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饮用模式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1951发布日期:2023-01-25 10:4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双饮用模式水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盛装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饮用模式水杯。


背景技术:

2.水杯是一种用于盛装饮用液体的器具。针对需要保暖或是需要携带外出的水杯通常设置有密封盖,杯体与密封盖配合形成一密封的器具。
3.随着人们越来越崇尚户外骑行运动,则适合户外骑行携带的水杯则成为必不可少的随身携带物品之一。
4.目前,市场上用于户外骑行的水杯通常有直饮式骑行水杯及吸管式骑行水杯两种。直饮式骑行水杯,在骑行过程中饮用时杯中的液体用以倒在身上,使用不方便。而吸管式骑行水杯为了保证正常吸饮杯中液体,杯中的吸管需要与杯底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导致杯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则无法吸饮杯中剩余的液体。而且,现有的吸管式骑行水杯的吸管头长时间被杯盖弯折压盖,容易出现断裂,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饮用模式水杯,可以采用直饮模式饮用,也可以采用吸管饮用模式饮用,而且吸管使用寿命长。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双饮用模式水杯,包括:杯体组件、杯盖组件及饮用组件;所述饮用组件与所述杯盖组件连接;所述杯盖组件盖设于所述杯体组件;
8.所述饮用组件包括:饮水本体、出水连接件、饮用吸管及延长软管;所述出水连接件与所述饮水本体连接;
9.所述出水连接件开设有吸管套接孔及直饮出水孔;所述饮用吸管活动穿插于所述吸管套接孔,所述饮用吸管的末端还与所述延长软管驳接;所述延长软管远离所述饮用吸管的一端开设有斜边槽;
10.所述杯体本体具有盛水腔;所述饮水本体与所述杯体本体连接;所述饮水本体开设有直饮口,所述直饮口依次与所述直饮出水孔、所述盛水腔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本体设置有连接凸柱,所述出水连接件开设有连接贯穿槽;所述连接贯穿槽与所述连接凸柱过盈配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连接件为软胶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用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出水连接件进行辅助限位的连接辅助限位件;所述连接辅助限位件开设有辅助贯穿槽,所述辅助贯穿槽与所述连接凸柱过盈配合;
14.所述连接辅助限位件还开设有通孔,所述直饮口依次与所述直饮出水孔、所述通孔、所述盛水腔连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组件包括:杯盖本体、密封封堵件及锁扣机构;
16.所述杯盖本体转动盖设于所述饮水本体;所述密封封堵件设置在所述杯盖本体的内侧,所述杯盖本体盖设于所述饮水本体时,所述密封封堵件封堵于所述直饮口;
17.所述锁扣机构与所述饮水本体连接,所述饮水本体通过所述锁扣机构与所述杯盖本体锁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机构包括锁扣件及弹簧;
19.所述锁扣件转动设于所述饮水本体上;所述锁扣件设置有锁勾部,所述杯盖本体开设有锁勾配合槽;
20.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饮水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扣件的中部连接;所述弹簧为所述锁扣件提供一个弹力,使得所述锁勾部具有勾锁所述锁勾配合槽的趋势。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的中部设置有凸柱,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柱。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本体开设有锁扣收容槽,所述锁扣机构收容于所述锁扣收容槽;
23.所述锁扣件的外侧壁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锁扣收容槽的侧壁设置有转动凸台;所述转动凹槽与所述转动凸台配合。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锁扣辅助限位件;所述锁扣辅助限位件将所述饮水本体、所述锁扣机构进行套设;
25.所述锁扣辅助限位件的一侧与所述饮水本体转动连接,另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饮水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封堵件为弹性塑胶件;且,所述密封封堵件的正面设置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与所述直饮口配合;所述密封封堵件的正面设置有夹持凹槽,所述杯盖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配合凸棱;所述夹持凹槽夹持于所述配合凸棱。
27.本实用新型的双饮用模式水杯,可以采用直饮模式饮用,也可以采用吸管饮用模式饮用,而且吸管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饮用模式水杯在直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饮用模式水杯在吸管饮用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31.图3为图2本实用新型的双饮用模式水杯的分解图;
32.图4为图1所示的双饮用模式水杯的俯视图;
33.图5为图3所示的出水连接件与饮用吸管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34.图6为图5所示的出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延长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图2所示的饮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图3所示的饮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38.图10为图3所示的饮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39.图11为图3所示的连接辅助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图3所示的杯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图3所示的锁扣辅助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4为图3所示的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5为图14所示的锁扣机构的分解图;
44.图16为图3所示的密封封堵件的俯视图;
