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5936发布日期:2023-01-17 19:1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


背景技术:

2.烧烤炉是一种烧烤设备,可以用来做烤羊肉串、烤肉、烤蔬菜等烧烤食品,其中木炭烧烤炉是使用机制无烟木炭为热量来源。
3.为了便于收纳或外出携带,现有木炭烧烤炉采用可折叠式的设计在使用后进行折叠收纳,减小空间的占用;但现有的可折叠式木炭烧烤炉还存在以下问题:1.折叠打开操作繁琐,不能做到快速打开或折叠的效果,存在不便于使用的问题;2.现有的可折叠式木炭烧烤炉在折叠收纳过程中存在卡阻的问题;3.置炭板上的木炭在燃烧一段时间后,炭灰在置炭板上堆积不能很好的落到接灰底板上,且影响木炭的持续燃烧。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打开与快速折叠收纳、展开收纳过程中不存在卡阻止以及便于炭灰落到接灰底板上的的可折叠式炭烧烤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能够快速打开使用以及快速折叠收纳,且具有避免在折叠过程中卡组、便于炭灰下落收集以及便于携带使用的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包括炉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炭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炉框内壁;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对称布置且相对板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长条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布置且相对板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长条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交错布置围成烧烤腔;所述底板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长条孔滑动连接的第一卡块,所述底板的第一卡块滑动至所述第一长条孔底端,所述底板顶面与所述第二侧板底端抵接封闭所述烧烤腔,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第二侧板的侧端中部向上弯折成型有限位部,所述炭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其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长条孔滑动连接的第二卡块,所述炭板的第二卡块滑动至所述第二长条孔底端;所述炭板侧壁与所述第二侧板内侧面间距设置,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侧板外侧面抵接限位;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的宽度尺寸均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炭板的第二卡块可沿所述第二长条孔滑动至所述炉框内,且所述第二侧板可转动至所述炉框内呈水平布置;所述底板的第一卡块可沿所述第一长条孔滑动至所述炉框内,且所述第一侧板可转动至炉框内呈水平布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均与炉框内壁转动连接进行打开或折叠;当需要打开时,底板和炭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沿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向下滑动至底端,同时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远离炉框方
向转动至打开位置,打开过程快速,直接通过握住炉框边沿瞬间就可打开进行使用;打开完成后,在炭板和底板重力作用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不会向靠近炉框方向转动,底板通过其侧壁和第一卡块分别与第一侧板内外侧进行限位;第二侧板外侧通过底板的限位部对展开角度进行限位,炭板侧壁与第二侧板内侧间距设置,从而炭板的第二卡块可沿第二条形孔水平左右筛动,使炭板的炭灰落到底板上进行收集;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均设置成上宽下窄的梯形,能够避免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在上下滑动过程中卡阻;当需要折叠时,可将炉框倒扣过来,底板和炭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沿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向靠近炉框方向滑动,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靠近炉框方向转动,从而底板、炭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位于炉框内完成折叠收纳;即能够握住炉框边沿做到快速打开,倒扣炉框能够做到快速折叠收纳,便于携带使用。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块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两端分别固接所述底板侧壁和所述第一卡接部,且所述第一导向部自靠近所述底板侧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卡接部宽度尺寸与所述第一长条孔顶端的宽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导向部宽度尺寸与所述第一长条孔底端的宽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卡接部自所述第一长条孔顶端插接,且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第一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卡块包括第二卡接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两端分别固接所述炭板侧壁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且所述第二导向部自靠近所述炭板侧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卡接部宽度尺寸与所述第二长条孔顶端宽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二导向孔宽度尺寸与所述第二长条孔底端宽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二卡接部自所述第二长条孔顶端插接,且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第二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均呈圆弧状结构,第一卡接部自第一长条孔顶端插接且保证第一导向部沿第一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不会脱落;第二卡接部自第二长条孔顶端插接且保证第二导向部沿第二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不会脱落;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均倾斜设置,便于在折叠收纳时,保证炭板、第二侧板、底板和第一侧板依次在炉框内收纳平整。
