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1653发布日期:2023-01-17 22:0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


背景技术:

2.纱窗指的是挡住蚊蝇虫的网,主要作用是“防蚊”,现在比以前多了更多的花样,出了隐形纱窗和可拆卸纱窗,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力地将纱窗拆上拆下了。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光度可调的布艺纱窗。(授权公告号cn206386071u),该专利技术能够使布艺纱窗根据需要对透光度进行调节,免去了更换纱窗的麻烦,提升了布艺纱窗的适用性,但是其不方便拆卸,对维修以及日常清洗纱窗造成影响,同时对透光度的调节范围不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盖,且限位盖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竖槽,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且限位筒的内壁旋转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尺簧,且尺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纱,所述卷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且连接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窗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窗体的另一侧底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窗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限位杆。
6.优选的:所述窗体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顶盖通过限位盖挤压固定在防护壳的顶部,且限位盖通过窗体挤压固定在顶盖的顶部,所述限位盖贴合设置在凹槽内部。
7.优选的:所述限位盖的底部为斜面状,所述转轴活动设置在限位筒的内壁中心。
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转轴等距离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卷纱对应转轴设置,三个所述卷纱的孔径大小呈递增设置,所述拉环卡合设置在卡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转柱与限位条构成旋转结构,且限位杆旋转至限位槽内时贴合在防护壳的外壁。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通过防护壳、顶盖、限位盖等设置,从而方便使用者拆卸,进而方便使用者对纱窗进行清洗,除去灰尘等垃圾,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方便进行维修等操作,通过窗体内壁凹槽的设置,从而方便对防护壳、顶盖、限位盖等结构的固定,进而使得结构更加稳固且高效。
13.2、通过三个尺簧、卷纱、连接条等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拉动多个孔径大小不同的卷纱来选择多种透光度的纱窗,从而满足使用者对室内光照的需求,同时能减少灰尘、
蚊虫等进入,进而保护了人体的健康。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中收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中防护壳内部结构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中卷纱内部结构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窗体;2、防护壳;3、顶盖;4、限位盖;5、竖槽;6、限位筒;7、转轴;8、尺簧;9、卷纱;10、连接条;11、拉环;12、把手;13、卡槽;14、限位槽;15、限位条;16、转柱;1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透光可调的纱窗结构,包括窗体1,窗体1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并且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盖4,进一步的顶盖3通过限位盖4挤压固定在防护壳2的顶部,限位盖4通过窗体1的内壁挤压固定在顶盖3的顶部,使得固定方式稳固且高效,同时方便安装和拆卸,接着限位盖4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竖槽5,且限位盖4的底部为斜面状,用于在安装时通过斜面的设置方便插入卷纱9与连接条10之间的缝隙,从而方便使用者安装;
22.然后卷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0,且连接条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环11,接着防护壳2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2,方便使用者拿出对其进行清洗,然后窗体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3,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环11带动卷纱9从竖槽5中拉出,然后将拉环11固定在卡槽13中,不用时通过移动拉环11从卡槽13中移出,然后拉环11将自动收回,使得使用极其方便,且结构简单。
23.实施例2
24.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顶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6,且限位筒6的内壁活动设置有转轴7,并且转轴7旋转连接在限位筒6的内壁中心,进一步的转轴7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转轴7等距离的设置在防护壳2的内部,接着转轴7的外壁设置有尺簧8,且尺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纱9,进一步的卷纱9对应转轴7设置,且三个所述卷纱9的孔径大小呈递增设置,通过三个孔径大小不同的卷纱9,从而可以调整多种纱窗的透光度与通风量,进而满足了使用者对光照的需求,同时通风量的调整也可以改变室内的温度,从而让室内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内;
25.窗体1的一侧底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4,且窗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5,并
且限位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16,然后转柱16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限位杆17,且限位杆17通过转柱16与限位条15构成旋转结构,并且限位杆17旋转至限位槽14内时贴合在防护壳2的外壁,通过旋转限位杆17使限位杆17移动至限位槽14内,对防护壳2进行限位固定,且限位条15的外壁贴合设置在防护壳2的一侧底部,同时也对防护壳2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结构更加稳固,提高了实用性。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调节透光度时,通过防护壳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接着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盖4,顶盖3通过限位盖4挤压固定在防护壳2的顶部,且限位盖4通过窗体1挤压固定在顶盖3的顶部,并且限位盖4贴合设置在凹槽内部,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同时方便使用者拆卸和安装;
27.且限位盖4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竖槽5,并且限位盖4的底部为斜面状,用于在安装时通过斜面的设置方便插入卷纱9与连接条10之间的缝隙,从而方便使用者安装,且顶盖3的底部固定有限位筒6,并且限位筒6的内壁中心活动设置有转轴7,接着转轴7的外壁设置有尺簧8,且尺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纱9,当卷纱9被拉动时,尺簧8也同时会跟着移动,当停止拉动卷纱9时,尺簧8会开始收缩至原位,卷纱9也会跟着尺簧8收缩至原位;
28.接着卷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0,且连接条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环11,然后窗体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3,通过拉动拉环11从而带动卷纱9从竖槽5中拉出,然后将拉环11固定在卡槽13中,从而遮挡阳光以及灰尘等,通过卷纱9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卷纱9的孔径大小呈递增设置,从而可以选择多种透光度,进而满足使用者需要的透光度,当不使用时,将拉环11从卡槽13中移出,拉环11会自动收缩至原位,从而减少占用空间,进而提升实用性,同时防护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2,方便使用者拿取;
29.通过窗体1的一侧底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4,且窗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5,并且限位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柱16,然后转柱16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限位杆17,且限位杆17通过转柱16与限位条15构成旋转结构,即通过旋转限位杆17使限位杆17旋转移动至限位槽14内,对防护壳2进行限位固定,且限位条15的外壁贴合设置在防护壳2的一侧底部,同时也对防护壳2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在使用者需要清洗时,方便拆卸和安装,提高了实用性。
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