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4530发布日期:2023-01-31 23:4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饮水设备已经在各个场所中广泛使用。饮水设备中,用户自出水口接水,现有饮水设备中,在饮水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出水口滴水的问题,用户可能认为机器故障,进而要求修理,即使用户不要求修理,滴水也会降低用户体验。
3.申请人在查找出水口滴水问题时发现:饮水设备的储水箱的底部出水口设置有止回阀,水泵工作时,止回阀打开,储水箱内的水经过止回阀流出,水泵停止工作时,止回阀关闭,储水箱内的水无法流出,但在止回阀使用一段时间或者止回阀灵敏性不够时,在水泵停止工作时,止回阀无法完全密封储水箱出水口,因而会造成止回阀滴水,进而造成出水口滴水的问题。
4.申请人还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饮水设备包括:储水箱、预热水箱、水泵、管道式速热体以及出水口,其中储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预热水箱的底部连通,预设水箱的顶部与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水泵的出水端与管道式速热体的的进水端连通,管道式速热体的出水端与出水口连通,用户可自出水口接水;这种设计止回阀失效造成的滴水问题会有改善,原因是储水箱与水泵之间连接了预热水箱,在止回阀未完全损坏的情况下,储水箱滴出的水会存储在预热水箱中,但若预设水箱没有留出供滴水使用的空间时,仍会存在滴水的状况。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地防止出水口滴水的饮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7.为了解决饮水设备中,止回阀损坏后,出水管路的出水口容易出现滴水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出水管路的出水口滴水的饮水设备。
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9.一种饮水设备,其包括:
10.机体;
11.储水箱,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最高水位;所述饮水设备处于可使用状态时,所述储水箱的深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及
12.出水管路,其第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第二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路具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止回位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以所述储水箱的底壁为基准,所述止回位置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储水箱的最高水位,且所述止回位置与所述储水箱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
13.可选地,所述出水管路上设有与所述储水箱固定的止回机构,所述止回机构具有
止回通道,所述止回通道具有所述止回位置;所述止回通道具有止回进水口和止回出水口。
14.可选地,所述出水管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冷水管路、加热管路和热水管路;所述止回机构设于所述热水管路上。
15.可选地,所述止回机构具有排汽腔、以及连通所述止回通道和所述排汽腔的排汽通道;所述排汽腔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
16.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水管路末端的水汽分离机构;所述水汽分离机构具有排汽口;所述排汽腔具有排汽进口;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进口对接。
17.可选地,所述排汽腔与所述止回通道通过隔离壁隔离;所述隔离壁与所述排汽通道相邻设置,或所述排汽通道设于所述隔离壁上;所述止回通道内设有与所述隔离壁间隔设置的水流档件,所述水流档件在所述隔离壁所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排汽通道。
18.可选地,所述水流档件的远离所述排汽通道的表面为档面;所述档面上设有导流结构,以引导水流向所述止回出水口方向流动。
19.可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于所述水流档件的档面上的导流筋,且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止回出水口相对设置。
20.可选地,所述止回出水口设于所述止回通道的底壁上;且所述止回通道的底壁向所述止回出水口倾斜。
21.可选地,所述止回进水口设于所述止回通道的底壁上,所述止回进水口的顶端为止回位置,且所述止回进水口的顶端高于所述止回出水口的顶端。
22.可选地,所述止回进水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止回出水口的内径。
23.可选地,所述止回位置通过连通通道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开口高于所述储水箱的最高水位;
24.优选的,所述止回机构上固定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连通管固定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25.可选地,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储水箱上的水汽分离机构,所述水汽分离机构具有水汽分离腔,以及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的所述出水口、排汽口和水汽分离进水口;所述水汽分离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具有止回位置。
26.可选地,所述水汽分离进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且所述水汽分离进水口为止回位置;
27.或,所述水汽分离进水口设于所述水汽分离机构的底壁上,所述水汽分离进水口的顶端为止回位置。
28.可选地,所述止回位置通过连通通道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所述连通通道的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开口高于所述储水箱的最高水位;
29.优选的,所述水汽分离机构上固定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连通管固定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30.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以所述储水箱的底壁为基准,所述出水口低于所述储水箱的最高水位。
