,也可以是基站主体11上额外嵌设有基站集污箱18,该基站集污箱18内形成有基站10集污腔。本技术对基站10集污腔的具体形成和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实现对抽污组件12对主机集污腔所抽取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即可。而基站10清水腔可以用于存储相对较多清水,并在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对接时,通过注水组件13将基站10清水腔内清水转移至主机清水腔内,以实现对主机清水腔内清水的补充。该基站10清水腔可以是在基站主体11上直接开设形成,也可以是基站主体11上额外嵌设有基站清水箱19,该基站清水箱19内形成有基站10清水腔。本技术对基站10清水腔的具体形成和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存储相对较多清水的即可。进一步地,基站10清水腔可以连通有进水管,如此在基站10清水腔对主机清水腔进行多次补充清水后,可以通过该开启该进水管实现对基站10清水腔进行自动加水,从而有利于提高基站10使用的便利性。而为了提高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站主体11还可以设有清洁液腔,注水组件13连通于清洁液腔。此时,通过该清洁液腔存储有清洁液,并在清洁设备30移动至基站10对接时,通过注水组件13向主机清水腔进行加水的同时将清洁液腔内的清洁液输送至主机清水腔内。如此在清洁设备30的后续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时,可以通过主机喷头喷出带有清洁液的清洗水,从而实现对地面更好的清洁。其中,该清洁液腔可以是在基站主体11上直接开设形成,也可以是基站主体11上额外嵌设有清洁液存储箱,该清洁液存储箱内形成有清洁液腔。当然,需要说明的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基站主体11未形成有基站10集污腔和基站10清水腔时,可以抽污组件12包括有收集箱,注水组件13包括有蓄水箱,以通过收集箱对抽污组件12所抽取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通过蓄水箱对清水进行存储。抽污组件12可以用于产生吸力,并将主机集污腔内的垃圾和污水抽离。其中,该抽污组件12可以包括有抽污风机,即通过该抽污风机对主机集污腔进行抽风。此外,在抽污组件12对主机集污腔内进行抽污时,主机上与该主机集污腔连通的主机风机需要关闭,以使得仅形成主机集污腔流向抽污风机的抽污气流流向。注水组件13可以用于对主机清水腔进行注水,而实现对其补充清水。其中,在基站10清水腔设置的位置或者注水组件13的蓄水箱的位置相对较高时,该注水组件13可以通过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降清水注入到主机清水腔。而在基站10清水腔设置的位置或者注水组件13的蓄水箱的位置相对较低时,该注水组件13可以包括有水泵,即通过水泵提供动力,以将基站10清水腔内的清水或者注水组件13上的蓄水箱内的清水抽取至主机清水腔内。
[0059]
进一步地,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均是可移动的设于基站主体11上的,且控制该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移动的触发开关16是依靠清洁设备30的翻盖313进行触发的,当翻盖313开启使抽污口311和排污口显露,翻盖313直接触发触发开关16而发出控制信号,并触发触发开关16以驱使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移动预设路径,使得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分别连通于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进行抽污作业和注水作业。其中,触发开关16可以是触碰开关、接近开关或者霍尔开关等,在翻盖313接触到触碰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或
者靠近接近开关或霍尔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时,控制驱动件14开始运行。其中,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的移动方式可以是升降、平移或多个自由度移动的组合,且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的移动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0060]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翻盖313的开启,可以是由人工开启,也可以是如下实施例中设置开启机关进行触发开启,在此不做限定。
[0061]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系统100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靠近清洁设备30,使得抽污组件12和清洁设备30的主机集污腔连通,注水组件13和清洁设备30的主机清水腔连通。此时,该抽污组件12可以对清洁设备30上的主机集污腔进行抽吸,从而实现了将主机集污腔内的垃圾和污水抽离。而注水组件13可以对清洁设备30上的清水腔进行注水,从而实现了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
[0062]
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基站10在和清洁设备30对接后,即可以对清洁设备30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抽离,还可以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基站10仅能对清洁设备30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收集,导致清洁设备30在使用后需要用户手动的对清洁设备30的主机清水腔进行补水。本技术方案中的基站10的使用功能较为多样化,无需用户手动的对清洁设备30的主机清水腔进行补水,从而提高了该基站10的使用的实用性。
[0063]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的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均是可移动的设于基站主体11上的,且依靠清洁设备30的翻盖313进行触发。使得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对接过程移动到位之前,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可以与该清洁设备3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仅在清洁设备30移动到位且确保清洁设备30的注水口312和抽污口311开启时,才移动靠近清洁设备30以对其进行抽污(对清洁设备30所存储的垃圾进行抽离)和注水(对主机清水腔内的清水的补充)。如此避免了清洁设备30在移动靠近基站10的对接的过程中以及在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未开启时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与清洁设备30发生碰撞,从而有利于降低清洁设备30、抽污组件12以及注水组件13由于碰撞而发生损坏的风险。
