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150发布日期:2022-12-28 10:5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具体是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


背景技术:

2.消毒柜是指利用紫外线、高温、红外线等方式,对内置于其中的物品如碗筷、勺子、碟等进行杀菌消毒,有效提高了对食物及餐具的卫生安全性。洗碗机是指利用喷嘴喷射高压洗涤水方式对放置于其中的餐具进行清洗的装置,实现对餐具的自动清洗,方便用户。
3.市面上的消毒柜及洗碗机常常为单独的装置,两者为分离式摆放进行使用,没有有机地进行组合为一体,在有限的厨房环境内占用较多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使用成本较高,不便于对两者进行同时使用及摆放。
4.同时,传统的洗碗机常在内胆底部安装喷淋架,及其侧壁安装烘干风机,仅仅对餐具进行底部的清洗操作,餐具的顶部及中部没有得到彻底的清洗。除此以外,在对餐具进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渣滓垃圾、及烘干后的热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排放处理,从而容易对餐具带来二次污染,不利于保持其卫生干净,因此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设置,空间利用率高,方便用户,对餐具能进行清洗、烘干、排气、排渣操作,功能丰富的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
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消毒柜、及安装于其下方的洗碗机,洗碗机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及led照明灯,对内置于其中的餐具进行消毒;
7.所述的洗碗机包括外壳及内胆,外壳与内胆间留空形成有安装腔,热风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内置于该安装腔内;所述的内胆中空形成洗涤腔,热风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分别穿过安装腔进入洗涤腔内,对置于该洗涤腔内的餐具进行清洗,烘干,排气,排渣操作。
8.所述的洗涤腔两侧壁滑动式上下安装有两层置物架,喷淋系统包括上喷淋臂、中喷淋臂、下喷淋臂,上喷淋臂、中喷淋臂分布于上层置物架的上、下方,下喷淋臂分布于下层置物架的底部,喷淋系统对置于置物架内的餐具进行上、中、下全方位的清洗。
9.所述的喷淋系统还包括分布于洗涤腔底部的固定座、第一进水泵、第二进水泵,第一进水泵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上喷淋臂、中喷淋臂,第一进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侧壁开设的第一进水口上;所述的第二进水泵一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下喷淋臂,第二进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侧壁开设的第二进水口上;所述的固定座侧壁还开设有通孔,连接于该通孔外部设置连接管,连接管侧
壁联通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对喷淋系统进行供水操作。
10.所述的固定座底部覆盖安装有发热盘,发热盘对进入固定座其中的水进行加热操作。
11.所述的固定座内嵌装有排渣系统,排渣系统包括内篮、外篮,内篮覆盖于外篮的端口上,所述的内篮贯穿端面设置若干个第一过滤孔,外篮贯穿端面设置若干个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截面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截面直径。
12.所述的排渣系统还包括贯穿内篮并突出其上下端面设置的导流框、内凹于外篮端面设置的收集框,导流框上方侧壁开设若干个入渣口,入渣口导通内篮及导流框;所述的导流框底部延伸入收集框内,导流框底部与收集框底部留空设置,在收集框侧壁开设排渣口与固定座的通孔连通,相对应地,贯穿导流框底部开设出渣口,从而导通导流框与外部。
13.所述的排渣系统还包括分布于固定座外侧的排污泵,排污泵一端连接排污进水管,排污进水管与连接管导通连接,排污泵另一端连接有总排水管;所述的总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
14.所述的热风排气系统包括分布于安装腔侧壁的进热风管、及分布于安装腔底部的排热风管,贯穿内胆开设出气孔,进热风管连通于该出气孔上,排热风管连通总排水管。
15.所述的热风排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进热风管与排热风管间的管道风机,管道风机分布于安装腔底部。
16.所述的安装腔侧壁安装有热风机,热风机向洗涤腔内吹入热风,用于对餐具烘干操作。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消毒柜与洗碗机形成一体机,提高空间利用率,方便用户同时对消毒柜及洗碗机的使用及操作。3、洗碗机能对餐具进行全方位的清洗,能对食物残渣进行自动集中排渣,能对烘干后的热风机湿气进行集中排放,洗碗机的工作效果理想,保证餐具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柜、洗碗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4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洗碗机外壳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洗碗机外壳后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渣系统的结构装配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热风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消毒柜与洗碗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消毒柜1、及安装于其下方的洗碗机2,洗碗机2内设置紫外线消毒灯9及led照明灯10,对内置于其中的餐具进行消毒;
27.所述的洗碗机2包括外壳21及内胆22,外壳21与内胆22间留空形成有安装腔,热风
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内置于该安装腔内;所述的内胆22中空形成洗涤腔,热风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分别穿过安装腔进入洗涤腔内,对置于该洗涤腔内的餐具进行清洗,烘干,排气,排渣操作。
28.所述的洗涤腔两侧壁滑动式上下安装有两层置物架3,喷淋系统包括上喷淋臂41、中喷淋臂42、下喷淋臂43,上喷淋臂41、中喷淋臂42分布于上层置物架3的上、下方,下喷淋臂43分布于下层置物架3的底部,喷淋系统对置于置物架3内的餐具进行上、中、下全方位的清洗。
