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3752发布日期:2023-01-06 23: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躺椅床,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


背景技术:

2.折叠躺椅床,是一种实现躺椅和床随意调整的家具,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目前折叠式的躺椅床由于可折叠性、占用空间小、便于收藏及携带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常被使用于办公室午休和零时陪护使用。
3.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245683u的便携式三折多功能行军床,包括u型床头部件、u型床尾部件、中间部件、u型侧支腿部件、u型中间支腿部件、中间连接部件、侧支腿连接部件、角度调节挂钩、挂钩销钉、u型连接件、连接螺丝、连接螺丝孔、床布,床面部分是由u型床头部件、u型床为部件、中间部件组成,床推支撑部分是由u型侧支腿部件、u型中间支腿部件组成,u型床头部件与床面夹角和担架功能及折叠部分是由角度调节挂钩、挂钩销钉组成,床体折叠部分是由中间连接部件、侧支腿连接部件、u型连接件、连接螺丝、连接螺丝孔组成,床布装置在u行床头部件、u型床尾部件、中间部件的床面部分,床头部分与床面的夹角可更具需要调整三个角度,将折叠躺椅床调节成躺椅状态和床状态,实现不同功能。
4.现有的折叠躺椅床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床布四周缝套在床架上构成可三折叠的床面用于人躺在上方,但是床面为单层床布较为单薄,人躺在上方舒适感较差,无法满足现有办公室或家用休息的舒适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上述用于作为床面的单层床布较为单薄,舒适感较差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包括可折叠收纳的床架,床架包括头架、中间架和脚靠架,脚靠架的一端与中间架的一端铰接,头架的一端与中间架的另一端铰接,中间架和脚靠架的底部均铰接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头架和中间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头架向上抬起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头架和脚靠架均能翻转与中间架对折贴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床垫,头架、中间架和脚靠架上均套有独立且完整的连接套,连接套连接在床垫的底部,且连接套与床垫连接的连接部位偏离床垫底部的边缘,使床垫的边缘形成能相对床架向上浮起的凸边,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头架上的角度调节架和设于中间架上与角度调节架相配合的卡接件,角度调节架能相对头架转动,角度调节架上设有多个档位,所述卡接件卡接在其中一个档位中使头架能向上支起与中间架形成夹角。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床垫包括中间部、位于中间部上端的头枕部、位于中间部侧边以及下端的侧边部,所述侧边部和头枕部将中间部围在中间,侧边部和头枕部凸起使中间形成用于容置人体的空间。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床垫包括上布料和下布料,上布料的
四周与下布料缝合在一起形成内腔,内腔内填充有柔性的填充层,连接套连接在下布料上,连接套与下布料连接的连接部位偏离下布料的四周边缘,使下布料的四周边缘凸出于连接部位,并与上布料连接形成凸边。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头架和脚靠架均为u形杆体,所述中间架包括两中间杆体,头架的两个杆体端部分别与两个中间杆体的一端铰接,脚靠架的两个杆体端部分别与两个中间杆体的另一端铰接。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中间杆体和脚靠架的杆体端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包括底边和两夹边,两夹边之间形成夹口,中间杆体的一端插入夹口中与中间连接件铰接,脚靠架的杆体端部插入夹口中与中间连接件铰接,中间连接件的底边用于作为中间架和脚靠架向两侧展开时的抵靠部位,限制中间架和脚靠架的最大展开角度。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头架的杆体端部与中间杆体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铰接件,铰接件固定在中间杆体远离脚靠架的一端上,所述头架的杆体端部与铰接件铰接,铰接点位于中间杆体的上方,中间杆体与头架连接的一端端部上连接有用于支撑头架的支撑扣,支撑扣顶部具有用于装夹头架的杆体的装夹口,装夹口包括两弹性边以及用于头架的杆体进入两弹性边的开口,头架的杆体卡入装夹口中时所述头架与中间架平行。