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7244发布日期:2023-03-07 19:3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


背景技术:

2.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由于地毯长铺设在地面,其使用范围较为复杂,常常会出现会粘附有较多的灰尘和吸附、静电,且在潮湿环境使用时容易出现霉变现象,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到地毯的使用寿命;
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66344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该装置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具有很强的吸附、导电、平衡保湿及抑菌氧化功能,主要用于布艺填充材料、装饰布、非织造物、地毯、仿毛织物及过滤材料等;
4.由此,将活性碳型聚酯纤维制作成芯材填充在地毯内部可极大的提升地毯的吸附、导电、平衡保湿及抑菌氧化功能;
5.同时,为了保证地毯的使用寿命,通常将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芯材和地毯采取分体式设计,对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芯材进行定期更换,且在填充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芯材的过程中,需要将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芯材的两个端角依次移动至地毯内部的两个端角处,然后对活性碳型聚酯纤维芯材进行平铺,才能够完成安装,填充工序仍相对较为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它可以实现,较为简单的将毯芯平铺填充至填芯腔的内部,拆装更换的工序较为简单。
8.2.技术方案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0.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包括块状地毯,所述块状地毯的内部开设有填芯腔,所述填芯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填芯腔的内部装配有毯芯,所述毯芯的材质为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
11.所述填芯腔内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拉力件,所述毯芯一侧的两个端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拉力连接件。
12.进一步的,所述块状地毯包括有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的三个侧边通过缝纫连接,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未通过缝纫连接的侧边为填芯腔的开口。
13.进一步的,所述拉力件包括有一根拉筋,所述拉筋的两个端头分别和填芯腔内部
远离其开口处的两个端角相连。
14.进一步的,所述拉力连接件包括有和毯芯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毯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朝靠近毯芯的方向倾斜。
15.进一步的,所述斜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远离斜板的一端朝靠近连接板的方向弯曲成型,且所述斜板和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拉筋的直径。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相对一侧靠近填芯腔的位置均装配有软磁条,且两个所述软磁条磁性互吸。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毯体和第二毯体相对的一侧均缝纫连接有多个魔术母贴,所述毯芯的上侧和下侧均缝纫连接有多个魔术子贴,所述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粘接在一起。
18.3.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方案利用拉力件带动毯芯进入填芯腔的内部,并在拉伸的过程中该对毯芯进行摊平,直至毯芯的两个端角进入填芯腔远离其开口侧的两个端角处,能够较为简单的将毯芯平铺填充至填芯腔的内部,拆装更换的工序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块状地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力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说明:
26.1、第一毯体;2、第二毯体;3、填芯腔;4、软磁条;5、毯芯;6、拉筋;7、连接板;8、斜板;9、圆弧板;10、魔术子贴;11、魔术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净化空气的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地毯,包括块状地毯,其尺寸优选为一米以下,具体可以为1000mm*1000mm、800mm*800mm、600mm*600mm、450mm*450mm,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
