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4736发布日期:2023-06-14 19: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在不少清洁装置,如吸尘器、地刷或者扫地机器人等,其工作需要电力支持,而为了使其能具备有更大的可清洁范围,上述清洁装置内多内置有充电电池,并且还会配套设置有用于充电电池充电的充电座。

2、专利cn202122973445.6公开了一种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并具体于说明书内公开了一种清洁基部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托盘组件,清洁基部设有第一导电模块和第二导电模块,而托盘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导电模块相对应的第一充电结构和与第二导电模块相对应的第二充电结构。但是,从上述专利的附图中可以看到,第一充电结构和第二充电结构是分设于托盘组件的不同凸块上的,其充电结构集成度低,不利于其他部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部件和充电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包括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充电座和底座,所述充电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安装在充电座上,所述清洁部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三充电机构和第四充电机构,所述充电座能嵌于第一凹槽内,同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能与第一充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第四充电机构能与第二充电机构电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依靠第三充电机构与第一充电机构的电连接和第四充电机构与第二充电机构的电连接能有效实现清洁部件于充电部件上的充电。而将充电部件中的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设置于同一充电座上,能有效提高其集成度,利于其他部件的布局。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充电机构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四充电机构包括第四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所述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均为导电触片或者导电触点。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触片上设有导电凸起。导电凸起的设置能增加导电触片在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导电触片的电连接性能。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部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安装在充电座上。第一弹性组件能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来有效减少清洁部件和第一充电机构或者第二充电机构的碰撞伤害,另外,由于设置了第一弹性组件,则在充电时,在弹性作用下能维持住清洁部件和充电部件的接触,降低清洁部件发生晃动的概率,保证充电工作的进行。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对应的第一承托件安装在充电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承托件相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部件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第四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二弹性组件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弹性组件能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来有效减少充电部件和第三充电机构或者第四充电机构的碰撞伤害,另外,由于设置了第二弹性组件,则在充电时,在弹性作用下能维持住清洁部件和充电部件的接触,降低清洁部件发生晃动的概率,保证充电工作的进行。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设于充电座的侧部上。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设置于充电座的侧部,能避免充电时清洁部件从重力方向直接撞击于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的顶部,以此降低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发生损坏的概率。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清洁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实现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第二凹槽。底座的凸块和清洁部件上凹槽的配合,可以限制机器前后晃动,同时改善因清洁部件晃动造成的导电片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部件和充电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包括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充电座和底座,所述充电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安装在充电座上,所述清洁部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三充电机构和第四充电机构,所述充电座能嵌于第一凹槽内,同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能与第一充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第四充电机构能与第二充电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充电机构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四充电机构包括第四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所述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均为导电触片或者导电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上设有导电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安装在充电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对应的第一承托件安装在充电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承托件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第四充电机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二弹性组件安装在第一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设于充电座的侧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清洁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实现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第二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部件和充电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包括第一充电机构、第二充电机构、充电座和底座,所述充电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均安装在充电座上,所述清洁部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三充电机构和第四充电机构,所述充电座能嵌于第一凹槽内,同时所述第三充电机构能与第一充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第四充电机构能与第二充电机构电连接。本技术中,依靠第三充电机构与第一充电机构的电连接和第四充电机构与第二充电机构的电连接能有效实现清洁部件于充电部件上的充电。而将充电部件中的第一充电机构和第二充电机构设置于同一充电座上,能有效提高其集成度,利于其他部件的布局。

技术研发人员:丁洋,周学宏,伍叶松,张凡,刘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