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7664发布日期:2023-06-10 00:2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养生壶,特别涉及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


背景技术:

1、养生壶除了传统意义上面的电热壶的功能,还有花茶、煮蛋、煲汤、养生药膳、五谷粥、热奶、消毒、保温、蒸水蛋、煮咖啡等功能,创造了家电食疗的的神话,让现代家庭滋补从此变得简单,看着食材在水中起舞,四季品味着药食同源的养生汤,身心健康。

2、养生壶包括加热底座、壶身、壶盖组件,其中加热底座的外壳包括底座下盖、底座上盖,底座下盖和底座上盖连接后实现对加热底座内的加热盘进行覆盖。现有的底座下盖底部通常设置有可供电源线缠绕的绕线结构,以防止电源线垂落或选择合适长度的电源线进行使用。

3、但是在电源线选择合适的长度进行使用过程中,因缠绕在绕线结构上的电源线和绕线结构之间通过夹紧时的摩擦力进行固定,在养生壶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源线松脱的情况,导致穿出底座下盖的电源线长度过程时较为累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具有方便调节电源线的使用长度和穿出角度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包括底座下盖本体,所述底座下盖本体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收纳槽,所述环形收纳槽直径较小的内壁上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穿出口,所述环形收纳槽直径较小的内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限制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的电源线脱落的限位片,所述底座下盖本体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与环形收纳槽相通且供电源线穿出的穿出槽,所述穿出槽内设置有实现对电源线进行夹紧的夹紧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出槽对应夹紧结构处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相互远离一侧的弧形夹持片,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实现对电源线进行夹紧,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中部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内凹,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的开口处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盖本体对应两个弧形夹持片处设置有与穿出槽相通且增加弧形夹持片活动范围的活动槽。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三个所述穿出槽沿着环形收纳槽的中心线呈弧形阵列分布。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收纳槽直径较小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多个所述限位片圆周阵列设在螺纹套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片远离螺纹套的一端朝向靠近环形收纳槽的槽底的方向弯曲。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电源线在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并通过限位片进行限位防脱,从而实现调节电源线穿出底座下盖的长度;且电源线在穿出底座下盖时,可从左侧、右侧和后侧的穿出槽穿出,以使得电源线的穿出方向方便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插座上;同时在电源线穿过穿出槽的过程中,可通过夹紧结构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以防止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的电源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松脱的情况;

10、2、夹紧结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相互远离一侧的弧形夹持片,从而实现可实现对穿过穿出槽的电源线进行夹紧固定;且弧形夹持片设置在通孔的边缘处,可提高弧形夹持片的弹性形变能力,从而方便对电源线进行夹持;

11、3、活动槽的设置可提高弧形夹持片的活动范围,此时在穿出槽内设置弧形夹持片的基础上,穿出槽的尺寸不需设计过大;

12、4、在环形收纳槽直径较小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多个限位片圆周阵列设在螺纹套上,从而可通过转动螺纹套实现调节限位片对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的压力,以方便缠绕后的电源线脱落;另外限位片远离螺纹套的一端朝向靠近环形收纳槽的槽底的方向弯曲,可更好的对缠绕的电源线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包括底座下盖本体(1),所述底座下盖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收纳槽(11),所述环形收纳槽(11)直径较小的内壁上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穿出口(12),所述环形收纳槽(11)直径较小的内壁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限制缠绕在环形收纳槽(11)内的电源线脱落的限位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盖本体(1)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与环形收纳槽(11)相通且供电源线穿出的穿出槽(13),所述穿出槽(13)内设置有实现对电源线进行夹紧的夹紧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出槽(13)对应夹紧结构(3)处设置有两个通孔(14),所述夹紧结构(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14)相互远离一侧的弧形夹持片(31),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31)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实现对电源线进行夹紧,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31)中部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内凹,两个所述弧形夹持片(31)的开口处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盖本体(1)对应两个弧形夹持片(31)处设置有与穿出槽(13)相通且增加弧形夹持片(31)活动范围的活动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穿出槽(13)沿着环形收纳槽(11)的中心线呈弧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收纳槽(11)直径较小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多个所述限位片(2)圆周阵列设在螺纹套(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2)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朝向靠近环形收纳槽(11)的槽底的方向弯曲。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生壶的底座下盖,包括底座下盖本体,底座下盖本体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与环形收纳槽相通且供电源线穿出的穿出槽,穿出槽内设置有实现对电源线进行夹紧的夹紧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电源线在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并通过限位片进行限位防脱,从而实现调节电源线穿出底座下盖的长度;且电源线在穿出底座下盖时,可从左侧、右侧和后侧的穿出槽穿出,以使得电源线的穿出方向方便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插座上;同时在电源线穿过穿出槽的过程中,可通过夹紧结构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以防止缠绕在环形收纳槽内的电源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松脱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汤强,唐秋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鹏盛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