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3416发布日期:2024-01-13 16:32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电动窗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家居产品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窗帘的调光也趋向于可自动控制,为此电动可调光窗帘需要同时配备开合动力和调光动力,调光动力驱动传动棒转动,传动棒再与挂钩连接,带动挂钩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开合动力则带动挂钩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现有的双动力驱动的电动窗帘,其两个电机的设置形式和驱动结构导致其体积较大,需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也影响窗帘整体的美观,且传动效率不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调光机构及垂直开合帘[202120215768.6],其包括承载组件、限位传动组件、帘片安装组件以及转轮弹性组件,限位传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承载组件,帘片安装组件与限位传动组件连接,转轮弹性组件套设于限位传动组件外,转轮弹性组件包括转轮件以及套设于转轮件内的弹性件,弹性件与限位传动组件连接。

3、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单个驱动机构就可实现窗帘的开合与调光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调光壳体内部过于复杂,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设置于窗帘轨道内,包括调光壳体,所述的调光壳体上端一侧设有与穿设于窗帘轨道内的同步带体相互啮合的同步带齿轮,在调光壳体内转动设有调光转轴,所述的调光转轴下端具有延伸至调光壳体外侧的帘片安装部,所述的调光转轴上端设有调光齿轮,且所述的调光齿轮与位于同步带齿轮下方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调光壳体内设有能对调光转轴周向转动进行限位的周向转动限位结构,所述的传动齿轮和同步带齿轮之间通过当同步带齿轮受外力转动时能带动传动齿轮同步转动且当传动齿轮周向限位时能使同步带齿轮受外力作用下继续周向转动的轴向弹性摩擦传动组件。同步带体带动同步带齿轮,同步带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上的轴向弹性摩擦传动组件相连,然后传动齿轮的转动同带动着调光齿轮,调光齿轮下方插接着调光转轴,并且调光转轴下端的帘片安装部上插接着窗帘帘片。当同步带体开始工作时,带动着调光壳体前进或后退从而实现开合。当调光壳体到位后,同步带齿轮继续转动同时调光齿轮跟随转动窗帘帘片随之调整角度,调光齿轮通过调光壳体内周向转动限位结构停止转动从而实现调光,调光齿轮的停止同时限制了传动齿轮的转动,而同步带齿轮通过轴向弹性摩擦传动组件继续进行转动处于空转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在调光壳体工作到位后同步带齿轮继续带动内部配件转动导致损坏的现象。

3、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轴向弹性摩擦传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传动齿轮上端的摩擦盘体,所述的同步带齿轮周向外侧具有延伸至摩擦盘体下端且与摩擦盘体下端抵靠的摩擦部,所述的同步带齿轮和摩擦盘体之间设有能使摩擦盘体和摩擦部保持相互靠近运动趋势的轴向顶压结构。同步带齿轮配合摩擦部将底部形成了腔体,摩擦盘体设置在腔体内,摩擦部可以防止摩擦盘体转动脱离,同时传动齿轮需要摩擦盘体与摩擦部相互抵靠才能实现转动。摩擦盘体与同步带齿轮相靠近的表面呈两个相互平行的圆面,有利于轴向顶压结构更好的发挥性能。

4、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传动齿轮和摩擦盘体均同轴固定安装于调光壳体内的旋转轴上,且所述的同步带齿轮活动安装在旋转轴上端。传动齿轮和摩擦盘体通过旋转轴连为一体,摩擦盘体是作为传动齿轮的传动工具,同时同步带齿轮与旋转轴连接,可以避免摩擦盘体与同步带齿轮转动时出现倾斜,导致调光壳体发生破损。

5、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摩擦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在同步带齿轮下端。若干个摩擦部可以使摩擦盘体有着更好的限制,不会轻易的出现脱离现象。

