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4048发布日期:2023-01-25 02:5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背景技术:

2.烧烤炉作为一种食物烘烤设备,可分为碳烤炉、气烤炉和电烤炉三种,随着家庭式户外烧烤的流行,气烤炉因无油烟、对食物无污染、对户外环境适用性高而备受用户欢迎。
3.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烧烤炉多为钣金材料制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520195053.3)公开了一种便捷烧烤炉,包括炉体,炉体上端设有炉盖,炉体内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端放置烤网,下端放置碳网,炉盖表面设有温度指示表,炉体下端安装支撑架,支撑架下安装有滚轮,该烧烤炉上所有的部件都是可拆装的,不使用时,可将所有部件拆下,然而,该烧烤炉的拆出的部件较多,用户需携带这些部件以及拆装所需的如螺丝刀、扳手等工具,携带较为不便,且使用时组装各部件较为麻烦,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炉盖和炉体通过连接轴实现拆卸式连接,无需用户另外携带工具,简化组装过程,使得该烧烤炉便于拆装和携带,提高了用户体验。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炉体和与所述炉体扣合适配的炉盖,所述炉体和所述炉盖相对的侧壁均为内凹腔,所述炉体的内凹腔处设置有燃烧器组件和烤网件,所述烤网件位于所烹调的食物的下方,燃烧器组件位于所述烤网件的下方处对食物进行烹调;
6.所述炉体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所述炉盖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座,所述固定座贯通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座贯通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炉体与所述炉盖扣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插接有连接轴,以使所述炉盖可相对所述炉体铰接活动。
7.优选的,所述炉盖的侧壁对应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处形成有排烟罩,所述排烟罩折弯的内壁与所述炉盖的内凹腔相通。
8.优选的,所述炉体底部套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炉体的底面周围设置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抵触。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把手座,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把手座,所述第一把手座和所述第二把手座之间拆卸式连接有支撑把手。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连接脚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脚插接的连接槽。
11.优选的,所述连接脚的底面贯通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板贯通有与所述连接槽相通
的固定槽。
12.优选的,所述炉盖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把手座,两个所述第三把手座之间拆卸式连接有上提把手。
13.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凹腔处设置多个支撑部,各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均与所述烤网件的底部相抵触。
14.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油盒,所述集油盒与所述炉体的内凹腔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炉体的内凹腔处的燃烧器本体、与所述燃烧器本体连通的燃气调节阀,所述燃气调节阀连通有连接头,所述燃烧器本体呈环形管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将连接轴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抽出,解除固定座和连接座的铰接,便可拆分炉体和炉盖以便用户收纳携带该烧烤炉,当使用该烧烤炉时,用户只需将炉盖和炉体扣合,以使固定座与连接座位置对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处于同一轴向,之后,用户可将连接轴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完成固定座和连接座的铰接,使得炉盖沿连接轴的周向铰接活动,该烧烤炉通过连接轴实现炉盖和炉体的拆卸式连接,简化组装过程,无需用户另外携带工具,使得该烧烤炉便于拆装和携带,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是实施例的爆炸图;
20.图4是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21.图5是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22.图中:1、炉体;2、炉盖;3、燃烧器组件;31、燃烧器本体;32、燃气调节阀;4、支撑架;41、第一支撑件;42、第二支撑件;5、烤网件;6、固定座;7、连接座;8、第一连接孔;9、第二连接孔;10、连接轴;11、排烟罩;12、支撑板;13、连接脚;14、第一把手座;15、第二把手座;16、第三把手座;17、上提把手;18、支撑把手;19、连接件;20、连接槽;21、固定孔;22、固定槽;23、温度感应装置;24、支撑部;25、集油盒;26、连接头;27、凹槽;28、r型销;29、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参考图1至图5,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支撑架4、炉体1、炉盖2,支撑架4、炉体1、炉盖2均为铝材制成,重量较轻,减轻了该烧烤炉的携带负荷,支撑架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结构相同,第一支撑件4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把手座14,第二支撑件4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把手座15,第一把手座14和第二把手座15之间拆卸式连接有支撑把手18,第一支撑件41、第二支撑件42、两个支撑把手18围绕形成环状,以使支撑架4套设于炉体1底部,支撑架4用以支撑炉体1,支撑把手18为耐高温塑料材料制成,用户可通过抓握两个支撑把手18抬起该烧烤炉,当炉盖2和炉体1扣合时,该烧烤炉的整体的体积较小,用户可将其放入旅行包内或车尾箱内,以便用户携带。