[0064]
请参照图4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均可升降的设于所述基站主体11,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11下降,以分别连通于所述主机集污腔和所述主机清水腔。
[0065]
可以理解,将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可升降的设置于基站主体11(可以是仅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用于与清洁设备30对接的一端相对于基站主体11可以进行升降,当然也可以是该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整体相对于基站主体11可以进行升降,此时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背离用于与清洁设备30对接的一端可以连接有柔性管),使得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的移动沿上下方向。如此无需在水平方向设置相对较大的避让空间以供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的移动,从而使得该基站主体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也即降低该基站主体11在地面上对空间的占用而提高对其放置的便利性。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也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或者可转动的设于基站主体11,能够在滑动或者转动后实现和主机集污腔与主机清水腔的对接即可。
[0066]
请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10还包括驱动件14,所述驱动件14设于所述基站主体11,并与所述触发开关16电连接;
[0067]
所述驱动件14与所述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连接,所述驱动件14驱动所述
抽污组件12和所述注水组件13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11升降。
[0068]
可以理解,通过驱动件14驱动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进行升降,实现抽污组件12与主机集污腔和注水组件13与主机清水腔的自动对接,从而提高了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对接的自动化程度,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清洁系统100使用的便利性。而且,通过一个驱动件14同时驱动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进行升降,使得驱动件14的数量设置的较小,从而能够降低清洁系统100的制造成本。同时,将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连接于一个驱动件14上,能够使得基站10内部组件分布的更为紧凑,从而有利于降低对空间的占用。当然,该驱动件14也可以是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件14均设于基站主体11。两个驱动件14中的一个驱动件14可以和抽污组件12连接,另一个驱动件14可以和注水组件13连接。此时,可以通过两个驱动件14分别驱动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进行升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基站10的基站主体1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可滑动的拉动杆,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连接于拉动杆的一端。此时,翻盖313开启时触发触发开关16从而开启驱动件14,使得驱动件14驱使注水组件13和排污组件下降对位进行后续的注水和排污作业。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主体11还设有按键和/或显示屏。此时,通过按键可以供用户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以更加方便的控制基站10进行相应的工作,例如:基站10的启动的暂停、抽污组件12的抽污速率调整、注水组件13的注水速率调整或者其他的一些控制指令等。而通过显示屏可以向用户显示基站10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向清洁设备30抽污、在向清洁设备30注水、基站10清水腔内的剩余清水量、基站10集污腔内对垃圾和污水的收集量、清洁液腔内的剩余清洁液量等其他工作状态),以便于用户更加的直观的了解到基站10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地,该显示屏可以为触控屏,以便用户可以在该显示屏上进行一些指令的输入。
[0069]
请参照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污组件12包括抽污管121,所述抽污管121用于连通于所述主机集污腔,所述注水组件13包括注水管131,所述注水管131用于连通于所述主机清水腔;
[0070]
所述驱动件14与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11升降。
[0071]
可以理解,通过驱动件14仅驱动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进行升降,由于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的质量相对较轻,能够降低对驱动件14所造成的负载而便于驱动件14对其进行驱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件14可以是驱动抽污组件12的抽污管121和与该抽污管121相连通以提供抽污动力的抽污风机一整体移动。同样的,该驱动件14也可以驱动注水组件13的注水管131和与该注水管131相连通用于提供注水动力的水泵一整体移动。另外,在基站主体11设有清洁液腔时,注水管131的上游连通于该清洁液腔。
[0072]
请参照图7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10还包括丝杆传动组件15,所述丝杆传动组件15包括:
[0073]
丝杆151,所述丝杆151沿所述基站1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14;和
[0074]
丝杆螺母153,所述丝杆螺母153套设于所述丝杆151,并与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连接。
[0075]
