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4351发布日期:2023-03-10 22:2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托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2.盛碗碟之盘子,多为长方形,木制或金属制。托盘按其盛重量和使用方式可分为轻托和重托两种。
3.托盘广泛的运用在各种堂食场所,包括集体食堂、宴会和餐厅等。现有的托盘在使用时,当周围气温降低,托盘内盛放的食物会以较快的速度降温,对于热传导系数较大的金属托盘尤其如此。食物温度较低后,不仅口感会变差,而且容易使体质较差的人身体产生不适,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且能够安全便捷的使用的托盘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可通过nfc启动加热功能,加热机构在隔热垫和导热膜的隔离下安全高效的进行工作,对分菜槽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密封垫避免局部胶水破损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包括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上开设有多个分菜槽,所述分菜槽左右两侧的上盘体上贯通开设有抓柄槽,所述分菜槽的底面固定粘接有导热膜,所述导热膜的底面固定粘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机构,所述上盘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nfc模块,所述上盘体的底面和下盘体的顶面均开设有适配卡装密封垫的凹槽,所述下盘体的内底面固定安装有隔热垫、电源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下盘体内底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设有密封板。
6.其中,所述上盘体为扁平的方形板结构,所述分菜槽为顶面与上盘体的顶面相平齐的、顶部开口的槽体结构,且上盘体、分菜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盘体为顶部开口的槽体结构,且下盘体顶部的垂直边部与上盘体的垂直边部相平齐,所述上盘体的底面固定粘接下盘体的顶面,所述密封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抓柄槽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形状相同且位置重合,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粘接上盘体的底面。
7.其中,每一个所述分菜槽的底面均粘接有一个导热膜,且导热膜的边部与分菜槽底面的边部相平齐,所述导热膜为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膜结构;导热膜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作用,一方面加快导热效率为分菜槽内盛装的饭菜提供加热保温,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上盘体。
8.其中,所述加热机构为呈蛇形排列的石墨烯电热膜结构,所述加热机构电性连接电源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加热机构通电后可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使分菜槽内的饭菜升温,达到对饭菜保温的效果。
9.其中,所述隔热垫为厚度2—5mm的方形的气凝胶毡结构,每一个所述分菜槽的垂直下方的下盘体的内底面上均粘接有一个边部与分菜槽的边部相平齐的隔热垫;隔热垫起到良好的隔热绝缘作用,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漏电后电流传递给
下盘体。
10.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继电器模块;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可同时对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避免单个温度传感器损坏造成加热机构的持续加热。
11.其中,所述nfc模块电性连接继电器模块;使用者可通过手机、磁卡等读取nfc模块,从而便捷的启用加热功能。
12.其中,所述密封垫的上下端面分别受到上盘体和下盘体的挤压,所述密封垫为方框型的遇水膨胀橡胶条结构;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在上盘体、下盘体连接处的胶水局部发生破损后避免外界水体进入上盘体、下盘体的内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导热膜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作用,一方面加快导热效率为分菜槽内盛装的饭菜提供加热保温,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上盘体;加热机构通电后可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使分菜槽内的饭菜升温,达到对饭菜保温的效果;隔热垫起到良好的隔热绝缘作用,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下盘体。
