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7728发布日期:2023-02-14 15: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


背景技术:

2.随着家居行业的发展,各种功能的沙发结构层出不穷,增加了沙发的多种使用姿态。沙发的使用姿态一般分为坐姿和躺姿,通过改变沙发的背靠和坐垫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沙发在坐姿和躺姿之间切换。
3.目前市场的功能沙发产品从驱动源可以分为电动驱动和弹簧的拉力或弹力驱动,电动的需要增加电源线、变压器和电机及开关,弹力驱动的机构则更加的复杂,需要多套机构控制打开弹升、回位和锁定系统。
4.但是电驱动的产品在变换姿态角度的时候需要用手按开关,而沙发的开关安装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体变换姿态时需要先找到开关才能进行调整。弹力结构在调整姿态时普遍需要自身的力进行撑开或拉回等费力动作,从而影响到沙发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沙发的使用体验感,本技术提供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与底框围合成座位口,所述底框位于每一所述座位口的位置均设置有坐垫和背靠,所述坐垫的底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块与座位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安装有阻力机构,所述阻力机构用于提高支撑块滑移时的阻力,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转动板的一侧与背靠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还与座位口的内壁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坐在沙发上,后背挤压背靠,背靠发生转动,从而使背靠通过连接板推动滑动板滑移,滑动板通过支撑板带动坐垫滑移,从而使背靠与坐垫之间的角度增大,进而方便使用者躺在沙发上。在后背不挤压背靠时,人体的重量和坐垫的重量施加在支撑板上,支撑板通过滑动板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背靠复原,从而减小背靠与坐垫之间的角度,进而方便使用者坐在沙发上。通过沙发根据使用者的坐姿和躺姿调整背靠和坐垫之间的角度,从而提高沙发的使用体验感。
9.支撑块滑动连接于座位口的内壁,从而起到引导坐垫在滑动板的带动下移动的作用。使用者坐在沙发或躺在沙发上时,阻力机构用于增加支撑块滑移时的阻力,从而提高推动坐垫移动需要的推力,进而方便使用者在沙发上有动作时,背靠和坐垫之间保持稳定。同时每个沙发位上的背靠和坐垫可以分别调整角度,从而满足多个使用者坐在沙发上进行不同的姿态调整。
10.可选的,所述背靠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体,所述滑动槽体的槽底与背靠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体靠近坐垫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板穿设的进入口,所述滑动槽体沿槽口边
缘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动槽体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用于压紧位于滑动槽体内部的连接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从进入口插入滑动槽体内部,限位板用于降低连接板从滑动槽体的槽口掉落的情况出现,同时方便连接板与座位口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将连接板插入滑动槽体后,转动转动杆让压块紧抵于连接板,从而降低背靠受到外力拉动后,连接板从滑动槽体中拔出的情况出现。在需要连接板从滑动槽体中拔出时,转动转动杆让压块远离连接板,之后拉动背靠远离连接板,从而使连接板从滑动槽体拔出。通过连接板穿设于滑动槽体,从而方便拆卸或安装背靠。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供压块进入的卡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块压紧连接板时,压块进入卡口内部,通过压块与卡口卡接,从而降低背靠受到外力拉动后,连接板从滑动槽体中拔出的情况出现。
14.可选的,所述支撑块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支撑块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第一滑口,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座位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靠带动坐垫移动时,第一滑杆在第一滑口内部滑移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坐垫移动时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口由靠近背靠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抬升呈倾斜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坐在坐垫且不挤压背靠时,人体的重量施加在坐垫上。通过第一滑口倾斜设置,从而使坐垫向背靠移动,进而提高沙发的使用体验感。
18.可选的,所述阻力机构包括限位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环、第一弹簧套和第二限位环依次套设于第一滑杆,所述第二限位环远离第一限位环的一侧抵贴于支撑块,所述第一滑杆开设有插孔,所述限位杆阻尼插接于插孔,所述第一限位环远离第二限位环的一侧抵贴于限位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带动第一限位环紧抵限位杆,第二限位环紧抵支撑块,从而增大第一滑杆在第一滑口内部滑移需要的力,进而方便使用者在沙发上有动作时,背靠和坐垫之间保持稳定。