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套包括由布料缝制而成的头部套体,头部套体内设空腔且一端具有供头架插入的插入口,头部套体通过插入口套接在头架的头端上,头部套体缝连在床垫头端的底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套包括由布料两端缝合形成的中间套体和脚部套体,中间套体套在中间杆体上且缝连在床垫中间部位的底部,脚部套体套在脚靠架的杆体上且缝连在床垫尾端的底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床架的中间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中间固定脚,所述支撑脚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脚分别铰接固定在中间架和脚靠架上,两支撑脚位于中间固定脚的两侧,中间固定脚和两支撑脚均为u形脚,u形脚底部的两个角上均套接有防滑脚垫。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角度调节架为u形支撑架,u形支撑架两侧的竖杆上各固定有调节件,调节件上开设有一排卡口用于作为档位,所述卡接件包括分别连接在中间架两侧的横杆,以及连接在两横杆之间的u形凸杆,两横杆均可转动的连接在中间架上,所述横杆卡接在同侧的一个卡口中使头架能向上支起与中间架形成夹角。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床架包括头架、中间架和脚靠架,脚靠架的一端与中间架的一端铰接,头架的一端与中间架的另一端铰接,中间架和脚靠架的底部均铰接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头架、中间架和脚靠架能完全展开用于作为床使用,当需要将头架向上支起作为躺椅使用时,向上翻转头架,将卡接件卡接在其中一个档位中,使角度调节架配合卡接件将头架支起,头架与中间架之间形成夹角,作为躺椅使用,通过将卡接件卡在不同档位中调节头架支起的角度,使折叠躺椅床使用功能更多,并且头架、脚靠架均能翻转与中间架对折贴靠在一起,减少占用的体积用于收纳。
17.床架上连接柔性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床垫,床垫增加了人躺在上方的舒适度,满足
用户对舒适度的要求,并且头架、中间架和脚靠架上均套有独立且完整的连接套,连接套连接在床垫的底部,且连接套与床垫连接的连接部位偏离床垫底部的边缘,使床垫的边缘形成能相对床架向上浮起的凸边,凸边使床垫立体感更好,不会被连接套与床垫连接的连接部位拉着而出现扁平的问题,并且减缓在使用过程中触碰床垫而拉扯连接部位造成连接部位撕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9.图1为折叠躺椅床完全展开作为床时的使用状态图;
20.图2为折叠躺椅床完全展开作为床时的底部示意图;
21.图3为床架完全展开作为床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头架上抬作为躺椅时的使用状态图;
23.图5为头架上抬作为躺椅时的侧视图;
24.图6为头架上抬作为躺椅时的前部结构图;
25.图7为头架上抬作为躺椅时的床架结构图;
26.图8为床架折叠收纳时的状态图;
27.图9为连接套和床垫连接示意简图。
28.图中:1、床架;2、床垫;3、头枕部;4、侧边部;5、中间部;6、防滑脚垫;7、支撑脚;8、中间固定脚;9、支撑扣;10、脚靠架;11、连接套;12、连接片;13、中间连接件;14、铰接件;15、头架;16、中间架;17、装夹口;18、档位;19、角度调节架;20、卡接件;21、调节件;22、上布料;23、下布料;24、横杆;25、u形凸杆;26、头部套体;27、中间套体;28、脚部套体;29、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图1-图9所示,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包括可折叠收纳的床架1和连接在床架1上的床垫2。
32.床架1包括头架15、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脚靠架10的一端与中间架16的一端铰接,头架15的一端与中间架16的另一端铰接,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的底部均铰接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7。
33.图3所示,优选的,头架15和脚靠架10均为u形杆体,中间架16包括两中间杆体,两中间杆体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头架15的两个杆体端部分别与两个中间杆体的一端铰接,脚靠架10的两个杆体端部分别与两个中间杆体的另一端铰接。
34.图2所示,具体的,脚靠架10的杆体端部与同侧的中间杆体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中间连接件13,中间连接件13包括底边以及连接在底边上的两夹边,两夹边之间形成夹口,中间杆体的一端插入夹口中与中间连接件13铰接,脚靠架10的杆体端部插入夹口中与中间连接件13铰接,中间连接件13的底边用于作为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向两侧展开时的抵靠部位,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相对中间连接件13向两侧转动展开时,中间架16的一端以及脚靠架10的杆体端部均转动并抵在底边上,底边限制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的最大展开角度,此时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展开至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