15.2、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可同时对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避免单个温度传感器损坏造成加热机构的持续加热;使用者可通过手机、磁卡等读取nfc模块,从而便捷的启用加热功能;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在上盘体、下盘体连接处的胶水局部发生破损后避免外界水体进入上盘体、下盘体的内部。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盘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盘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上盘体;2、下盘体;3、分菜槽;4、导热膜;5、温度传感器;6、加热机构;7、nfc模块;8、抓柄槽;9、密封垫;10、隔热垫;11、电源模块;12、继电器模块;13、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方形托盘结构,包括上盘体1和下盘体2,所述上盘体1上开设有多个分菜槽3,所述分菜槽3左右两侧的上盘体1上贯通开设有抓柄槽8,所述分菜槽3的底面固定粘接有导热膜4,所述导热膜4的底面固定粘接有温度传感器5和加热机构6,所述上盘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nfc模块7,所述上盘体1的底面和下盘体2的顶面均开设有适配卡装密封垫9的凹槽,所述下盘体2的内底面固定安装有隔热垫10、电源模块11和继电器模块12,所述下盘体2内底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设有密封板13。
23.本实施方案中:边部与分菜槽3底面的边部相平齐的导热膜4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作用,一方面加快导热效率为分菜槽3内盛装的饭菜提供保温,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6漏
电后电流传递给上盘体1,呈蛇形排列的加热机构6通电后可向外传递热量,使分菜槽3内的饭菜升温,达到对饭菜保温的效果,边部与分菜槽3的边部相平齐的隔热垫10起到良好的隔热绝缘作用,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6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下盘体2,使用者可通过手机、磁卡等读取nfc模块7,从而便捷的启用加热功能,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5可同时对加热机构6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避免单个温度传感器5损坏造成加热机构6的持续加热,方框型的密封垫9起到密封作用,在上盘体1、下盘体2连接处的胶水局部发生破损后避免外界水体进入上盘体1、下盘体2的内部。
24.所述上盘体1为扁平的方形板结构,所述分菜槽3为顶面与上盘体1的顶面相平齐的、顶部开口的槽体结构,且上盘体1、分菜槽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盘体2为顶部开口的槽体结构,且下盘体2顶部的垂直边部与上盘体1的垂直边部相平齐,所述上盘体1的底面固定粘接下盘体2的顶面,所述密封板13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抓柄槽8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形状相同且位置重合,所述密封板13的顶部固定粘接上盘体1的底面。
25.每一个所述分菜槽3的底面均粘接有一个导热膜4,且导热膜4的边部与分菜槽3底面的边部相平齐,所述导热膜4为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膜结构;导热膜4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作用,一方面加快导热效率为分菜槽3内盛装的饭菜提供加热保温,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6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上盘体1。
26.所述加热机构6为呈蛇形排列的石墨烯电热膜结构,所述加热机构6电性连接电源模块11和继电器模块12;加热机构6通电后可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使分菜槽3内的饭菜升温,达到对饭菜保温的效果。
27.所述隔热垫10为厚度2—5mm的方形的气凝胶毡结构,每一个所述分菜槽3的垂直下方的下盘体2的内底面上均粘接有一个边部与分菜槽3的边部相平齐的隔热垫10;隔热垫10起到良好的隔热绝缘作用,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6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下盘体2。
28.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5电性连接继电器模块12;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5可同时对加热机构6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避免单个温度传感器5损坏造成加热机构6的持续加热。
29.所述nfc模块7电性连接继电器模块12;使用者可通过手机、磁卡等读取nfc模块7,从而便捷的启用加热功能。
30.所述密封垫9的上下端面分别受到上盘体1和下盘体2的挤压,所述密封垫9为方框型的遇水膨胀橡胶条结构;密封垫9起到密封作用,在上盘体1、下盘体2连接处的胶水局部发生破损后避免外界水体进入上盘体1、下盘体2的内部。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饭菜可盛装在分菜槽3内,操作人员可通过密封板13、抓柄槽8端起本托盘进行使用;外界气温较低,需要对饭菜进行保温或加热时,操作人员可打开手机nfc功能,或是直接使用磁卡贴近nfc模块7的安装位置,nfc模块7接收终端信号后,继电器模块12电路闭合,加热机构6通电工作,加热机构6通电后可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导热膜4起到良好的导热绝缘作用,一方面加快导热效率为分菜槽3内盛装的饭菜提供保温,另一方面避免加热机构6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上盘体1;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5可同时对加热机构6的加热温度进行检测,避免单个温度传感器5损坏造成加热机构6的持续加热;隔热垫10起到良好的隔热绝缘作用,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
避免加热机构6漏电后电流传递给下盘体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