30.本技术方案的核心之处在于,块状地毯的内部开设有填芯腔3,填芯腔3的一侧呈开口设置,填芯腔3的内部装配有毯芯5,毯芯5的材质可以为活性碳聚酯复合纤维,利用其材质可以具有很强的吸附、导电、平衡保湿及抑菌氧化功能,对地毯进行保护,有效的延长地毯的使用寿命,当毯芯5长期使用,逐渐失效后,可对毯芯5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31.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降低块状地毯的加工难度,块状地毯包括有重叠设置的第一
毯体1和第二毯体2,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的三个侧边通过缝纫连接,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未通过缝纫连接的侧边即为填芯腔3的开口,此时,通过依次对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的三个侧边进行缝纫连接,即可完成对缝纫块状地毯的加工。
32.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降低向填芯腔3内部填充毯芯5的难度,填芯腔3内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拉力件,毯芯5一侧的两个端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拉力连接件,此时,将拉力件的接头拉出至填芯腔3外侧与毯芯5的拉力连接件连接,然后即可通过毯芯5的拉力连接件进行拉动,即可将毯芯5拉入填芯腔3的内部,从而完成毯芯5的填充铺设,填充过程较为简单。
33.请参阅图2-3所示,在此对拉力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拉力件包括有一根拉筋6,拉筋6的两个端头分别和填芯腔3内部远离其开口处的两个端角相连,此时,将拉筋6拉出至填芯腔3外侧,让拉筋6进行变形蓄能,然后将拉筋6和拉力连接件连接,即可利用拉筋6复位时的动能对毯芯5进行拉动,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34.请参阅图2-4所示,在此对拉力连接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拉力连接件包括有和毯芯5连接的连接板7,连接板7远离毯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8,斜板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朝靠近毯芯5的方向倾斜,此时,连接板7和斜板8组成一个钩形部,拉筋6可直接卡入钩形部的内侧,即可完成拉力连接件和拉力件的连接,安装较为简单,当拉筋6从钩形部中取出后,即可完成拉力连接件和拉力件的分离工作。
35.请参阅图3-4所示,为了减小取出毯芯5时受到的阻碍感,斜板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9,圆弧板9远离斜板8的一端朝靠近连接板7的方向弯曲成型,且斜板8和连接板7之间的间距大于拉筋6的直径,避免拉筋6进入钩形部的内侧时,在连接板7和圆弧板9之间出现卡死现象,此时,当对毯芯5进行取出时,通过圆弧板9消除斜板8的棱角端,能够有效的减小斜板8和块状地毯之间出现的卡死现象。
36.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为了能够自动闭合填芯腔3的开口,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相对一侧靠近填芯腔3的位置均装配有软磁条4,且两个软磁条4磁性互吸,此时,通过两个软磁条4之间的磁力,即可使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的开口侧吸附在一起,自动完成填芯腔3开口的闭合。
37.请参阅图2-3所示,为了能够将第一毯体1、第二毯体2和毯芯5组合成一个整体,提升其整体稳定性,降低毯芯5在填芯腔3内部的变形现象,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相对的一侧均缝纫连接有多个魔术母贴11,毯芯5的上侧和下侧均缝纫连接有多个魔术子贴10,魔术子贴10和魔术母贴11粘接在一起,此时,当毯芯5完全进入填芯腔3的内部后,通过魔术子贴10和魔术母贴11即可将第一毯体1、第二毯体2和毯芯5连接成一个整体;
38.同时,为了避免在拆装毯芯5的过程中,魔术子贴10和魔术母贴11发生不必要的粘接现象,在拆装的过程中,应将第一毯体1和第二毯体2撑开,使填芯腔3放大,从而使毯芯5上的魔术子贴10和魔术母贴11分离。
39.在使用时:通过利用毯芯5对块状地毯进行灰尘吸附、导电、平衡保湿及抑菌氧化功能,对地毯进行保护,有效的延长地毯的使用寿命,当毯芯5长期使用,逐渐失效后,可对毯芯5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40.在更换毯芯5时,将填芯腔3的开口打开,即可将毯芯5从填芯腔3的内部取出,当对毯芯5进行安装时,将拉筋6通过填芯腔3的开口拉出填芯腔3的内部,然后可直接将拉筋6卡
入钩形部的内侧,即可完成拉力连接件和拉力件的连接,在将拉筋6拉出至填芯腔3外侧时,拉筋6会进行变形蓄能,拉筋6和拉力连接件连接完成后,即可利用拉筋6复位时的动能对毯芯5进行拉动,带动毯芯5进入填芯腔3的内部,直至毯芯5的两个端角进入填芯腔3远离其开口侧的两个端角处,在拉伸的过程中该对毯芯5进行摊平,从而较为简单的将毯芯5平铺填充至填芯腔3的内部,拆装更换的工序较为简单。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