31.可选地,还包括:
32.过滤组件,具有出水端,所述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以及
33.原水箱,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以向所述过滤组件供应原水;
34.或,原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以向所述过滤组件供应原水。
35.可选地,还包括:
36.止回阀,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的位置;
37.水泵,设于所述出水管路上;以及
38.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39.其中,所述水泵泵出的水流经所述加热组件加热后,由所述出水管路第二端的出水口流出。
40.实用新型的效果
41.上述饮水设备,出水管路的出水通道中具有止回位置,止回位置与储水箱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使得止回位置的气压与储水箱内的气压相同,从而使得出水管路中的水位与储水箱内的水位保持一致,即使得出水通道内的水位保持等于或低于储水箱内的最高水位,进而避免水流通过止回位置流至出水口位置。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水管路的出水口滴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图1所示饮水设备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图1中饮水设备穿过止回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45.图4为图1所示饮水设备穿过止回进水口的局部剖视图。
46.图5为图1中止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图5所示止回机构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图5所示止回机构的m-m向剖视图。
49.图8为图5所示止回机构沿第一截面的剖视图。
50.图9为图7所示止回机构的剖视图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0为图7所示止回机构的剖视图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1为图5中止回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2为图1中水汽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3为图12所示水汽分离机构的n-n向剖视图。
55.图14为图1中加热管路与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5为图14中加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6为储水箱与出水管路对接结构示意图。
58.图17为图1所示饮水设备增加壳体和底座等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60.图19为图18所示饮水设备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61.图20为图18中水汽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2.图21为图20所示水汽分离机构的p-p向剖视图。
63.图22为图20所示水汽分离机构的q-q向剖视图。
64.图23为图20所示水汽分离机构的r-r向剖视图。
65.图24为图20中水汽分离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66.图25为图24中水汽分离主体的s-s向剖视图。
67.图26为图24中水汽分离主体的t-t向剖视图。
68.图27为图20中水汽分离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69.图28为图18中水汽分离体体与储水箱对接结构示意图。
70.附图标记说明
71.100、饮水设备;110、储水箱;111、止回阀;120、出水管路;120a、冷水管路;120b、加热管路;120c、热水管路;121、出水通道;121a、进水口;121b、出水口;121c、止回位置;123、止回机构;123a、止回通道;123b、止回进水口;123c、止回出水口;123d、排汽腔;123e、排汽通道;123f、排汽进口;123g、隔离壁;123h、水流档件;123i、档面;123j、导流结构;123k、导流面;123m、止回主体;123n、止回盖体;124、水汽分离机构;124a、排汽口;124b、水汽分离腔;124c、水汽分离进水口;124d、水汽分离主体;124e、水汽分离盖体;130、连通管;131、连通通道;141、加热棒;150、水泵;a-a、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72.实用新型人经研究发现,饮水设备的出水管路上设置有隔膜泵,隔膜泵在不工作时并不能将隔膜泵两端的出水通道完全隔离开,即出水管路的出水通道的隔膜泵的两端始终连通。当止回阀损坏时,不能将出水通道完全封堵,从而导致储水箱内的净水容易在虹吸作用下,通过出水通道流至出水口,即导致出水口处出现滴水现象。
73.针对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人提出了一种饮水设备,其包括:
74.机体;
75.储水箱,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储水箱内设有最高水位;所述饮水设备处于可使用状态时,储水箱的深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及
76.出水管路,其第一端与储水箱连通,第二端设有出水口;出水管路具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止回位置;沿第一方向,以储水箱的底壁为基准,止回位置的最低点的高度,大于等于储水箱的最高水位,且止回位置与储水箱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
77.可以理解的是,饮水设备中,为了保持储水箱中气压的稳定,储水箱的位于最高水位以上的部分均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
78.上述饮水设备,出水管路的出水通道中具有止回位置,止回位置与储水箱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使得止回位置的气压与储水箱内的气压相同,从而使得出水管路中的水位与储水箱内的水位保持一致,即使得出水通道内的水位保持等于或低于储水箱内的最高水位,进而避免水流通过止回位置流至出水口位置。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水管路的出水口滴水的现象。换言之,即使止回阀损坏,也能避免因储水箱内的水流出而导致出水口产生滴水现象。
7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1.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等;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的除外。