45.图17为图3所示的密封封堵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4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9.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饮用模式水杯10,包括:杯体组件20、杯盖组件30及饮用组件40。饮用组件40与杯盖组件30连接;杯盖组件30盖设于杯体组件20。
50.如图3所示,饮用组件40包括:饮水本体100、出水连接件200、饮用吸管300及延长软管400(如图7所示)。出水连接件200与饮水本体100连接。如图4至图6所示,出水连接件200开设有吸管套接孔210及直饮出水孔220。饮用吸管300活动穿插于吸管套接孔210,饮用吸管300的末端还与延长软管400驳接。如图7所示,延长软管400远离饮用吸管300的一端开设有斜边槽410。
51.如图3至图5所示,杯体组件20包括杯体本体500,杯体本体500具有盛水腔(图未示);饮水本体100与杯体本体500连接;饮水本体100开设有直饮口110,直饮口110依次与直饮出水孔220、盛水腔连通。
52.本实用新型的双饮用模式水杯10,在直饮模式下,饮用吸管300的管头略凸出于直饮口110的边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直饮模式下,饮用吸管300的管头凸出于直饮口110的边缘2ml。在吸管饮用模式下,将饮用吸管300向脱出杯体组件20的方向提拉,将饮用吸管300的管头提拉至凸出于直饮口110的边缘若干厘米即可。饮用吸管300的管头凸出于直饮口110的边缘2ml的设计,便于用嘴唇能将饮用吸管300提拉出来。
53.需要说明的是,在直饮模式下,杯体本体500中的水从盛水腔经直饮出水孔220、直饮口110流出;在吸管饮用模式下,杯体本体500中的水从盛水腔经延长软管400、饮用吸管
300吸出;在吸管饮用模式下,虽然将饮用吸管300提拉了一段距离,但是由于饮用吸管300的末端驳接了延长软管400,此时延长软管400依旧能触达到盛水腔的底部;这样就确保在吸管饮用模式下仍然能将水杯中的水饮用完;
54.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延长软管400远离饮用吸管300的一端开设有斜边槽410,这样就确保延长软管400不会发生堵塞而无法吸取水杯10的水的情况;
55.在吸管饮用模式下饮水完毕需要将水杯10盖起时,只需要将饮用吸管300的管头向靠近直饮口110的方向按压,使得饮用吸管300往盛水腔方向回缩,直至管头到达凸出于直饮口110的边缘2ml处(即返回至直饮模式),再将杯盖组件30盖设于杯体组件20即可。
56.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双饮用模式水杯10在不饮用时的盖合状态下,饮用吸管300并没有被杯盖组件30弯折压盖,从而防止饮用吸管300出现断裂,延长了饮用吸管300的使用寿命。
57.如图1及图2所示,还需要说明的是,直饮口110的边缘倾斜设置,方便直接饮水。
58.如图6、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饮水本体100设置有连接凸柱120,出水连接件200开设有连接贯穿槽230;连接贯穿槽230与连接凸柱120过盈配合。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水连接件200为软胶件。
59.如图3、图8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饮用组件40还包括用于对出水连接件200进行辅助限位的连接辅助限位件600;连接辅助限位件600开设有辅助贯穿槽610,辅助贯穿槽610与连接凸柱120过盈配合。连接辅助限位件600还开设有通孔620,直饮口110依次与直饮出水孔220、通孔620、盛水腔连通。
6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饮用组件40还包括密封圈700,密封圈700设置在饮水本体100上,饮水本体100与杯体本体500连接时,密封圈700对饮水本体100与杯体本体500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增加水杯10的密封性,防止水杯10漏水。
61.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盖组件30包括:杯盖本体310、密封封堵件320及锁扣机构330。杯盖本体310转动盖设于饮水本体100;密封封堵件320设置在杯盖本体310的内侧,杯盖本体310盖设于饮水本体100时,密封封堵件320封堵于直饮口110。锁扣机构330与饮水本体100连接,饮水本体100通过锁扣机构330与杯盖本体310锁合。
62.如图12、图14及图15所示,具体的,锁扣机构330包括锁扣件331及弹簧332。锁扣件331转动设于饮水本体100上;锁扣件331设置有锁勾部333,杯盖本体310开设有锁勾配合槽311。弹簧332的一端与饮水本体100连接,另一端与锁扣件331的中部连接;弹簧332为锁扣件331提供一个弹力,使得锁勾部333具有勾锁锁勾配合槽311的趋势。锁扣件331的中部设置有凸柱334,弹簧332的一端套设于凸柱334。
63.如图3及图10所示,具体的,饮水本体100开设有锁扣收容槽130,锁扣机构330收容于锁扣收容槽130。锁扣件331的外侧壁开设有转动凹槽335,锁扣收容槽130的侧壁设置有转动凸台131;转动凹槽335与转动凸台131配合。
64.在盖合水杯时,向靠近饮水本体100的方向用力按压杯盖本体310;在此过程中,杯盖本体310不断抵持锁勾部333,使得锁扣件331发生转动;同时锁扣件331还不断压缩弹簧332,使得弹簧332不断积蓄弹性势能;当锁勾配合槽311对准锁勾部333时,锁扣件331在弹簧33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复位,从而使得锁勾部333勾入锁勾配合槽311,进而使得杯盖本体310稳定地盖设于饮水本体100;
65.在需要将水杯10打开饮水时,则用力将杯盖本体310向远离饮水本体100的方向掰动;从而使得杯盖本体310相对饮水本体100发生转动,进而打开饮水本体100;在将杯盖本体310打开的过程中,杯盖本体310不断抵持锁勾部333,使得锁扣件331发生转动;同时锁扣件331还不断压缩弹簧332,使得弹簧332不断积蓄弹性势能;当锁扣件331转动一定角度时,锁勾配合槽311脱离锁扣件331实现解锁;当锁勾配合槽311脱离锁扣件331时,锁扣件331在弹簧33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再次发生转动复位,恢复至初始位置。
66.如图3、图10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盖组件30还包括锁扣辅助限位件340;锁扣辅助限位件340将饮水本体100、锁扣机构330进行套设。锁扣辅助限位件340的一侧与饮水本体100转动连接,另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卡接凸起341,饮水本体100的外壁开设有卡接凹槽140;卡接凹槽140与卡接凸起341配合。锁扣辅助限位件340对锁扣机构330进行了限位,使得水杯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紧凑。
67.如图16及图17所示,具体的,密封封堵件320为弹性塑胶件;且,密封封堵件320的正面设置有密封台321,密封台321与直饮口110配合;密封封堵件320的背面设置有夹持凹槽322,杯盖本体310的内侧设置有配合凸棱312;夹持凹槽322夹持于配合凸棱312。这样的设计使得杯盖本体310盖合饮水本体100时,密封封堵件320紧密地封堵住直饮口110,密封性好,有效防止水杯10漏水。
6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