25.支撑架4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2,两个支撑板1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件41和
第二支撑件42相对的侧壁上,炉体1的底面周围设置有连接脚13,连接脚13的底部与支撑板12的顶部相抵触,两个支撑板12水平设置,使得炉体1在支撑架4上平整放置。支撑板12上对应连接脚13处设置有连接件19,连接件19开设有供连接脚13插接的连接槽20,引导用户将炉体1与支撑架4的安装,连接槽20的内槽壁与连接脚13相抵触,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炉体1在支撑架4上发生偏移晃动。连接脚13的底面贯通有固定孔21,支撑板12贯通有与连接槽20相通的固定槽22,将螺栓件穿过固定槽22的端部与固定孔21的内孔板螺纹连接,加强了炉体1与支撑架4之间的固定连接。
26.炉盖2与炉体1适配扣合,炉盖2的一侧与炉体1的一侧铰接,炉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座6,炉盖2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座7,固定座6贯通有第一连接孔8,连接座7贯通有第二连接孔9,炉体1与炉盖2扣合时,第一连接孔8与第二连接孔9同轴设置,第一连接孔8与第二连接孔9之间插接有连接轴10,以使炉盖2可相对炉体1铰接活动。当该烧烤炉的存放空间的高度不足时,用户只需将连接轴10从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内抽出,解除固定座6和连接座7的铰接,拆分炉体1和炉盖2,以便用户收纳携带,使用该烧烤炉时,用户只需将炉盖2和炉体1扣合,以使固定座6与连接座7位置对齐,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处于同一轴向,之后,用户可将连接轴10插入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内,完成固定座6和连接座7的铰接,使得炉盖2沿连接轴10的周向铰接活动,该烧烤炉通过连接轴10实现炉盖2和炉体1的拆卸式连接,简化组装过程,无需用户另外携带工具,使得该烧烤炉便于拆装和携带,提高了用户体验。当连接轴10插入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内时,连接轴10露出固定座6或连接座7的一端插接有r型销28,连接轴10的另一端形成有头部,r型销28的弯曲部分与连接轴10的外壁相抵紧,用以防止连接轴10脱离固定座6和连接座7,拆卸时只需将r型销28的弯曲部分拉开便可将r型销28从连接轴10的端部拔出。
27.炉体1和炉盖2相对的侧壁均为内凹腔,炉体1的内凹腔处设置有燃烧器组件3和烤网件5,烤网件5位于所烹调的食物的下方,燃烧器组件3位于烤网件5的下方处对食物进行烹调,燃烧器组件3包括呈环形管状的燃烧器本体31、与燃烧器本体31连通的燃气调节阀32,燃烧器本体31为烧烤用的燃烧管,其顶部贯通有多个出火孔,并连接有文氏管结构,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燃烧器本体1安装于炉体1的内凹腔内,燃气调节阀32安装于燃烧器本体31露出炉体1的端部处,燃气调节阀32安装于第二支撑件42处,第二支撑件42靠近燃气调节阀32处安装有29点火器,燃气调节阀32连通有供气管连接的连接头26,用户可通过连接头26将装有燃气的燃气瓶或燃气罐与燃气调节阀32连接,点火器29的组成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火花塞、附加电阻及其短接装置、高低压导线等组成,使用该烤炉时,通过启动点火器29,对燃烧器本体31内混合的燃气与空气点燃进行燃烧,燃气调节阀32调节进入燃烧器本体31内的燃气量进而调节烧烤时火力,燃烧器本体31和燃气调节阀32均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炉盖2上安装有温度感应装置23,温度感应装置23为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的感应端位于炉盖2的内凹腔处,用以感应该烧烤炉烧烤时炉体1内的烧烤温度,以便用户控制燃烧器本体31的火力程度。
28.炉盖2远离连接座7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把手座16,两个第三把手座16之间拆卸式连接有上提把手17,上提把手17为塑料材料制成,用户可抓握上提把手17,打开或关闭炉盖2,该烧烤炉可通过打开或扣合炉盖2形成直接烧烤、焖烤两种食物烹调方式,炉盖2的侧壁对应两个连接座7之间处形成有排烟罩11,排烟罩11折弯的内壁与炉盖2的内凹腔相
通,当炉盖2覆盖在炉体1上时,炉体1和炉盖2内产生热烟通过排烟罩11排出至外界。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集油盒25,集油盒25与炉体1的内凹腔连通,食物在烧烤时产生的油脂滴入炉体1的内凹腔处并在自重作用下流入至集油盒25内。
29.炉体1的内凹腔处设置多个支撑部24,各支撑部24的顶部均与烤网件5的底部相抵触,烤网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烤网件5对称设置且二者之间相对的侧壁通过卡扣件和抵靠件拆卸式连接,烤网件5的外壁与炉体1的内凹腔相贴合,使得烤网件5在各支撑部24上相对平稳,烤网件5的外壁形成有凹槽27,用户可通过凹槽27将烤网件5的从炉体1内取出,以便用户将两个烤网件5进行折叠收纳,提高该烧烤炉的便携性。
30.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