8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84.如图1-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100,包括机体、储水箱110和出水管路120。其中,储水箱110安装在机体上。储水箱110内设有最高水位。饮水设备100处于可使用状态时,储水箱110的深度方向为第一方向a-a。可以理解的是,储水箱110的深度方向,指饮水设备100在使用安装后,储水箱110的垂直方向,具体如图3所示。出水管路120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箱110连通,第二端设有出水口121b。可以理解的是,出水管路120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121a。出水管路120具有出水通道121。出水通道121具有至少一个止回位置121c。沿第一方向a-a,以储水箱110的底壁为基准,止回位置121c的高度h1,大于储水箱110的最高水位的高度h0,且止回位置与储水箱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
85.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例性的给出了出水通道121上的一个止回位置121c。出水通道121中,位于止回位置121c和储水箱110最高水位之间的位置,也均为止回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可行的实施例中,出水通道也可以具有一个止回位置,且沿第一方向,以储水箱的底壁为基准,止回位置的高度等于储水箱的最高水位的高度。
86.上述饮水设备100,出水管路120的出水通道121中具有止回位置121c,止回位置121c与储水箱110的高于最高水位的区域连通,使得止回位置121c的气压与储水箱110内的气压相同,从而使得出水管路120中的水位与储水箱110内的水位保持一致,即使得出水通道121内的水位保持等于或低于储水箱110内的最高水位,进而避免水流通过止回位置121c流至出水口121b位置。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水管路120的出水口121b滴水的现象。换言之,即使止回阀损坏,也能避免因储水箱110内的水流出而导致出水口121b产生滴水现象。
87.可以理解的是,一般的,储水箱110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故储水箱110内的气压等于外部环境气压。从而饮水设备100在不作业时,即使止回位置121c与进水口121a之间无止回阀,储水箱110内的水位高度也与出水通道121内的水的水位高度保持持平,水流也不会
通过止回位置121c流至出水口121b的位置。
88.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饮水设备100作业时,在隔膜泵的作用下,水流可以通过止回位置121c流至出水口121b处。
89.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120上设有与储水箱110固定的止回机构123,止回机构123具有止回通道123a,止回通道123a具有止回位置121c;止回通道123a具有止回进水口123b和止回出水口123c。
90.本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与储水箱110直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与储水箱110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间接固定。
91.本实施例中,止回通道123a中并不是整体均为止回位置121c。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止回通道123a,使其每个位置均为止回位置121c。
92.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将止回机构123增设在传统的饮水设备中的方式,解决传统的饮水设备的出水口易滴水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利用传统的饮水设备,避免已有设备的浪费。
93.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将止回机构设置在传统的饮水设备上的方式,也需要适当改变原本饮水设备上的一些结构,例如:在储水箱的侧壁或顶壁上设置过孔等结构,以实现止回机构与储水箱的固定连接;调整出水管路,以使得止回机构能够置于出水管路中,进而使得止回通道能衔接至出水通道中。
94.具体的,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出水管路120包括依次设置的冷水管路120a、加热管路120b和热水管路120c。止回机构123设于热水管路120c上。
95.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不限于设置在热水管路120c上,还可以设置在冷水管路120a上。
96.参见图3,图5-图11,本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具有排汽腔123d以及连通止回通道123a和排汽腔123d内的排汽通道123e;排汽腔123d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排汽通道123e用以将止回通道123a中的汽流排出至排汽腔123d内,且允许汽流在排汽腔123d和止回通道123a之间流动。从而,一方面,避免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流入排汽腔123d内;另一方面,排汽腔123d内的水汽可以统一排出。再一方面,在止回机构123内可以实现一次水汽分离,从而使得流出止回出水口123c的水流更加平稳和顺畅。
97.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通道可以直接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
98.本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包括止回主体123m和止回盖体123n。止回主体123m和止回盖体123n对接形成止回通道123a和排汽腔123d。止回进水口123b和止回出水口123c均位于止回主体123m上,水流档件123h和导流结构123j均位于止回盖体123n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结构不限于通过止回主体和止回盖体组合形成,具体通过对接后能形成前述止回机构所需要的结构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99.本实施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设于出水管路120末端的水汽分离机构124。水汽分离机构124具有排汽口124a。排汽腔123d具有排汽进口123f。排汽口124a与排汽进口123f与排汽腔123d对接。从而,将水汽分离机构124中排出的汽流通过排汽腔123d流出。另外,本实施例中,出水口121b也设置在水汽分离机构124上。
