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仓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8813发布日期:2023-04-19 21:5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滚筒仓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滚筒仓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滚筒转动摩擦的方式清洁地面,在滚筒仓上设置吸污结构,以将残留的污水和尘土吸走,并在吸污口后方设置阻挡结构,以进一步提升清洁的效果。

2、但现有的阻挡结构与滚筒仓、滚筒形成半开放的空间,造成吸污口处的负压较小,吸污口对污水和尘土的吸附能力不高,导致吸污口处残留水渍、尘土,最终导致吸污口堵塞等问题,影响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滚筒仓及清洁机器人,以提升吸污口处的吸附能力,并防止吸污口处形成堵塞,提升清洁效果。

2、一种滚筒仓,包括壳体、前胶条、以及后胶条,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供滚筒转动的容置空间;所述前胶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用于抵持待清洁面,所述前胶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后胶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用于抵持待清洁面,所述后胶条与所述前胶条间隔设置形成吸污口,其中,所述前胶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后胶条之间。

3、上述的滚筒仓在吸力相同的情况下,前胶条与后胶条间隔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比现有半开放空间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更大,对水渍和尘土的吸附力更强,能够有效增强该吸污口处的吸附能力,因此,在滚筒仓工作过程中,滚筒经过后在待清洁面上形成的水渍残留会在流经过水孔后被吸污口吸入。此外,前胶条上的过水孔能够阻止尺寸过大的垃圾进入吸污口,防止吸污口堵塞,有利于提升滚筒对待清洁面的清洁能力。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孔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待清洁面贴合。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孔的最大宽度w在1.5mm~3mm之间,所述过水孔的最大高度h在3mm~6mm之间。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胶条与所述后胶条之间的距离l在10mm~14mm之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胶条与所述后胶条平行,且二者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滚筒仓的前进方向垂直。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筒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胶条,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前胶条之间。

9、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滚筒、吸污管、污水箱、驱动单元以及上述的滚筒仓,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污口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污水箱,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滚筒转动、并在所述吸污口处形成负压。

10、上述的清洁机器人在驱动单元产生的吸力相同的情况下,前胶条与后胶条间隔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比现有半开放空间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更大,对水渍和尘土的吸附力更强,能够有效增强该吸污口处的吸附能力,因此,本申请中的清洁机器人在工作时,滚筒经过后在待清洁面上形成的水渍残留会在流经过水孔后被吸污口吸入。此外,前胶条上的过水孔能够阻止尺寸过大的垃圾进入吸污口,防止吸污口堵塞,有利于提升清洁机器人对待清洁面的清洁能力。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污管依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污口,所述第二段形成存水部,用于承接回流的污水,所述第三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污水箱。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胶条的长度s1不小于所述滚筒的长度s0。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胶条的长度s2不小于所述前胶条的长度s1。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在所述吸污管的管腔内形成负压。



技术特征:

1.一种滚筒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待清洁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的最大宽度w在1.5mm~3mm之间,所述过水孔的最大高度h在3mm~6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胶条与所述后胶条之间的距离l在10mm~14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胶条与所述后胶条平行,且二者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滚筒仓的前进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胶条,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前胶条之间。

7.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吸污管、污水箱、驱动单元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滚筒仓,所述滚筒转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污口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污水箱,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滚筒转动、并在所述吸污口处形成负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管依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污口,所述第二段形成存水部,用于承接回流的污水,所述第三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污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胶条的长度s1不小于所述滚筒的长度s0;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在所述吸污管的管腔内形成负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滚筒仓及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前胶条、以及后胶条,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供滚筒转动的容置空间;所述前胶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用于抵持待清洁面,所述前胶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后胶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用于抵持待清洁面,所述后胶条与所述前胶条间隔设置形成吸污口,其中,所述前胶条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后胶条之间。前胶条与后胶条间隔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比现有半开放空间形成的吸污口处的负压更大,对水渍和尘土的吸附力更强,能够有效增强该吸污口处的吸附能力,此外,前胶条上的过水孔能够阻止尺寸过大的垃圾进入吸污口,防止吸污口堵塞,有利于提升滚筒对待清洁面的清洁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川,赵振超,熊伟成,夏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