6、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同步带齿轮周向外侧具有若干与同步带体相匹配的齿牙,若干齿牙中的至少一个齿牙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位于摩擦盘体周向外侧的摩擦延伸部,所述的摩擦延伸部均延伸至摩擦盘体远离同步带齿轮的一端且朝向摩擦盘体中心弯折形成上述的摩擦部,所述的摩擦部一侧具有与摩擦盘体远离同步带齿轮的一端端面周向外侧相互接触的摩擦面,若干齿牙中未与摩擦延伸部相连的剩余齿牙向下延伸形成位于摩擦盘体周向外侧的转动导向部。转动导向部与摩擦延伸部配合着同步带齿轮形成一个柱形空间,转动导向部与摩擦延伸部靠近柱形空间一面成为限位面,有利于摩擦盘体在转动时摩擦抵靠。转动导向部的宽度大于摩擦延伸部的宽度,若干转动导向部可以加强同步带齿轮与同步带体的抓力,避免同步带齿轮在工作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7、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轴向顶压结构包括套设在旋转轴上的顶压弹簧,所述的顶压弹簧一端作用于同步带齿轮上,另一端作用于摩擦盘体上。在调光壳体工作时,同步带齿轮开始跟随同步带体转动,顶压弹簧的弹性压力上下顶住同步带齿轮和摩擦盘体,这样就可以实现传动齿轮转动。当传动齿轮被限制转动时,顶压弹簧则失效,同步带齿轮进行空转,这样就避免了在调光壳体工作到位后同步带齿轮继续带动内部配件转动导致损坏的现象。

8、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调光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拼合而成,且所述的同步带齿轮转动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一侧漏出于调光壳体外侧,所述的上壳体内侧具有与同步带齿轮相匹配的凹陷部,所述的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与窗帘轨道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同步带齿轮设置在上壳体内的凹陷部,这样可以提高同步带齿轮的耐用性,避免同步带齿轮全部外露造成损坏。

9、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导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一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竖直支撑部,所述的竖直支撑部上端一侧具有呈弯折状的上倒钩限位部,所述的上倒钩限位部与窗帘轨道内的上t形部抵靠且滑动相连,所述的下壳体下端两侧分别具有向上延伸设置的下倒钩限位部,所述的下倒钩限位部与窗帘轨道内的下t形部抵靠且滑动相连,所述的竖直支撑部远离具有上倒钩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竖直限位部,且所述的竖直支撑部和竖直限位部之间形成限位槽。下壳体两端的下倒钩限位部与窗帘轨道内的下t形部抵靠滑动,并且上壳体上端的上倒钩限位部与窗帘轨道1内的上t形部抵靠滑动,两个下倒钩限位部加一个上倒钩限位部形成了三角,提高了调光壳体在窗帘轨道内滑动的稳定性,同时限位槽内穿设有滑动连接片,可以有效控制调光壳体之间的间距。

10、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周向转动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内的调光传动腔,所述的调光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位于调光传动腔内,在调光传动腔内设有限位筒体,所述的调光转轴活动穿设于限位筒体内,所述的调光转轴上端插接固定于调光齿轮周向内侧的齿轮筒体内,所述的调光转轴或齿轮筒体与限位筒体之间设有周向转动限位组件。

11、在上述的电动窗帘的调光及开合控制机构中,所述的周向转动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限位筒体内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上具有弧形限位部,所述的齿轮筒体下端设有周向转动设置在环形凹槽内且可与弧形限位部抵靠的弧形转动部。限位筒体内的弧形限位部与齿轮筒体内的弧形转动部转动抵靠从而实现窗帘帘片角度调整,避免了调光壳体在调光时角度不受控制造成调光壳体或调光转轴的损坏。

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结构简单,通过将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在调光壳体两侧同时与窗帘轨道的t形部配合,起到支撑保持的作用,同时窗帘轨道与调光壳体之间连接形成三角限位,提高了调光壳体在窗帘轨道内的稳定性。

14、2.简化了调光壳体,该装置通过周向转动限位组件和调光齿轮从而实现窗帘帘片的自动调光,避免了在调光时调光转轴不受控制转动造成帘片无法控制角度,同时配合采用了轴向顶压结构,避免了在调光壳体工作到位后同步带齿轮继续带动内部配件转动导致损坏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