35.另外,头架15的杆体端部与同侧的中间杆体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铰接件14,铰接件14固定在中间杆体远离脚靠架10的一端上,头架15的杆体端部与铰接件14铰接,优选的,铰接件14为u形件。
36.图1-图3所示,头架15的杆体端部与铰接件14铰接的铰接点处于中间杆体的上方,中间杆体与头架15连接的一端端部上连接有用于支撑头架15的支撑扣9,支撑扣9顶部具有用于装夹头架15的杆体的装夹口17,装夹口17包括两弹性边以及用于头架15的杆体进入两弹性边的开口,当头架15相对中间架16向下翻转至头架15的杆体卡入装夹口17中时,两弹性边弹性夹持在头架15的杆体两侧,此时头架15与中间架16平行,作为床状态用于人体平躺使用。头架15也能直接抵接在中间杆体上与中间架16平行。
37.支撑扣9套接在中间杆体的端部上。
38.装夹口17的夹持中心线与头架15的杆体端部的铰接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9.图1、图2所示,另外,床架1的中间连接件13上固定连接有中间固定脚8,上述支撑脚7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脚7分别铰接固定在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上,两支撑脚7位于中间固定脚8的两侧,中间固定脚8和两支撑脚7均为u形脚,u形脚底部的两个角上均套接有防滑脚垫6,防滑脚垫6使折叠躺椅床使用时防滑效果更好,且还具有耐磨的效果。
40.具体的,支撑脚7的两端上均固定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上具有铰接点用于与中间架16的两侧和脚靠架10的两侧铰接。当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展开使用时,两个支撑脚7分别支撑在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的下方,且两个支撑脚7成八字形,使折叠躺椅床结构更稳定。
41.图8所示,头架15和脚靠架10均能翻转与中间架16对折贴靠在一起,减小折叠躺椅床的体积,从而减少折叠躺椅床占用空间,便于折叠躺椅床收纳,并且支撑脚7也能相对床架1转动收起。
42.图4-图6所示,另外,头架15和中间架16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头架15向上抬起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
43.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头架15上的角度调节架19和设于中间架16上与角度调节架19相配合的卡接件20,角度调节架19能相对头架15转动,角度调节架19上设有多个档位18,卡接件20卡接在其中一个档位18中使头架15能向上支起与中间架16形成夹角。
44.图6所示,具体的,角度调节架19为u形支撑架,u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头架15的两侧转动连接,u形支撑架两侧的竖杆上各固定有调节件21,调节件21上开设有一排卡口用于作为档位18,优选的,调节件21上设有三个卡口,卡接件20包括分别连接在中间架16两侧的横杆24,以及连接在两横杆24之间的u形凸杆25,两横杆24均可转动的连接在中间架16上,横杆24卡在同侧的一个卡口中使头架15能向上支起与中间架16形成夹角,作为躺椅使用。
45.当需要调节头架15向上支起的角度时,用户能通过将横杆24卡入同侧的调节件21上不同的卡口中调节头架15向上支起的角度,用于不同需求时使用,例如睡觉、刷剧、观影、看书等需求。
46.图1、图4所示,床垫2具有柔性,且还具有一定的厚度,头架15、中间架16和脚靠架10上均套有独立且完整的连接套11,连接套11连接在床垫2的底部,使床垫2连接在床架1上用于人体躺在上方。床垫2具有柔性且还具有一定的厚度,使人体躺在上方时舒适感更佳。
47.优选的,床垫2包括中间部5、位于中间部5上端的头枕部3、位于中间部5侧边以及下端的侧边部4,侧边部4和头枕部3将中间部5围在中间,侧边部4和头枕部3凸起使中间形成用于容置人体的空间,头枕部3能用于人头部枕在上方,侧边部4和头枕部3使床垫2更好的将人体包裹在中间,使用效果更好。
48.图9所示,床垫2包括上布料22和下布料23,上布料22的四周与下布料23缝合在一起形成内腔,内腔内填充有柔性的填充层,连接套11连接在下布料23上。优选的,填充层可为海绵层,也可为棉絮层。
49.图2、图6所示,优选的,连接套11包括由布料缝制而成的头部套体26,头部套体26内设有空腔且一端具有供头架15插入的插入口,头部套体26通过插入口套接在头架15的头端上,头部套体26缝连在床垫2头端的底部。
50.图7所示,连接套11还包括由布料两端缝合形成的中间套体27和脚部套体28,中间套体27套在中间杆体上且缝连在床垫2中间部位的底部,脚部套体28套在脚靠架10的杆体上且缝连在床垫2尾端的底部。
51.图9所示,另外,连接套11与床垫2连接的连接部位偏离床垫2底部的边缘,使床垫2的边缘形成能相对床架1向上浮起的凸边29,具体的,连接套11与下布料23连接的连接部位偏离下部料的四周边缘,使下布料23的四周边缘凸出于连接部位,并与上布料22连接形成凸边29,凸边29使床垫2立体感更好,不会被连接套11与床垫2连接的连接部位拉着而出现床垫2扁平的问题,并且减缓在使用过程中触碰床垫2而拉扯连接部位造成连接部位撕裂的问题。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床垫的折叠躺椅床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