20.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开设有第二滑口,所述滑动板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第二滑口,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方块,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供方块穿设的方口,所述方块远离第二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杆套设有第三限位环,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三限位环和限位块之间,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开设有供第二滑杆滑移的第三滑口,所述第三滑口沿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口呈弧形,所述第二滑杆安装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于调整压板与滑动板之间相互挤压的松紧度。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靠带动坐垫移动时,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口和第三滑口中移动,通过压紧机构调整压板与滑动板之间相互挤压的松紧度,从而调整背靠带动坐垫移动需要的力。通过背靠带动坐垫的力可以调整,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调整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时需要的力。
22.可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四限位环、套筒和第二弹簧,所述第四限位环和第二弹簧均空套于第二滑杆,所述第四限位环抵贴于压板远离滑动板一面,所述套筒螺纹套设于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安装于套筒与第四限位环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筒,套筒在第二滑杆移动。在套筒向压板移动时,套筒与第四限位环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增大第二弹簧推动第四限位环挤压压板的力。第四限位环挤压压板的力增加,从而使压板挤压在滑动板的力增加,进而增大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口和第三滑口内部滑移的阻力。在套筒向远离压板移动时,套筒与第四限位环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减小第二弹簧推动第四限位环挤压压板的力。第四限位环挤压压板的力减小,从而使压板挤压在滑动板的力减小,进而减小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口和第三滑口内部滑移的阻力。通过改变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口和第三滑口内部滑移的阻力,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调整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时需要的力。
24.可选的,所述套筒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转动套筒,从而方便使用者调整背靠和坐垫之间转动的阻力大小。
26.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匹配设置有螺杆,所述压板开设有供螺杆穿设的通孔。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穿过通孔后旋入螺孔,从而使压板安装在滑动板。之后转动螺杆,调整螺杆对压板的压力,从而调整压板绕螺杆转动的阻力,进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调整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时需要的力。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在使用坐在坐垫上,且使用者的背部未挤压背靠时,人体的重量施加在坐垫,之后坐垫带动支撑块和支撑板移动,从而使第一滑杆在第一滑口内部滑移,第二滑杆在第三滑口和第四滑口内部滑移,之后坐垫通过连接板带动背靠转动呈竖直,从而方便使用者坐在沙发上,在使用坐在坐垫上,且使用者的背部挤压背靠时,背靠受到挤压发生转动,背靠通过连接板推动滑移板移动,从而使第二滑杆在第三滑口和第四滑口内部滑移,之后滑移板推动坐垫移动,坐垫带动支撑块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躺在沙发上;
30.2.在需要调整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的阻力时,通过压紧机构调整压板与滑动板之间相互挤压的松紧度,还有转动螺杆调整压板绕螺杆转动的阻力,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调整背靠与坐垫之间转动时需要的力。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隔板和座位口的结构;
33.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阻力机构结构;
35.图5是图2在b处的放大图;
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3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槽体和转杆的爆炸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底框;2、隔板;3、座位口;4、支撑块;5、支撑板;6、第一滑口;7、第二滑口;8、第三滑口;9、第一滑杆;10、第二滑杆;11、阻力机构;111、限位杆;112、第一限位环;113、第二限位环;114、第一弹簧;12、连接板;13、坐垫;14、背靠;15、滑动板;16、滑动槽体;17、进入口;18、转动杆;19、压块;20、卡口;21、压板;22、螺杆;23、螺孔;24、方块;25、方
口;26、限位块;27、第三限位环;28、压紧机构;281、第四限位环;282、套筒;283、第二弹簧;29、把手;30、限位板;31、插孔;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
