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台及其应用的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3190发布日期:2023-05-17 17:4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餐台及其应用的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餐椅,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台及其应用的儿童餐椅。


背景技术:

1、儿童餐椅是用于对宝宝进行喂食时放置宝宝,防止宝宝走动,适合3个月至3岁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目前市场上宝宝专用的儿童餐椅种类繁多,有自带餐盘、有保险带,比较方便宝宝使用和妈妈喂食。在喂食过程中,宝宝经常会将食物打翻,或吐在餐台上,在喂食完后需要将整个餐台进行清洁,费时费力,且宝宝玩耍喜欢扔或砸东西,砸在餐台上容易造成损坏,时间久了坑坑洼洼,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台及其应用的儿童餐椅,清理方便,防护性好。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台及其应用的儿童餐椅,结构简单,成本低。

3、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餐台,包括底板、上壳体和防污罩,底板和上壳体连接,防污罩套设在上壳体上,防污罩上设有餐具,餐具与防污罩卡接。具体的,上壳体底面设有向下伸出的安装柱,底板上设有与安装柱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和安装柱通过螺栓连接,防污罩顶部或餐具底部其中一个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板,另一个设有与卡板配合的第二卡槽。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底板和上壳体连接,整体结构牢固,防污罩用于阻挡污渍和水,且仅套在上壳体上,可以轻松地将其取下,便于后期的清洗,仅一层需要清洗,整体重量轻,清洗更省力,且防污罩能对上壳体起到保护作用,宝宝玩耍时不会损伤上壳体,而防污罩破损后,更换也较为方便,成本也低,餐具与防污罩配合安装,安装后稳定牢固,能防止餐具被宝宝打翻,避免宝宝烫伤等风险,避免餐具打翻后的清洁清洗,省心省力,卡接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防污罩上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用于物品的放置,能防止物品意外滑落,第二凹槽用于和第一凹槽配合,使得防污罩能与上壳体贴合,且在第二凹槽内打翻的水或其他液体都会留在第二凹槽内,不会从侧边向外漏出,便于后续清洁处理。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用于放置餐具的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上设有与第三凹槽配合的第四凹槽。第三凹槽用于放置餐具,防止餐具滑动,第四凹槽用于和第三凹槽配合,使得防污罩能与上壳体贴合。使用时,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餐具放置在第四凹槽上,从餐具上漏出的食物也会留在第二凹槽上,便于清洁。

7、进一步的,所述防污罩上远离人体的一侧设有对称均布的强化槽。强化槽用于提高强度并保证平整度,防污罩采用软性材质贴合性好,但其在受到折弯拉伸后,上表面容易因为拉伸程度不同会造成凹凸不平,在上表面上设置强化槽,可以将拉伸程度不同的面重新固定,使得表面平整,同时提高了表面强度。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避让人体的避让槽。避让槽朝向上壳体中心凹陷。避让槽用于和人体位置空出距离,形成两侧近中间远的环绕式,更方便使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污罩远离人体的三个侧面底部设有卡扣,卡扣与底板底面配合;卡扣整体呈上小下大,从上到下呈向内凹陷的圆弧过渡,底板底面侧边设有圆角,圆角与卡扣配合,卡扣最低点的高度低于底板底面侧边的高度。卡扣与底板底面扣合,使得防污罩与底板固定,防止防污罩从底板上掉落,更便于一次性拿取整个餐台;卡扣上小下大能与底板底面侧边的圆角贴合,使得卡扣与底板扣合更紧密,卡扣凸出于底板底面,使得用户在打开卡扣更方便,能有效抓取到卡扣,方便打开卡扣。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向下伸出的挡板,挡板设置在中心线上。挡板整体呈上大下小,圆角过渡,防止有尖角划伤宝宝。挡板用于设置在宝宝两腿之间,起到阻挡宝宝从椅座上滑落的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侧面内部设有第一加强筋;上壳体侧面与第一凹槽侧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用于增强上壳体侧面的强度;第二加强筋用于增强上壳体和第一凹槽的强度,且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整体强度更高。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环绕侧边的第一凸台,第一加强筋底面与底板顶面抵接,第一加强筋上设有与第一凸台配合的缺口。第一凸台能提高底板的强度,第一加强筋底面与底板顶面抵接,保证底板和上壳体组合后的上下面的强度,缺口与第一凸台配合,使得第一加强筋能卡入到第一凸台上,底板和上壳体的固定更精确牢固。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上壳体之间设有加热装置,上壳体上设有加热开关和温度指示灯,加热开关和温度指示灯均与加热装置电连接。防污罩采用透明软性材料,可以透过防污罩看到上壳体,供电可以采用内置电源,也可以采用外部进行供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三凹槽下方,便于对餐具精准加热,加热开关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的开闭和档位,温度指示灯用于显示开闭和档位。

