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沐浴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5077发布日期:2023-03-10 20: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沐浴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障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沐浴椅。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疾病的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例如洗澡对于老年人来说就较为麻烦,尤其对于偏瘫、截瘫、失能等的高龄老年人,洗澡更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通常需要在护理人员的陪同和帮助下才能顺利并且安全地完成基本的洗浴过程,但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助老洗浴装置,例如沐浴椅等,但是对于行动稍有不便的老人来说,独自使用还是较为困难。现有的沐浴椅一般功能较为单一,仅为老年人洗浴时提供坐下的位置而已,并不能帮助老年人清洗后背等,且沐浴椅的结构都相对较为固定,无法实现升降调节,因此在使用时老年人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沐浴椅的高度,适应性较差。此外,现有的沐浴椅的体积通常较大,存放时会占据较大空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的多功能沐浴椅。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多功能沐浴椅,包括:
7.座椅主体,所述的座椅主体包括在展开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杆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以及靠背杆,所述的靠背杆的底部、所述的后支撑杆的顶部以及所述的坐杆的后部三者中的两者可转动地连接且三者中的另一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连接,或者三者之间相互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前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的坐杆的前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坐杆上连接有坐垫;
8.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的座椅主体上,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的座椅主体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调节;
9.清洗机构,所述的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杆上,所述的清洗机构用于清洗后背。
10.优选地,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带、驱动组件,所述的靠背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所述的清洗带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之间,所述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的第一转动杆或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转动杆或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所述的清洗带运动。由于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杆的顶部和底部,使得所述的靠背杆上自下而上均具有所述的清洗带,可以实现后背的全面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的主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坐杆上,且所述的主动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转动的操作部,所述的
从动轮与所述的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的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之间。所述的驱动组件工作时采用手动控制,避免了采用电动控制可能引发的漏电等问题,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2.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从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一从动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坐杆上,所述的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的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的传动带包括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所述的第一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的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之间,所述的第二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之间。
13.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底部升降组件,所述的底部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的底部,所述的底部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滚轮以及锁定件,所述的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滚轮,所述的升降杆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的底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孔内,所述的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相对所述的升降杆移动锁定。通过设置所述的底部升降组件可实现沐浴椅的升降功能。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锁定件包括多个锁孔、锁柱,多个所述的锁孔均开设在所述的连接孔的侧壁上且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的锁柱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撑杆、后支撑杆的侧部,所述的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锁柱插入在所述的锁孔内,所述的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锁柱从所述的锁孔内脱离。通过设置所述的锁定件可使所述的座椅主体固定在不同的高度,实现多档位调节。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侧部升降组件,所述的侧部升降组件连接在所述的前支撑杆、和/或所述的后支撑杆、和/或所述的坐杆上,所述的侧部升降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滑块,所述的滑轨固定设置在墙面上,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撑杆、和/或所述的后支撑杆、和/或所述的坐杆上,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滑轨相互配合使所述的座椅主体可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调节。所述的侧部升降组件与所述的底部升降组件配合使用,可保证所述的座椅主体在升降过程中稳定可靠,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主体还包括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位于所述的前支撑杆的底部升降组件上。