29.所述的喷淋系统还包括分布于洗涤腔底部的固定座44、第一进水泵45、第二进水泵46,第一进水泵45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51,第一出水管51的另一端连接上喷淋臂41、中喷淋臂42,第一进水泵4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52,第一进水管52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44侧壁开设的第一进水口55上;所述的第二进水泵46一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53,第二出水管53的另一端连接下喷淋臂43,第二进水泵4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54,第二进水管54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44侧壁开设的第二进水口56上;所述的固定座44侧壁还开设有通孔441,连接于该通孔441外部设置连接管442,连接管442侧壁联通有总进水管47,总进水管47对喷淋系统进行供水操作。
30.所述的固定座44底部覆盖安装有发热盘48,发热盘48对进入固定座44其中的水进行加热操作。
31.所述的固定座44内嵌装有排渣系统,排渣系统包括内篮61、外篮62,内篮61覆盖于外篮62的端口上,所述的内篮61贯穿端面设置若干个第一过滤孔611,外篮62贯穿端面设置若干个第二过滤孔621,第一过滤孔611截面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621截面直径。
32.所述的排渣系统还包括贯穿内篮61并突出其上下端面设置的导流框63、内凹于外篮62端面设置的收集框64,导流框63上方侧壁开设若干个入渣口631,入渣口631导通内篮61及导流框63;所述的导流框63底部延伸入收集框64内,导流框63底部与收集框64底部留空设置,在收集框64侧壁开设排渣口641与固定座44的通孔441连通,相对应地,贯穿导流框63底部开设出渣口632,从而导通导流框63与外部。
33.所述的排渣系统还包括分布于固定座44外侧的排污泵65,排污泵65一端连接排污进水管66,排污进水管66与连接管442导通连接,排污泵65另一端连接有总排水管67;所述的总排水管67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68。
34.所述的热风排气系统包括分布于安装腔侧壁的进热风管71、及分布于安装腔底部的排热风管72,贯穿内胆22开设出气孔74,进热风管71连通于该出气孔74上,排热风管72连通总排水管67。
35.所述的热风排气系统还包括串联于进热风管71与排热风管72间的管道风机73,管道风机73分布于安装腔底部。
36.所述的安装腔侧壁安装有热风机8,热风机8向洗涤腔内吹入热风,用于对餐具烘干操作。
37.工作原理: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及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在洗碗机的上方安装有消毒柜,用户对餐具等进行冲洗完完毕后,可以直接将餐具放置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对餐具进行存放,释放洗碗机空间进行其他餐具的清洗。
38.本案中,洗碗机包括了外壳及内胆,在外壳及内胆之间留空形成有安装腔,在该安
装腔内内置安装有热风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热风排气系统、排渣系统、喷淋系统分别穿过内胆中空形成的洗涤腔,对置于洗涤腔内的餐具进行清洗、烘干、排气、排渣操作。
39.喷淋系统包括了上喷淋臂、中喷淋臂、下喷淋臂,上喷淋臂、中喷淋臂、下喷淋臂分布于上下两侧置物架的上、中、下三方位内,对置于置物架的餐具进行上、中、下全方位的清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底部及顶部清洗方式,能对相邻餐具间的缝隙进行彻底的清洁,保证餐具的干净卫生。
40.其中,喷淋系统还包括了分布于洗涤腔底部的固定座、第一进水泵、第二进水泵,第一进水泵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上喷淋臂、中喷淋臂,第一进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侧壁开设的第一进水口上;第二进水泵一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下喷淋臂,第二进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贯穿固定座侧壁开设的第二进水口上。为了对喷淋系统进行供水操作,在固定座的侧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外部通过连接管联通有总进水管,水流经由该总进水管进入固定座内,对喷淋系统进行供水。同时,为了加强清洗效果,在固定座的底部覆盖安装有发热盘,发热盘对进入固定座内部的进进行加热,将冷水转变为热水,利用热水对餐具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效果理想。
41.在清洗完毕后,餐具冲洗下来的食物残渣在水流流动中聚集于洗涤腔底部,排渣系统嵌装于固定座内,食物残渣首先流入内篮中,体积较小的食物残渣在内篮的第一过滤孔中进行第一次过滤,而体积较大的食物残渣则经过贯穿内篮设置的导流框中侧壁开设的入渣口进入导流框内。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中,体积较大的食物残渣通过导流框底部开设的出渣口进入至内凹于外篮端面设置的收集框内进行收集操作,并在收集框侧壁开设的排渣口进入固定座的通孔内,在排污泵的强制吸附作用下,食物残渣通过排污进水管进入总排水管内进行排渣操作,对食物残渣进行集中排放,摒弃了传统的清洗完毕后再进行人工排渣操作,操作自动智能化,不需要人工进行,还减少了食物残渣在餐具清洗过程中的无效多次循环清洗,餐具清洗效率高、清洁效果理想,进一步提高了餐具的干净卫生,保证人们的使用健康。
42.进一步地,体积较小的食物残渣在经过内篮的第一次过滤后进入至外篮,通过外篮的第二过滤孔进行第二次过滤,同时第一过滤孔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孔的截面直径,对食物残值进行精准分类过滤,有效避免了食物残渣进入至固定座内进行多次循环清洗。
43.在对餐具进行清洗、排渣完毕后,热风机启动,热风机向洗涤腔内吹入热风,从而对餐具进行烘干操作。当烘干操作完毕,残留的热风可以通过热风排气系统进行集中排放,在管道风机及排水电磁阀的强制吸入作用下,热风经由出气孔进入进热风管,由排热风管进行集中排放至室外,减少了热风气体胡乱排放的情况,避免了热风对使用者带来的人身安全的威胁,解决了餐具表面餐具的湿气或是内部残留的热风对餐具及零部件带来的腐蚀、二次污染等,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及厨房环境卫生。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