12.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均卷绕成型有空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且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顶端的空腔内,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且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顶端的空腔内;所述炉框呈矩形,其长边内壁长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其短边内壁长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炉框长边内壁平行布置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对应插接所述炉框短边内壁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炉框短边内壁平行布置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对应插接所述炉框长边内壁的第一安装孔。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板对应炉框长边内壁转动,其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实现打开或折叠至炉框内;第二侧板对应炉框短边内壁转动,其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实现打开或折叠至炉框内。
14.进一步,还包括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对称布置且其板面两侧沿与其垂直的方向弯折成型有扣边,所述顶板板面与所述炉框顶端贴合且所述扣边与所述炉框长边外壁贴合;所述扣边一端为转动端且与所述炉框长边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顶板板面靠近所述扣边转动
端的一侧冲压成型有支撑部;所述顶板的扣边可向远离所述炉框的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炉框短边外壁。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折叠状态,顶板的板面和扣边与炉框顶端对应扣合,便于收纳和携带;在打开状态,顶板沿炉框外壁转动 180
°
至水平位置,此时顶板板面用于放置调料罐,且顶板支撑部抵接炉框短边外壁进行支撑限位,保证顶板位置水平。
16.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尺寸,且所述第一长条孔底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长条孔底端的高度。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板底端用于在地面上进行支撑,在打开状态,第一长条孔底端与底板的第一卡块抵接支撑,第二长条孔底端与炭板的第二卡块抵接支撑,炭板位于底板上方。
18.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板面均开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所述第一长条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板面均开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所述第二长条孔。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行布置的两条第一长条孔便于底板上下滑动,通过平行布置的两条第二长条孔便于炭板上下滑动。
20.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围成的烧烤腔呈自上而下逐渐收窄的斗型结构。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烧烤腔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打开时转动至不与地面完全垂直的状态,在保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能够在炭板和底板重力作用下稳定支撑的同时,便于使用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至炉框内进行折叠收纳。
22.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位于所述炭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烧烤腔连通。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界空气自通风孔进入炭板下方烧烤腔内,并向上使木炭充分燃烧。
24.进一步,所述炭板板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炭板上放置的木炭燃烧后,炭灰通过多个贯穿孔落到底板上进行收集。
26.经由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沿第一侧板上下滑动,炭板沿第二侧板上下滑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转动连接于炉框内壁;在打开状态,底板的第一卡块滑动至第一长条孔底端,炭板的第二长条孔滑动至第二长条孔的底端,通过握住炉框边沿,底板和炭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并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打开,从而实现快速打开使用;在折叠状态,将炉框倒置或者向上拨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使得底板和炭板滑动至炉框内并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折叠至炉框内,从而实现快速折叠收纳,操作方便;
28.(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均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第一卡块的第一卡接部自第一长条孔顶端适配插接,且第一导向部沿第一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第二卡块的第二卡接部自第二长条孔顶端适配插接,且第二导向部沿第二长条孔长度方向滑动;即通过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上宽下窄的结构设计,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滑动过程中避免卡阻;
29.(3)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板外壁通过底板的限位部抵接限位,炭板侧壁与第二侧板内壁间距设置,炭板的第二卡块能够在第二长条孔内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移动第二卡块的卡接部使得炭板来回筛动,便于将炭板上堆积的炭灰通过贯穿孔落到底板上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整体结构示意;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顶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爆炸视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使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炭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a;