100.本实施例中,通过止回机构123和水汽分离机构124实现两次水汽分离,从而使得从出水口121b流出的水流更加平稳和顺畅,避免水流飞溅的现象。
101.本实施例中,排汽腔123d与止回通道123a通过隔离壁123g隔离。止回通道123a内设有与隔离壁123g间隔设置的水流档件123h,水流档件123h在隔离壁123g所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排汽通道123e,以防止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通过排汽通道123e流入排汽腔123d。如此,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通过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气流依次通过水流档件123h与隔离壁123g之间的间隔、排汽通道123e、排汽腔123d流出,从而更好的实现水汽分离。
102.本实施例中,隔离壁123g呈板状。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隔离壁123g不限于呈板状,还可以呈任意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103.本实施例中,隔离壁与止回通道123a的至少部分侧壁一体成型,也与排汽腔123d的至少部分侧壁一体成型,从而能够更好的将止回通道123a和排汽腔123d隔离。
104.同样的,本实施例中,水流档件123h也呈板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水流档件也不限于呈板状,还可以呈任意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105.水流档件123h的远离排汽通道123e的表面为档面123i,档面123i上设有导流结构123j。导流结构123j用以引导水流向止回出水口123c方向流动。以使得流入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能够更加顺利的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
10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23j与止回出水口123c相对设置。导流结构123j包括若干个间隔设于水流档件123h的档面123i上的导流筋。从而,流动至被导流结构123j阻挡的水流,提前转向后向止回出水口123c的方向流动;而未被导流结构123j阻挡的水流,在继续流动的过程中,在自身惯性和重力的作用下向止回出水口123c方向流动或被水流档件123h阻挡后转向止回出水口123c的方向流动。从而,使得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能够更加均匀的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
107.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的位置和形状均不限于此,能引导水流向止回出水口的方向流动即可。
108.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23j与水流档件123h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23j与水流档件123h还可以分别成型,然后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109.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23j具有导流面123k,导流面123k为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流面不限于平面,还可以呈其它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导流面具有若干个沿导流方向的导流槽,以更好的引导水流沿导流方向流动。
110.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a的表面上,隔离壁123g和水流档件123h的投影均位于止回出水口123c的投影的远离止回进水口123b的投影的一侧。从而,由止回进水口123b流入止回通道123a的水流首先流经止回出水口123c,也能避免水流流入排汽腔123d内。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隔离壁和水流档件的设置不限于此。相应的,止回通道与排汽腔的分布也可以相应调整。如:隔离墙环绕排汽腔,相应的止回通道环绕排汽腔设置;或隔离墙环绕止回通道设置,相应的排汽腔环绕止回通道设置。
111.止回出水口123c设于止回通道123a的底壁上,且止回通道123a的底壁向止回出水口123c的方向倾斜。从而,避免使得止回进水口123b进入止回通道123a内的水流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加顺利的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避免水在止回通道123a内留存。因此,在饮水设备100停止使用后,也不会存在残留的水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的现象,进而避免出水通道121的出水口121b因此而产生滴水现象。
112.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止回通道123a的底壁向止回出水口123c的方向倾斜”,指的是止回通道123a的底壁大体上向止回出水口123c倾斜,即可能存在局部位置不倾斜的情况,如本实施例中环绕止回进水口123b顶端的区域。
113.本实施例中,止回进水口123b设于止回通道123a的底壁上,且止回进水口123b的顶端为止回位置,止回进水口123b的顶端高于止回出水口123c的顶端,从而便于止回进水口123b流入的水能更加顺利的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进水口还可以设置在止回通道的侧壁上或顶壁上等位置。
114.本实施例中,止回进水口123b的内径小于止回出水口123c的内径。从而避免流入止回通道123a中的水在水流通道内积存,以更加顺利、及时的从止回出水口123c流出。
115.本实施例中,止回位置121c通过连通通道131与储水箱110连通,储水箱110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从而实现止回位置121c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连通通道131的与所述储水箱110连通的开口高于所述储水箱110的最高水位。从而,一方面,避免汽流排放至外部环境而增加外部环境的湿度,进而避免对饮水设备100等的侵蚀;另一方面,汽流流至储水箱110中,汽流液化后留在储水箱110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11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止回机构123上固定设有连通管130,连通管130的内腔形成连通通道131,即通过连通管130设置连通通道131。储水箱110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连通管130固定插设于固定孔内。