41.参照图1、图2,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包括底框1,底框1内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隔板2,隔板2与底框1围合成座位口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板2只有一个,一个隔板2将底框1分成两个座位口3。底框1位于每一个座位口3的位置均设置有坐垫13和背靠14,坐垫13包括第一框体和固定安装于第一框体的第一软垫,背靠14包括第二框体和固定安装于第二框体的第二软垫。
42.参照图3、图4,坐垫13的底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支撑块4开设有第一滑口6,支撑块4设置有第一滑杆9。第一滑杆9设置有阻力机构11,阻力机构11包括限位杆111、第一限位环112、第二限位环113和第一弹簧114。第一滑杆9的一端与座位口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杆9的另一端的周侧壁开设有供限位杆111阻尼插接的插孔31。第一滑杆9靠近限位杆111的一端穿过支撑块4上的第一滑口6后,第一滑杆9继续依次穿过第二限位环113、第一弹簧114和第一限位环112。第一限位环112远离第二限位环113的一侧抵贴于限位杆111,第二限位环113远离第一限位环112的一侧抵贴于支撑块4。第一弹簧114通过自身的弹力推动第二限位环113紧抵支撑块4,从而增大第一滑杆9在第一滑口6内部滑移的阻力。
43.参照图5、图6,坐垫13的底面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5。滑动板15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远离滑动板15的一侧与座位口3的内壁转动连接。
44.参照图5、图7,背靠14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体16,滑动槽体16的槽底与背靠14固定连接,滑动槽体16靠近坐垫13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板12穿设的进入口17。在进入口17与连接板12远离滑动板15的一侧对齐后,推动背靠14向坐垫13移动,连接板12从进入口17插入滑动槽体16内部。滑动槽体16沿槽口边缘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0。限位板30有利于降低连接板12从滑动槽体16的槽口滑出的情况出现,同时方便连接板12与座位口3的内壁转动连接。
45.滑动槽体1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固定安装有压块19。连接板12的一侧开设有供压块19进入的卡口20。在连接板12进入滑动槽体16内部后,转动转动杆18,转动杆18带动压块19紧抵连接板12,且压块19进入卡口20内部,从而使降低连接板12从滑动槽体16拔出的情况出现。在需要将背靠14从坐垫13取下时,转动转动杆18,转动杆18带动压块19移出卡口20。之后拉动背靠14远离坐垫13,连接板12从滑动槽体16拔出,从而方便背靠14拆卸或安装于坐垫13。
46.参照图4、图6,滑动板15远离支撑板5的一面设置有压板21和螺杆22,滑动板15开设有供螺杆22螺纹穿设的螺孔23,压板21的开设有供螺杆22穿设的通孔32。螺杆22穿过通孔32后旋入螺孔23,从而使压板21安装在滑动板15上。旋转螺杆22,调整螺杆22挤压压板21的力,从而改变压板21绕螺杆22转动的阻力。
47.滑动板15设置有第二滑杆10,滑动板15开设有供第二滑杆10穿设的第二滑口7,压
板21开设有供第二滑杆10穿设的第三滑口8。第二滑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方块24,连接板12开设有供方块24穿设的方口25。方块24远离第二滑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6,第二滑杆10套设有第三限位环27,连接板12位于第三限位环27和限位块26之间。在方块24穿过方口25后,第三限位环27和限位块26位于连接板12的两侧,从而降低方块24从方口25拔出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方块24与方口25卡接,从而限制第二滑杆10转动。
48.参照图3、图6,第一滑口6由靠近背靠14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抬升呈倾斜设置,第三滑口8沿压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滑口7呈弧形。第二滑杆10设置有压紧机构28,压紧机构28包括第四限位环281、套筒282和第二弹簧283。第四限位环281和第二弹簧283均空套于第二滑杆10,第四限位环281抵贴于压板21远离滑动板15一面。套筒282螺纹套设于第二滑杆10,第二弹簧283固定安装于套筒282与第四限位环281之间。套筒282远离压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9。
49.通过把手29转动套筒282,在套筒282向压板21移动时,套筒282压缩第二弹簧283,第二弹簧283通过第四限位环281推动压板21挤压滑移板,从而增大第二滑杆10在第二滑口7和第三滑口8内部滑移的阻力。在套筒282远离压板21移动,第二弹簧283受到套筒282的压力减小,从而使第二弹簧283通过第四限位环281挤压压板21的压力减小,进而减小第二滑杆10在第二滑口7和第三滑口8内部滑移的阻力。通过第二滑杆10在第二滑口7和第三滑口8内部滑移的阻力可调整,从而方便调整背靠14与坐垫13之间转动需要的力。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人位自重力沙发的实施原理为:人坐在坐垫13且人体的背部挤压背靠14时,背靠14带动连接板12进行转动。连接板12转动时,连接板12推动滑移板,滑移板通过支撑板5推动坐垫13向远离背靠1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沙发变成躺姿。通过第一滑杆9在第一滑口6内部滑移,从而起到引导坐垫13向远离背靠14的方向移动。
51.在人坐在坐垫13,且人体的背部未挤压背靠14时。通过第一滑口6倾斜设置,从而方便人体的重量挤压坐垫13时,坐垫13受到重力,从而带动第一滑杆9在第一滑口6内部滑移,进而使坐垫13向背靠14移动。坐垫13带动滑移板复原,滑移板通过连接板12带动背靠14复原,从而使沙发恢复成坐姿。
52.沙发通过坐在沙发上的使用者的坐姿和躺姿的变换,沙发自动进行坐姿与躺姿的变换,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同时每个座位口3上的沙发均可调整,从而方便多个使用者坐在沙发上时各自调整自己坐的沙发。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