38.图9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b。
3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40.1-炉框;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炭板;5-底板;6-第一转轴;7
‑ꢀ
第二转轴;8-顶板;21-第一长条孔;31-第二长条孔;32-通风孔;41-第二卡块;42-贯穿孔;51-第一卡块;52-限位部;81-扣边;82-支撑部;411
‑ꢀ
第二卡接部;412-第二导向部;511-第一卡接部;512-第一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2.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炭烧烤炉,包括炉框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炭板4和底板5;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顶端均转动连接于炉框1内壁;两个第一侧板2对称布置且相对板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长条孔21;两个第二侧板3对称布置且相对板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长条孔31;两个第一侧板2和两个第二侧板3交错布置围成烧烤腔;底板5侧壁具有与第一长条孔21滑动连接的第一卡块51,底板5的第一卡块51滑动至第一长条孔21底端,底板5顶面与第二侧板3底端抵接封闭烧烤腔,且底板5对应第二侧板3的侧端中部向上弯折成型有限位部52;炭板4位于底板5上方,且其侧壁具有与第二长条孔31滑动连接的第二卡块41,炭板4的第二卡块41滑动至第二长条孔31底端,炭板4 侧壁与第二侧板3内侧面间距设置,且限位部52与侧板3外侧面抵接限位;第一长条孔21和第二长条孔31的宽度尺寸均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炭板4的第二卡块41可沿第二长条孔31滑动至炉框1内,且第二侧板2可转动至炉框1内呈水平布置;底板5的第一卡块51可沿第一长条孔21滑动至炉框1 内,且第一侧板2可转动至炉框1内呈水平布置。
4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卡块51包括第一卡接部511和第一导向部512,第一导向部512两端分别固接底板5侧壁和第一卡接部511,且第一导向部512自靠近底板5侧壁的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接部511的一端向下倾斜;第一卡接部511宽度
尺寸与第一长条孔21 顶端的宽度尺寸相等,第一导向部512宽度尺寸与第一长条孔21底端的宽度尺寸相等;第一卡接部511自第一长条孔21顶端插接,且第一导向部512 沿第一长条孔21长度方向滑动;第二卡块41包括第二卡接部411和第二导向部412,第二导向部412两端分别固接炭板4侧壁和第二卡接部411,且第二导向部412自靠近炭板4侧壁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卡接部411的一端向下倾斜;第二卡接部411宽度尺寸与第二长条孔31顶端宽度尺寸相等,第二导向孔412宽度尺寸与第二长条孔31底端宽度尺寸相等;第二卡接部411 自第二长条孔31顶端插接,且第二导向部412沿第二长条孔31长度方向滑动。
4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顶端均卷绕成型有空腔,第一转轴6穿设在且转动连接第一侧板2顶端的空腔内,第二转轴7穿设且转动连接在第二侧板3顶端的空腔内;炉框1呈矩形,其长边内壁长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其短边内壁长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转轴6 与炉框1长边内壁平行布置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对应插接炉框1短边内壁的第二安装孔;第二转轴7与炉框1短边内壁平行布置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对应插接炉框1长边内壁的第一安装孔。
4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7所示,还包括顶板8,两个顶板8对称布置且其板面两侧沿与其垂直的方向弯折成型有扣边81,顶板 8板面与炉框1顶端贴合且扣边81与炉框1长边外壁贴合;扣边81一端为转动端且与炉框1长边外壁转动连接,顶板8板面靠近扣边81转动端的一侧冲压成型有支撑部82;顶板8的扣边81可向远离炉框1的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支撑部82抵接炉框1短边外壁。
4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2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侧板3的高度尺寸,且第一长条孔21底端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第二长条孔31底端的高度。
4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侧板2板面均开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第一长条孔21,两个第二侧板3板面均开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第二长条孔31。
4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4所示,两个第一侧板21 和两个第二侧板23围成的烧烤腔呈自上而下逐渐收窄的斗型结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均呈梯形结构。
4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第二侧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2,通风孔32与位于炭板4和底板5之间的烧烤腔连通。优选的,通风孔32数量为2个。
5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炭板4板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孔42。
51.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炭烧烤炉在使用时,双手握住炉框1边沿,底板5 和炭板4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炭板4的第二卡块41沿第二侧板3的第二长条孔31向下滑动至最底端,且带动第二侧板3顶端沿第二转轴7转动展开;底板5的第一卡块51沿第一侧板2的第一长条孔21向下滑动至最底端,且带动第一侧板2顶端沿第一转轴6转动展开;两个第一侧板2和两个第二侧板3围成自上至下逐渐变小收窄的漏斗形烧烤腔;底板5 顶面抵接第二侧板3底端封堵烧烤腔,且底板5的限位部52对第二侧板3外壁抵接限位;炭板4侧壁与第二侧板3的内壁间距设置,当炭板4上的炭灰堆积时,通过对第二卡接部411施力带动炭板4水平筛动,则炭灰经贯穿孔42落到底板5上收集;
52.将两个顶板8沿炉框1长边外壁转动翻转180
°
至水平位置,顶板8板面上可以放置
调料罐,在炉框1上架设烧烤网或烧烤签进行烧烤;
53.在使用完成后,将两个顶板8扣合在炉框1上,然后将炉框1倒置;底板5的第一卡块51沿第一长条孔21滑动至炉框1内,且带动第一侧板2转动至炉框1内;炭板4的第一卡块41沿第二长条孔31滑动至炉框1内,且带动第二侧板3转动至炉框1内;第一卡块51的第一导向部512和第二卡块41的第一导向部412均设置成倾斜结构,底板5、炭板4、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在炉框1内均折叠至水平。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