117.可选地,连通管130为硬质管,从而可以通过连通管130实现止回机构123和储水箱11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止回机构和储水箱的固定连接。
11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30与止回机构123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连通管130与止回机构123还可以分体设置,并固定连接。
119.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a-a,以储水箱110的底壁为基准,出水口121b低于储水箱110的最高水位,从而便于用户接水。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出水管路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出水口,且部分出水口位于高于储水箱的最高水位。
120.本实施例中,储水箱110为净水箱。
121.本实施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过滤组件(未图示)。过滤组件具有出水端,过滤组件的出水端与储水箱110连通。
122.本实施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原水箱(未图示)。原水箱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连通,以向过滤组件供应原水。
123.或者饮水设备100还包括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与过滤组件连通,以向过滤组件供应原水。
124.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6,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止回阀111,止回阀设于所述储水箱110的与出水管路120的第一端连通的位置。
125.本实施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水泵150以及加热组件,水泵设于出水管路120上。加热组件设于出水管路120上。水泵150泵出的水流经加热组件加热后,由出水管路120第二端的出水口121b流出。其中,水泵150为隔膜泵。
12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插设在加热管路120b内的加热棒141。加热棒141沿加热管路120b延伸的方向延伸。进一步的,参见图14和图15,加热棒141上设有螺旋状
的凸起,以增加加热棒141与净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快速的给净水加热。
127.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插设在加热管路内,且呈螺旋状或u型等形状的加热管;也可是环绕设于加热管路外壁上,且呈螺旋延伸的加热管;也可以是若干个套设在加热管路上的加热环等。
128.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a-a,储水箱110位于饮水设备100的中上部,参见图17;储水箱110与出水管路120对接的位置,位于储水箱110的底部,参见图16。从而,便于储水箱110中的水通过出水管路120流出。沿第一方向a-a,出水口121b位于饮水设备200的中下部,从而便于用户接水。
129.如图18-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饮水设备200,与饮水设备100不同的是:水汽分离机构124固定设于储水箱110上;水汽分离机构124具有水汽分离腔124b,以及连通水汽分离腔124b的出水口121b、排汽口124a和水汽分离进水口124c;水汽分离进水口124c与出水口121b之间具有止回位置121c。即水汽分离机构124上设置有止回位置121c。
13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水汽分离进水口124c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a-a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且水汽分离进水口124c为止回位置121c。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止回位置的设置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水汽分离进水口上的任意其它位置,或水汽分离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某个位置等。
131.换言之,饮水设备200与饮水设备100不同的是,饮水设备200直接在水汽分离机构124上设置止回位置121c,未设置饮水设备100中的止回机构,结构更加简单,组装也更加方便、快捷。
132.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8和图28,本实施例中,止回位置121c通过连通通道131与储水箱110连通,储水箱110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从而实现止回位置121c与外部环境气压连通。连通通道131的与储水箱110连通的开口高于储水箱110的最高水位。从而,一方面,避免汽流排放至外部环境而增加外部环境的湿度,进而避免对饮水设备100等的侵蚀;另一方面,汽流流至储水箱110中,汽流液化后留在储水箱110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13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水汽分离机构124上固定设有连通管130,连通管130的内腔形成连通通道131,即通过连通管130设置连通通道131。储水箱110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连通管130固定插设于固定孔内。
134.可选地,连通管130为硬质管,从而可以通过连通管130实现水汽分离机构124和储水箱11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水汽分离机构和储水箱的固定连接。
13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水汽分离机构124具有排气口124a,连通管130固定套设在排气口124a的外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连通管与水汽分离机构还可以一体成型。
136.本实施例中,水汽分离机构124包括水汽分离主体124d和水汽分离盖体124e。水汽分离主体124d和水汽分离盖体124e对接形成水汽分离腔124b。水汽分离进水口124c和排汽口124a设置在水汽分离盖体124e上,出水口121b设于水汽分离主体124d上。
137.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
确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