可以立即的,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4通过丝杆传动组件15与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传动连接,丝杆传动组件15具有承载力大和精度高的优点,能够对抽污管121和注水管
131进行稳定的承载,同时保证驱动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地,丝杆传动组件15包括丝杆151和丝杆螺母153,丝杆151沿基站10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可转动地设于基站主体11内,丝杆螺母153套设于丝杆151上,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均连接固定与丝杆螺母153,此时,丝杆螺母153上可以设置安装部,以提高固定排污管和注水管131的强度,此时,驱动件14多设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151的一端连接,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或者带传动等方式传动连接,驱动件14驱使丝杆151转动时,丝杆螺母153于丝杆151相对升降,从而带动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升降。
[0076]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主体11的侧壁凹陷形成有对接槽111,所述对接槽111用于容置所述清洁设备30;
[0077]
所述基站主体11内还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底壁设有连通于所述对接槽111的过让孔,至少部分所述触发开关16穿设于所述过让孔并位于所述对接槽111内;
[0078]
所述驱动件14、所述抽污管121以及所述注水管131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在被所述驱动件14驱动下降时可由所述过让孔伸入至所述对接槽111内。
[0079]
可以理解,通过对接槽111在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进行对接时进行容置,使得清洁设备30和在基站10对接时,两者可以分布的更为紧凑,从而降低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通过该对接槽111的槽壁也可以对清洁设备30起到一定的限位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保证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准确的对接。同时,将驱动件14、抽污管121以及注水管131均设于安装腔内,通过安装腔的腔壁可以对驱动件14、抽污管121以及注水管131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其被外物发生损坏的可能。其中,安装腔可以大致为方形结构,以使其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而对接槽111的形状可以为拱门形状,以便和圆形状的清洁设备30相适配。当然,也可以为方形状,本技术对对接槽111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实现对清洁设备30的容置即可。而且,对接槽111可以是容置清洁设备30的部分,也可以是容置清洁设备30的全部。该对接槽111具体的可以包括有槽顶壁、与槽顶壁呈相对设置的槽底壁以及连接槽顶壁和槽底壁的槽侧壁。对接槽111的槽顶壁、槽底壁以及槽侧壁形成有槽口的一端的表面可以是位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是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例如,为了使得槽底壁可以对清洁设备30的进行较为完整的支撑,该对槽底壁可以凸显于槽顶壁和槽侧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基站主体11的侧壁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凸设一个底板,该底板在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对接时可以对清洁设备30支撑也是可以的。
[0080]
本实施例中,且使得触发开关16的至少部分穿过该过让孔以进入对接槽111内,从而便于在翻盖313开启时触发该触发开关16;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开关16包括开关主体和驱动结构161,驱动结构161与开关主体传动连接,此时驱动结构161设置在对接槽111内,开关主体设置在安装腔中,翻盖313开启时抵接驱动结构161以触发开关16主体,进而开启驱动件14,如此设置,开关主体等电性零部件均设置在安装腔中,降低其被外物发生损坏的可能。
[0081]
请参照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行程限位机构17,所述行程限位机构17能够对所述驱动件14驱动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
[0082]
可以理解,通过该行程限位机构17可以降低驱动件14驱动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
升降过渡而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可能,从而能够提高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在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该行程限位机构17是通过设于基站主体11上的控制器控制驱动件14,例如:在驱动件14为电机,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圈数。当然,也可以是基站10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形成为行程限位机构17,例如触碰开关或者接近开关等,在传动组件的齿条升降接触到触碰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或者靠近接近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时,电机停止驱动齿轮转动。
[0083]
请参照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程限位机构17包括第一位置开关171,所述第一位置开关171设于所述丝杆151下端,并与所述驱动件14电连接,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下降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一位置开关171以关闭所述驱动件14;
[0084]
和/或,所述行程限位机构17包括第二位置开关173,所述第二位置开关173设于所述丝杆151上端,并与所述驱动件14电连接,所述抽污管121和所述注水管131上升到位时触发所述第二位置开关173以关闭所述驱动件14。
[0085]
