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的悬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9415发布日期:2022-12-10 07: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的悬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的悬空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家用电器的造型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传统的造型已经难以提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此市面上出现了悬空式烹饪设备,具体是用于实现烹饪功能的主机连接较小的柱体,使主机架设于空中,以营造出悬空效果;然而,主机的质量较重,且主机与柱体之间的连接面又较小,市面上现有连接支撑结构稳固性较差,导致主机长时间受重力作用后容易出现连接松动、整机下垂、甚至整机下坠等现象。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的悬空支撑结构,本悬空支撑结构能保证主机安装稳固可靠,有效防止主机出现松动、下垂或下坠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的悬空支撑结构,所述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支撑立柱和烹饪主机;所述悬空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烹饪主机之间的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并抵住所述支撑立柱;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烹饪主机;所述烹饪主机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悬空式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上。
7.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线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支撑立柱。
8.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两个以上,且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顶端,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底端。
9.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有间距,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连接单元。
10.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支撑立柱受力变形的第一抗压部件,所述第一抗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并分别抵住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11.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烹饪主机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烹饪主机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烹饪主机连接。
12.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两个以上,且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部一端,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部另一端。
13.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置两个以上;相邻两第一固定支架种的第二支撑部相互平行或者彼此之间有张开角度α,张开角度α为30
°‑
60
°
,优选40
°
、45
°
或50
°

14.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整体呈l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截面呈l形、v形、匚形或工形。
15.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多功能烹饪设备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悬空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所述第四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支撑立柱。
16.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三支撑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部,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三连接单元,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四连接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四连接单元,所述第四支撑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悬空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烹饪主机通过第一固定支架连接支撑立柱,其中第一固定支架上有第一支撑部连接支撑立柱、有第二支撑部连接烹饪主机;在第一固定支架的支撑连接作用下,烹饪主机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有效解决主机长时间受重力作用后而容易出现的连接松动、整机下垂、甚至整机下坠等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设备的组装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设备的爆炸图。
21.图3和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设备不同方位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烹饪主机与第一固定支架连接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底座与第二固定支架连接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参见图1-图8,本实施例涉及的多功能烹饪设备包括支撑立柱2和烹饪主机1;用于连接支撑立柱2与烹饪主机1的悬空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立柱2与烹饪主机1之间的第一固定支架4,第一固定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401和第二支撑部402,第一支撑部401连接并抵住支撑立柱2;第二支撑部402连接烹饪主机1;烹饪主机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4悬空式设置于支撑立柱2上。本悬空支撑结构中,在第一固定支架4的支撑连接作用下,烹饪主机1
与支撑立柱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有效解决主机长时间受重力作用后而容易出现的连接松动、整机下垂、甚至整机下坠等问题。
28.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401线性延伸,第一支撑部401上设置有与支撑立柱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03,支撑立柱2上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部403的第一连接单元5,第一支撑部401通过第一连接单元5连接支撑立柱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403为开设于第一支撑部401上的螺孔,第一连接单元5为螺钉,第一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单元5相互螺接。
