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5967发布日期:2023-04-05 13:4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蒸锅,特别指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背景技术:

1、蒸锅是常用的烹饪器具之一,主要是利用蒸汽把锅内的馒头、点心、菜品等蒸熟。目前市场主要的蒸锅分为燃气蒸锅与电蒸锅。其中,电蒸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热器对锅体内的水加热而形成高温蒸汽,然后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在蒸炖食物时,锅体内的水后需要连续地保持在沸腾状态,从而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对食物进行蒸炖,耗能较大。目前的电蒸锅一般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的蒸汽发生器。

2、如中国专利cn213664800u公开了一种聚能蒸炖锅,包括加热容器、上盖和蒸笼,上盖盖合在加热容器上并将其容腔的开口覆盖;蒸笼包括蒸盘和第一环形壁板,蒸盘的外边沿与第一环形壁板的下边沿连接,蒸盘上设有多个蒸汽孔,所述蒸盘的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顶部将蒸盘分隔为内围和外围,环形挡板围成的空间与加热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蒸盘内围的外边沿上设有收水槽,收水槽的底部与环形挡板围成的空间相连通。

3、这种蒸锅使用了相当于封闭式的蒸汽发生结构,即通过环形挡板在容器内围挡形成独立的蒸汽发生区域,通过发热组件对蒸汽发生区域加热以加快蒸汽产生的速度,使蒸汽集中进入蒸笼内提高蒸制速度。但仅凭借冷凝水的回流,不足以补充蒸汽发生区域内的水量损失,环形挡板内的水容易烧干,发热组件表面容易形成水垢导致发热效率下降。部分采用封闭式蒸汽发生器的产品,需要采用纯净水作为蒸汽水源以避免水垢的产生。

4、现有的开放式蒸汽发生结构,需要配置水泵以及水路循环系统,既增加了能耗,水泵的间歇工作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用户使用体验度差。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形成蒸汽速度快、蒸汽量稳定的双聚能盘极速蒸锅。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包括主机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于主机内腔中,水箱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主机内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与水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内可拆卸地设有聚能组件,聚能组件上设有蒸发腔,蒸发腔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蒸汽出口;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配对设置,且水箱的内腔通过水路连通所述蒸发腔的下端口。所述聚能组件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发热组件设置在水箱的底板上以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所述聚能组件将蒸发腔独立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当然蒸发腔上端的蒸汽出口高于水箱内腔的水位高度。尤其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

4、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水路包括补水水路和进水水路,聚能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进而在聚能组件和发热组件之间形成进水水路,所述聚能组件上设有补水水路,水箱的内腔、补水水路、进水水路和蒸发腔下端口依次连通设置。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补水水路、进水水路进入蒸发腔的下端口,蒸发腔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蒸发量与补水量之间平衡,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更加节能和环保。

5、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口,发热组件下沉设置在定位口处从而在底板上形成槽位,所述聚能组件的下端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定位环,分隔板盖装在定位口上,且定位环插入设置在槽位内,进而在分隔板、发热组件和定位环之间形成进水水路。所述发热组件下沉设置以配合所述定位口形成槽位,定位环插入槽位内与其构成配合连接,分隔板盖装在定位口上使所述定位环内部与水箱内腔隔开,分隔板与定位口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结构,进而在定位环内形成独立的进水水路,该进水水路用于连通蒸发腔,蒸发腔内的水挥发后可通过进水水路进行补充,使蒸发腔可持续产生蒸汽。

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聚能组件为筒形结构,补水水路包括补水槽和补水孔,所述补水槽沿竖向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补水槽连通水箱的内腔和聚能组件的内腔;所述补水孔开设于分隔板上,补水孔连通聚能组件的内腔和分隔板下方的进水水路。所述聚能组件装配在水箱底板上后,筒形的聚能组件形成一个内腔,补水槽沿竖向开设在聚能组件的侧壁上,使水箱内的水可通过补水槽进入聚能组件的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补水槽的竖向长度大于水箱内的最大水位变化幅度,即水箱内的水在最高水位时不能摸过聚能组件上端面,防止水从蒸汽出口进入蒸发腔。

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聚能组件的侧壁具有一定厚度,蒸发腔开设于聚能组件的侧壁上,且蒸发腔的蒸汽出口贯穿聚能组件的上端面,蒸发腔的下端贯穿分隔板从而连通所述进水水路。所述蒸发腔设置在聚能组件的侧壁上,聚能组件将蒸发腔与水箱内腔隔断,发热组件工作时仅针对蒸发腔内的水进行加热,去除聚能组件自身的材料导热因素后,发热组件可以最大速度地加热蒸发腔内的水产生蒸汽。那么,优选的聚能组件可采用隔热材料制作,或为了减少蒸发腔的热量损失,可以加大聚能组件侧壁的厚度。

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分隔板的底面上设有限流筋,限流筋环绕设置在补水孔的四周,限流筋的下端口与发热组件的上端面间隔设置形成限流口。所述限流筋设置在进水水路中,使限流口存在于限流筋和发热组件的上端面之间,改变蒸发腔的下端口和补水孔之间的流量。

9、所述限流筋与发热组件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mm,所述蒸发腔的容量优选为53ml,发热组件的功率为1800w。所述限流口控制的流量可保证蒸发腔的挥发量和进水水路的补水量平衡。

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蒸发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类似于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板和发热管,发热板设置在定位口的下方并与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发热管呈环形贴合设置在发热板的底面上,从而使发热管与蒸发腔配对设置。所述蒸发腔采用环形结构以适配发热管的形状,同时所述聚能组件也采用筒状结构来设置蒸发腔,蒸发腔的形状与发热管适配,使发热管仅对蒸发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和蒸汽产生速度。

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定位口的内边缘上设有定位凸块,分隔板的外边缘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凸块和定位卡槽适配连接,二者形成一个周向上的位置配对,保证发热管与蒸发腔配对设置。

12、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隔水盘、蒸盘和锅盖,所述隔水盘与水箱的上端口适配连接,隔水盘上设有扣合帽盖,扣合帽盖与聚能组件的上端配对连接,扣合帽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蒸盘可搁置与隔水盘上,蒸盘上设有通孔以及若干回流孔,通孔与排气口配对设置;所述锅盖可盖合在水箱的上端口上。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聚能盘极速蒸锅,聚能组件为独立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板上,发热组件设置在水箱的底板上以方便清理防止形成水垢;所述聚能组件将蒸发腔独立设置在水箱的内腔中,当然蒸发腔上端的蒸汽出口高于水箱内腔的水位高度;所述发热组件仅针对蒸汽腔的水进行加热,加快水的沸腾以及产生蒸汽速度;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补水水路、进水水路进入蒸发腔的下端口,蒸发腔内的水量获得稳定的补给,保证蒸发量与补水量之间平衡,保证稳定持续地输出水蒸气,更加节能和环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