可以理解的,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相对基站主体11升降,其下降时靠近清洁设备30以分别连通于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此时,在丝杆151下端设置第一位置开关171,第一位置开关171可以是触碰开关、接近开关或者霍尔开关等,在丝杆螺母153或者抽污管121或者注水管131接触到触碰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或者靠近接近开关或霍尔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时,控制驱动件14停止运行,以驱使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停止下降,避免下降过渡导致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与清洁设备30之间相互挤压变形。
[0086]
同样的,当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完成抽污和注水作业时,需要使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回升以避免在清洁设备30退出时对清洁设备30造成干涉。此时,在丝杆151上端设置第二位置开关173,第二位置开关173可以是触碰开关、接近开关或者霍尔开关等,在丝杆螺母153或者抽污管121或者注水管131接触到触碰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或者靠近接近开关或霍尔开关而触发到位信号时,控制驱动件14停止运行,以驱使抽污管121和注水管131停止上升,避免丝杆151顶部组件相互挤压变形。
[0087]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槽111的槽壁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可引导所述清洁设备30移动至所述对接槽111内。
[0088]
可以理解,通过导向结构可以导清洁设备30移动至对接槽111内的过程进行引导,以便清洁设备30在对接槽111内移动至准确的位置进行限位。如此也便于上述的推动杆对按压座316的准确抵接驱动,避免推动杆对按压座316的错位,而使得推动杆对清洁设备30的其他结构发生碰撞而损坏清洁设备30。
[0089]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滚轮113,所述对接槽111之相对的两个槽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滚轮113;所述滚轮113可相对于所述基站主体11围绕垂直于所述对接槽111之正对其槽口的槽侧壁至所述对接槽111的槽口的方向转动,所述滚轮113用于抵接于移动至所述对接槽111内的所述清洁设备30的侧壁。
[0090]
可以理解,在清洁设备30移动至对接槽111进行对接时,通过该滚轮113可以对清洁设备30的侧壁进行抵接限位导向,以便引导清洁设备30准确的移动至预设对接位置。其中,对接槽111之相对的两个槽侧壁可以是其中之一设有滚轮113,也可以是两个槽侧壁均设有滚轮113。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对接槽111的槽底壁设有导向槽后,对接槽111之相对的两个槽侧壁进一步地的设有滚轮113,即导向槽的设置和滚轮113的设置相结合使
用。
[0091]
请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主体11设有顶针115,在所述清洁设备30移动靠近所述基站10时,所述顶针115可抵接驱动所述翻盖313,使所述翻盖313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31移动而打开所述抽污口311和所述注水口312。
[0092]
可以理解,在清洁设备30移动靠近基站10时,顶针115相对清洁设备30运动,并抵接驱动翻盖313而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如此使得无需用户在对接前通过手动打开翻盖313,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清洁设备30和基站10在对接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以提高清洁系统100使用的便利性。而且,如此设置也使得,在清洁设备30在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时,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始终被翻盖313盖合,而仅在清洁设备30与基站10对接时才打开翻盖313以实现对清洁设备30的抽污和注水。降低了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从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分别掉入到主机集污腔和主机清水腔内的可能,以便清洁设备30的正常、稳定工作。其中,在基站主体11形成有对接槽111时,顶针115可以设于对接槽111正对其槽口的槽侧壁。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与其他实施例中,顶针115直接设于基站主体11的侧表面也是可以的。此时,抽污组件12和注水组件13也可以直接设于基站主体11的侧表面。
[009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顶针115触发开启翻盖313,可以是使得顶针115触发翻盖313的启动开关,也可以是通过传动结构驱使翻盖313开启,传动结构可以是如下实施例中的转动轴314和偏心轴315等,也可以是连杆传动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94]
请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31还设有按压座316,所述按压座316可沿所述顶针115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31滑动;
[0095]
所述翻盖313设有转动轴314,所述转动轴314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31,所述转动轴314远离所述翻盖313的一端连接有偏心轴315,所述偏心轴315的轴线和所述转动轴314的轴线呈错开设置,所述偏心轴315远离所述转动轴31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按压座316;
[0096]
所述顶针115抵接驱动所述按压座316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31滑动时,所述偏心轴315被所述按压座316驱动而带动所述转动轴314转动以时所述翻盖313开启。
[0097]
可以理解,通过推动杆抵接驱动按压座316,之后由按压座316抵接带动偏心轴315,进而通过偏心轴315实现推动杆对转动轴314的间接带动。使得推动杆和转动轴314两者之间无需设置相对较为复杂的抵接结构,同时也无需在清洁设备30上插入的相对较深,从而有利于简化推动杆的设置。而且,由于按压座316为沿推动杆的延伸方向滑动,能够保证该按压座316与推动杆两者之间在对接过程中不脱离,达到对按压座316的稳定、有效的抵接驱动,并进一步地通过按压座316对偏心轴315进行稳定、有效的抵接带动。其中,偏心轴315和转动轴314可以为直接连接,以使得两者连接的更为紧凑。当然,该偏心轴315和转动轴314可以为间接连接,即两者可以连接于连杆的相对的两端。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心轴315的轴线和转动轴314的轴线可以是呈平行设置,以便偏心轴315所受到按压座316的抵接带动力能够垂直于转动轴314的轴线,从而便于带动该转动轴314转动。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该偏心轴315的轴线和转动轴314的轴线呈相交设置也是可以的。