29.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401竖向延伸,第一连接部403设置两个以上,且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403靠近第一支撑部401顶端,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403靠近第一支撑部401底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403设置两个,且一个第一连接部403靠近第一支撑部401顶端,另一个第一连接部403靠近第一支撑部401底端,使两第一连接部403相互远离,进而使第一支撑部401与支撑立柱2之间的两连接点相互远离,以增加第一支撑部401的力矩,提升第一固定支架4与支撑立柱2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3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立柱2为具有内腔的金属件,其设置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2之间有间距,第一连接单元5分别穿过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后与第一连接部403连接,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分别支撑第一连接单元5,第一侧壁201对第一连接单元5的支撑形成第一支点,第二侧壁202对第一连接单元5的支撑形成第二支点,在两个支点的作用下,有效保证第一连接单元5定位于横向延伸的位置,从而保证第一连接单元5对烹饪主机1的支撑性能。
31.进一步地,支撑立柱2内腔设置有用于避免支撑立柱2受力变形的第一抗压部件7,第一抗压部件7设置于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2之间,并分别抵住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当第一连接单元5与第一连接部403锁紧连接时,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分别受到向内的挤压力,为了防止第一、第二侧壁向内弯曲变形,在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2之间设置第一抗压部件7。具体地,第一连接单元5从第一侧壁201插入支撑立柱2,从第二侧壁202贯穿支撑立柱2,期间第一连接单元5同时贯穿第一抗压部件7上对应的通孔,通过设置第一抗压部件7能有效防止支撑立柱2上的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2变形,保证支撑立柱2的支撑稳定性。
32.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部402横向延伸,第二支撑部402上设置有与烹饪主机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4,烹饪主机1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部404的第二连接单元8,第二支撑部402通过第二连接单元8与烹饪主机1连接。具体地,配合烹饪主机1的悬空结构,第二支撑部402采用横向延伸结构;第二连接部404为开设于第二支撑部402上的通孔,第二连接单元8未螺钉、且穿过第二连接部404后与烹饪主机1螺接,实现第二支撑部402与烹饪主机1的连接。
33.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404设置两个以上,且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404靠近第二支撑部402一端,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404靠近第二支撑部402另一端。具体第,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404设置两个,一个第二连接部404靠近第二支撑部402一端,另一个第二连接部404靠近第二支撑部402另一端,使两第二连接部404相互远离,进而使第二支撑部402与烹饪主机1之间的两连接点相互远离,以增加第二支撑部402的力矩,提升第一固定支架4与烹饪主机1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34.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支架4设置两个以上;相邻两第一固定支架4中的第二支撑部402相互平行或者彼此之间有张开角度α,张开角度α为30
°‑
60
°
。具体地,参见图5,本实施例
中的第一固定支架4设置两个,且其中两第二支撑部402相互平行(根据实际需要,两第二支撑部402之间可由张开角度α)。
35.进一步地,参见图7,第一支撑部401一端与第二支撑部402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支架4整体呈l形(或折弯形),本结构的第一固定支架4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有效防止烹饪主机1出现连接松动、整机下垂或整机下坠等现象;为了提高支撑性,第一支撑部401和/或第二支撑部402的截面呈l形、v形、匚形或工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401截面呈l形,第二支撑部402截面呈匚形。
3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烹饪设备还包括支撑底座3(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底座3具有烹饪功能,因此可以理解为:支撑底座3是另一组烹饪主机),本悬空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9,第二固定支架9上设置有第三支撑部901和第四支撑部902,第三支撑部901连接支撑立柱2,第四支撑部902连接支撑底座3,支撑底座3通过第二固定支架9连接支撑立柱2。支撑底座3与支撑立柱2之间采用与上述近似的连接方式(烹饪主机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4连接支撑立柱2),使支撑底座3与支撑立柱2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37.进一步地,第三支撑部90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部903,支撑立柱2上设置有连接第三连接部903的第三连接单元10,第三支撑部901通过第三连接单元10与支撑立柱2连接;第四支撑部90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四连接部904,支撑底座3上设置有连接第四连接部904的第四连接单元12,第四支撑部902通过第四连接单元12与支撑底座3连接。具体地,第三连接部903为螺孔且设置两个,两个第三连接部903相互远离,使连接点相互远离而增加力矩,第三连接单元10为螺钉,第三连接单元10穿过支撑立柱2与第三连接部903螺接;第四连接部904为通孔且设置两个,两个第四连接部904相互远离,使连接点相互远离而增加力矩,第四连接单元12为螺钉,第四连接单元12穿过第四连接部904后与支撑底座3螺接。
38.进一步地,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支架9设置两个,其中两第四支撑部902彼此之间有张开角度α,张开角度α为40
°
,这样可以避开支撑底座3上的部分结构和电器元件,且可增加支撑范围,使烹饪设备的站立性能更稳固可靠。
39.进一步地,参见图8,第三支撑部901一端与第四支撑部902一端连接,所以第二固定支架9整体呈l形(或折弯形),第三支撑部901和第四支撑部902的截面分别匚形。
40.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支撑立柱2受力变形,支撑立柱2内腔设置有第二抗压部件11,第三连接单元10穿过第二抗压部件11;第二抗压部件11与第一第一抗压部件7的原理、作用基本一致。
41.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