17.优选地,所述的坐垫包括第一坐垫、第二坐垫,所述的第一坐垫设置在所述的坐杆上,所述的第一坐垫上开设有坐便口,所述的第二坐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坐便口内,所述的第二坐垫拆卸后可实现如厕功能,提高了便捷性。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坐垫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的坐便口的形状、尺寸匹配。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坐垫、第二坐垫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20.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坐杆两侧的扶手杆,所述的扶手杆上设置有传感组件,所述的传感组件用于监测人体呼吸频率、体温、心率以及环境氧气浓度等。通过所述的传感组件可及时对用户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异常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传感组件包括控制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传输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监测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的监测模块与所述的传输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的监测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的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的传输模块,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终
端设备。
22.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主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杆上,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花洒的夹持部。
23.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主体还包括头枕,所述的头枕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杆的顶部。
24.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主体还具有折叠状态,当所述的座椅主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坐杆、靠背杆、前支撑杆以及后支撑杆之间相互收拢,当所述的座椅主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坐杆、靠背杆、前支撑杆以及后支撑杆之间相互展开。通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可便于使用和收纳,减少了收纳时的占用空间。
2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6.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了升降功能,提高了适应性,通过清洗机构实现了后背清洗功能,沐浴椅整体功能全面,实用性强,且整体结构简单,展开时简洁美观、承载能力好、安全性高,折叠时操作方便,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且折叠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生产成本低,推广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27.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沐浴椅的立体示意图;
28.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座椅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29.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30.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侧部升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1.附图5为本实施例的底部升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2.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扶手杆的立体示意图。
33.以上附图中:1、座椅主体;11、坐杆;12、前支撑杆;13、后支撑杆;14、靠背杆;15、坐垫;151、第一坐垫;1510、坐便口;152、第二坐垫;16、脚踏板;171、第一转动杆;172、第二转动杆;18、扶手杆;191、连接件;1910、夹持部;192、头枕;2、升降机构;21、底部升降组件;211、升降杆;2110、连接孔;212、滚轮;213、锁定件;2131、锁孔;2132、锁柱;22、侧部升降组件;221、滑轨;222、滑块;3、清洗机构;31、清洗带;32、驱动组件;321、主动轮;322、从动轮;3221、第一从动轮;3222、第二从动轮;323、传动带;3231、第一传动带;3232、第二传动带;324、操作部;4、传感组件;41、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一种多功能沐浴椅,如图1所示,包括座椅主体1、升降机构2以及清洗机构3,升降机构2和清洗机构3均设置在座椅主体1上,升降机构2用于带动座椅主体1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调节,清洗机构3可用于清洗后背,座椅主体1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座椅主体1包括坐杆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靠背杆14、坐垫15以及脚踏板16。
37.以下具体对各个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做详细介绍:
38.座椅主体1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如图2所示,即坐杆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以及靠背杆14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两侧的各个杆件之间可通过例如连杆、转动轴、连接轴等方式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座椅主体1结构。本实施例仅对一侧的座椅主体1的结构进行描述,另一侧的座椅主体1为相同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不再赘述。
39.坐杆11在展开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坐杆11上连接有用于供用户乘坐的坐垫15。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坐垫15包括第一坐垫151、第二坐垫152,第一坐垫151固定连接在坐杆11上,第一坐垫151上开设有坐便口1510,且坐便口1510位于第一坐垫151的中部,第二坐垫152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坐垫151的坐便口1510内,且第二坐垫152的形状、尺寸与坐便口1510的形状、尺寸匹配,将第二坐垫152从第一坐垫151上拆卸后,可实现如厕功能,提高了便捷性;第一坐垫151、第二坐垫152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可提高舒适性。
40.如图2所示,坐杆11的前部与前支撑杆12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前支撑杆12在展开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坐杆11的后部、后支撑杆13的顶部以及靠背杆14的底部三者中的两者可转动地连接且三者中的另一者与前述两者中的一者可转动地连接,或者三者之间相互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坐杆11的后部、后支撑杆13的顶部以及靠背杆14的底部三者共轴转动连接,使座椅主体1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且便于进行展开和折叠操作;脚踏板16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前支撑杆12的底部。