[0098]
请参考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部3151、第二圆柱部3153以及抵接柱3155,第一圆柱部3151套设于转动轴314远离翻盖313的一端;第二圆柱部3153的侧周面连接于第一圆柱部3151的侧周面;抵接柱3155设于第二圆柱部3153面向按压座316
的一端的端面,抵接柱3155活动连接于按压座316,并可被按压座316驱动。
[0099]
可以理解,偏心轴315通过第一圆柱部3151和转动轴314相套设固定,能够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第一圆柱部3151和转动轴314相套设连接,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即在第一圆柱部3151上设有供转轴插入的插设孔即可,从而有利于简化偏心轴315和转动轴314的结构。其中,为了降低偏心轴315和第一圆柱部3151发生打滑的可能,第一圆柱部3151上的插设孔和嵌设人该插设孔内的转动轴314可以设有止转结构。例如:可以是嵌入第一圆柱部3151内的转动轴314的侧周面设有止转平面,此时第一圆柱部3151上的插设孔内设有与止转平面相配合抵接的止转配合面。或者是嵌入第一圆柱部3151内的转动轴314的侧周面设有止转筋,此时第一圆柱部3151上的插设孔内设有供之止转筋插入的止转槽。而通过第二圆柱部3153则增加了抵接柱3155的轴线和转动轴314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从而便于偏心轴315的抵接柱3155在被按压座316驱动时带动翻盖313的转动轴314转动,以打开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其中,第一圆柱部3151、第二圆柱部3153以及抵接柱3155可以是呈一体结构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偏心轴315也可以仅包括有第二圆柱部3153,此时第二圆柱部3153可以是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于转动轴314上。
[0100]
请参考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压座316沿按压座316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有两个凸块3151,抵接柱3155容置于两个凸块3151之间。
[0101]
可以理解,通过两个凸块3151围合形成供抵接柱3155运动的运动空间,使得简化了按压座316和抵接柱3155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有利于简化两者的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按压座316在和抵接柱3155两者进行组装时,直接将抵接柱3155从两个凸块3151远离按压座316的一端的开口置入即可,从而能够提高两者的组装效率。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按压座316面向转动轴314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抵接柱3155远离第二圆柱部3153的一端插入该弧形槽内。此时,在按压座316被推动杆抵接驱动时,抵接柱3155可以于弧形槽运动。
[0102]
请参考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31还设有弹性件317,弹性件317连接于设备主体31和按压座316。
[0103]
可以理解,在按压座316被推动杆抵接驱动时,弹性件317会被压缩而产生相应的形变弹力。之后再清洁设备30完成抽污、注水以及自清洁而远离基站10的对接区时,推动杆和未对按压座316进行抵接,此时弹性件317在形变弹力的作用下可以驱动按压座316进行复位,并抵接驱动抵接柱3155而使得翻盖313的转动轴314再次转动复位,从而实现了翻盖313的自动盖合。由于推动杆、按压座316、偏心轴315以及弹性件317均为相对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使得翻盖313的自动打开和盖合的是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的,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其中,弹性件317可以为弹簧,以使得该弹性件317具有相对较好的弹性,同时成本较低。当然,该弹性件317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件。另外,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翻盖313打开和盖合的稳定性,推动杆可以设置有两个,此时翻盖31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转动轴314,每一个转动轴314均连接有偏心轴315,按压座316对应的设置有两个,以使得一个推动杆抵接驱动一个按压座316,并通过一个按压座316驱动一个偏心轴315,进而带动一个转动轴314转动。
[0104]
请结合图11以及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31的上表面凹陷
形成有安装槽318,安装槽318的槽底壁设有抽污口311和注水口312,设备主体31内还设有滑动腔319,滑动腔319具有供推动杆插入的开口;翻盖313设于安装槽318内,且翻盖313的转动轴314转动连接于安装槽318的槽壁,并伸入至滑动腔319内,偏心轴315、按压座316以及弹性件317均设于滑动腔319内。
[0105]
可以理解,安装槽318给予了翻盖313容置空间,能够使得翻盖313于设备主体31上安装的更为紧凑。同时,也有利于使得翻盖313和设备主体31的上表面之间的更为平整,降低该翻盖313在清洁设备30移动过程和障碍物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可能。而滑动腔319给予了偏心轴315、按压座316以及弹性件317的容置空间,能够使其安装的更为紧凑而降低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通过该滑动腔319的腔壁也对偏心轴315、按压座316以及弹性件317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其被外物损坏的可能。其中,在偏心轴315、按压座316以及弹性件317均设有两个时,滑动腔319对应的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翻盖313的相对的两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翻盖313、偏心轴315、按压座316以及弹性件317直接设置在设备主体31的上表面也是可以的。
[010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