14、一种儿童餐椅,包括餐台、椅座和椅腿,椅腿设置在椅座底部,餐台与椅座连接,椅座上设有扶手,底板设置在扶手上。

15、一种儿童餐椅,包括椅座,椅座底部设有椅腿,所述椅座和椅腿之间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和支撑座,转盘一端与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椅腿设置在支撑座上。具体的,转盘顶部与椅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只需要转动椅座就能调整角度,椅座转动时,转盘能相对支撑座转动,而支撑座不动能保持椅腿不动。在对宝宝喂饭以及和宝宝玩耍时,更换宝宝的朝向不需要搬动整把儿童餐椅,只需要转动椅座部分,调整方向省时省力。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支撑座上设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卡块,卡块与支撑座活动连接,在椅座固定状态下,卡块设置在第一卡槽内。具体的,转盘呈圆形,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环绕转盘均布4个,能实现前后左右四个主要方向的定位。多个第一卡槽能提供椅座不同的转动档位,第一卡槽和卡块配合使用,用于限制转盘的转动,在卡块卡入第一卡槽后,能防止宝宝摇晃椅座时发生转动,防止意外风险发生。

18、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台,第一卡槽设置在圆台上。圆台的上下两面均被支撑座限制。圆台的设计能加强转盘的整体强度,圆台的上下两面均被支撑座限制,能防止转盘脱出,保证转盘转动的可靠性。

19、进一步的,所述卡块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拉手柄,拉手柄的部分设置在支撑座外,拉手柄与支撑座之间设有保持卡块朝向第一卡槽运动的复位簧。拉手柄能方便对卡块的拉动,拉手柄部分在支撑座外,能方便用户使用,复位簧用于保证卡块设置在第一卡槽内,防止卡块滑出,保证转动档位可靠。

2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与椅座之间设有防护罩,防护罩顶部与椅座底部连接,防护罩底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支撑座顶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转盘穿设在防护罩上,防护罩能遮挡转盘,提高整体的美观度。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螺纹孔,椅腿顶部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第一螺杆。安装座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座设置在支撑座内并与支撑座固定,再通过螺纹孔与第一螺杆配合,将椅腿与支撑座连接固定,在运输时,能将椅腿和支撑座分离,减短整体的长度,降低整体占用的空间,便于包装和运输,且螺纹孔与第一螺杆配合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22、进一步的,所述椅腿包括分体设计的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段底部设有脚垫。具体的,下段底部设有螺母,上段顶部设有与螺母配合的第二螺杆,下段底部设有第二凸台,脚垫套设在第二凸台上。椅腿分割成上段和下段,减短了总体的长度,方便包装和运输,分段设计也能调整儿童餐椅的整体高度,可以自由选择使用上段和下段或者选择单独使用下段,脚垫的设计,能减少儿童餐椅对地面的磨损,同时降低使用时的噪音,且脚垫只需要扣接到第二凸台上就可以完成安装,组装方便,也便于损坏后的后期更换。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椅座上设有脚蹬组件,脚蹬组件包括脚蹬和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椅座和脚蹬连接,脚蹬与连接杆垂直设置。宝宝坐在儿童座椅上时喜欢蹬腿,设置脚蹬组件能方便宝宝将脚放在脚蹬上,减少蹬腿。

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段和伸缩段,伸缩段可伸缩地穿设在固定段上,伸缩段上设有至少两个档位槽,固定段上设有和档位槽配合的调挡扣。具体的,调挡扣与固定段分体设计,固定段上设有档位孔,档位孔外设有第一固定孔,调挡扣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调挡扣使用时,调挡扣一部分插入到档位槽内,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或插销配合固定。伸缩段的设计能方便调整脚蹬与椅座之间的距离,多个档位槽能便于伸缩段在不同的伸出距离上定位固定。

25、进一步的,所述椅座上开设有插入槽,固定段的一端设置在插入槽内,椅座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固定段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具体的,固定段内设有螺母或第二定位孔上设有螺纹,便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固定段的形状与插入槽的形状配合,适合插入固定,防止固定段转动。插入槽便于脚蹬组件与椅座组合连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配合便于脚蹬组件固定在插入槽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