41.座椅主体1还包括扶手杆18,坐杆11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杆1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中:如图6所示,扶手杆18上设置有传感组件4,传感组件4用于监测人体呼吸频率、体温、心率以及环境氧气浓度等,通过传感组件4可及时对用户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异常情况,提高安全性。具体而言:传感组件4包括控制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传输模块,控制模块与监测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监测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控制模块可采用按钮41;监测模块与传输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监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数据并发送给传输模块,监测模块由多种传感器构成,例如可采用智能人体存在感应模组ld2410检测人体呼吸,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人体温度,采用max30102血氧传感器通过光容积法检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采用氧气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氧气浓度等,这些传感器均为现有的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可发送至家人或护理人员的手机上。
42.此外,座椅主体1还包括连接件191、头枕192,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19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靠背杆14上,连接件191的另一端形成用于夹持花洒的夹持部1910;头枕192设置在靠背杆14的顶部,头枕192用于为用户的头部提供枕靠,提升舒适性。
43.当座椅主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2所示,坐杆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靠背杆14以及脚踏板16之间相互展开,坐杆11沿前后方向延伸,前支撑杆12和后支撑杆13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形成对坐杆11的支撑,靠背杆14相对坐杆11呈展开状态,脚踏板16相对前支撑杆12呈展开状态;当座椅主体1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使脚踏板16朝向前支撑杆
12的顶部靠拢,靠背杆14、后支撑杆13朝向坐杆11的前部靠拢,前支撑杆12朝向坐杆11的后部靠拢;当座椅主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坐杆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靠背杆14以及脚踏板16之间相互收拢。通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可便于使用和收纳,减少占用空间。
44.升降机构2连接在座椅主体1上,升降机构2用于带动座椅主体1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调节,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底部升降组件21、侧部升降组件22,底部升降组件21设置有多个,每个前支撑杆12的底部、后支撑杆13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底部升降组件2,侧部升降组件22可设置有多个,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以及坐杆11上均可设置侧部升降组件22,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升降组件22仅设置在前支撑杆上。具体而言:
45.底部升降组件21包括升降杆211、滚轮212以及锁定件213,如图5所示,升降杆211的一端连接滚轮212,滚轮212为常见的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结构,在此不赘述;升降杆21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110,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的底部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孔2110内;锁定件213用于将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相对升降杆211移动锁定,具体地,如图5所示,锁定件213包括锁孔2131、锁柱2132,锁孔2131开设在连接孔2110的侧壁上,锁孔2131开设有多个,多个锁孔2131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实现多档位调节,锁柱2132设置在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的侧部,且锁柱2132可沿水平方向伸缩,当锁定件213处于锁定状态下时,锁柱2132插入在锁孔2131内,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相对升降杆211固定,当锁定件213从锁定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时,可通过按压锁柱2132使其从锁孔2131内脱离。
46.侧部升降组件22包括滑轨221、滑块222,如图4所示,滑轨22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滑轨221需固定设置在浴室的墙面上,滑块222设置在前支撑杆12的侧部,滑块222与滑轨221之间相互配合,使座椅主体1可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调节。侧部升降组件22与底部升降组件21配合使用,当底部升降组件21带动座椅主体1移动时,滑块222也相对滑轨221同步移动,可保证座椅主体1在升降过程中稳定可靠,防止座椅主体1侧翻,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47.清洗机构3设置在靠背杆14上,清洗机构3可帮助用户清洗后背,清洗机构3包括清洗带31、驱动组件32,如图3所示,清洗带31设置在靠背杆14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驱动组件32与清洗带31连接,用于驱动清洗带31运动。
48.具体而言:靠背杆1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71,第一转动杆17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靠背杆14上,靠背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72,第二转动杆17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侧的靠背杆14上,清洗带31套设在第一转动杆171和第二转动杆172之间。由于第一转动杆171、第二转动杆172分别设置在靠背杆14的顶部和底部,使得靠背杆14自下而上均覆盖有清洗带31,可以实现后背的全面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
49.驱动组件32与第一转动杆171或第二转动杆172连接,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171或第二转动杆172转动,带动清洗带31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与第二转动杆172的一端连接。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32包括主动轮321、从动轮322以及传动带323,主动轮321可转动地连接在坐杆11上,从动轮322与第二转动杆172的一端连接,传动带323套设在主动轮321、从动轮322之间。具体而言:
50.如图3所示,主动轮321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坐杆11上,主动轮32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转动的操作部324,从动轮322包括第一从动轮3221、第二从动轮3222,第一从动轮3221可转动地连接在坐杆11的后部,第二从动轮3222与第二转动杆172连接,传动带
323包括第一传动带3231、第二传动带3232,第一传动带3231套设在主动轮321、第一从动轮3221之间,第二传动带3232套设在第一从动轮3221、第二从动轮3222之间。当用户手动旋转操作部324使得主动轮321转动时,第一传动带3231带动第一从动轮3221旋转,使得第二传动带3232工作,带动第二从动轮3222旋转,最终带动第二转动杆172旋转,使得清洗带31工作。驱动组件32工作时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避免了采用电动控制可能引发的漏电等问题,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1.以下具体阐述本实施的沐浴椅的使用过程:
52.当无需使用沐浴椅时,可将其折叠并放置在任意位置,减少占用空间。当用户需要使用沐浴椅进行洗浴时,将沐浴椅展开,再将位于前支撑杆12上的滑块222插入位于浴室墙面上的滑轨221中,通过底部升降组件21将座椅主体1的高度调整至合适,并将花洒卡设在连接件191的夹持部1910上;随后用户可躺在座椅主体1上进行沐浴,沐浴过程中可通过转动操作部324带动清洗带31工作,轻松实现后背清洗功能;此外,在沐浴过程中,按动扶手18上的按钮41,即可通过传感组件4监测人体呼吸频率、体温、心率以及环境氧气浓度等参数,传感组件4可将监测结果推送至手机app,若出现异常情况,家人或护理人员可及时知晓并进行救助。
5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