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转件、内转件组件及百叶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9475发布日期:2023-05-06 23: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转件、内转件组件及百叶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转件、内转件组件及百叶格栅。


背景技术:

1、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百叶作为良好的封装和修饰建材得到广泛使用。百叶在使用时,常常需要通过卡装在百叶横杆组成的支撑框架中以与墙体形成保护框。当两根不同方向的百叶横杆需要转角操作时,需要使用焊接方式来进行转角连接。然而焊接方式拆装不便,且常由于后续热胀冷缩而出现形变及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转件,以便于快速安装两根横杆,并提供稳定牢固的安装效果。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内转件,用于在转角处将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扣接并固定在一起。所述内转件包括上夹持臂、下夹持臂、连接壁及至少一止挡件。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相对间隔设置,以夹持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且夹持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壁设置于所述内转件的第一侧面,且分别连接所述上夹持臂与所述下夹持臂。所述至少一止挡件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外延伸后向上弯曲凸起。

3、可选地,所述内转件还包括夹持通道、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夹持通道内设于所述内转件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

4、可选地,所述内转件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内转件的第二侧面,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所述内转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相对两侧面。

5、可选地,所述内转件为类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夹持臂、所述下夹持臂及所述连接壁位于所述类长方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及第四侧面。

6、可选地,所述连接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侧边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侧边。所述至少一止挡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所述第二侧边。所述至少一止挡件包括两个止挡件。

7、可选地,所述内转件还包括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连接壁一侧,且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均包括相对应的四个安装孔。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转件组件。所述内转件组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及前述的内转件。所述内转件在第一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一横杆,在第二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邻两侧。

9、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杆的第一端由所述内转件的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插接进入所述内转件,且所述第一横杆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端由所述内转件的第三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插接进入所述内转件,且所述第二横杆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转件的连接壁的内侧面,且所述内转件的至少一止挡件抵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二侧面上。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百叶格栅。所述百叶格栅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百叶卡码、第二百叶卡码、多根百叶框条及前述的内转件。所述内转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一横杆,在所述第二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邻两侧。所述第一百叶卡码插接于所述第一横杆中。所述第二百叶卡码插接于所述第二横杆中。所述第一百叶卡码和所述第二百叶卡码用于夹持所述多根百叶框条。

11、可选地,所述内转件还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位于所述连接壁一侧。所述内转件的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百叶卡码让位,使所述第一百叶卡码的端部更靠近于所述第二百叶卡码的端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转件及内转件组件,通过沿同一方向延伸的上夹持臂与下夹持臂,同时夹持沿不同方向延伸的两根横杆,且通过止挡件限定横杆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简单地定位安装两根横杆。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转件,用于在转角处将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扣接并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包括上夹持臂、下夹持臂、连接壁及至少一止挡件,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相对间隔设置,以夹持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且夹持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壁设置于所述内转件的第一侧面,且分别连接所述上夹持臂与所述下夹持臂,所述至少一止挡件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外延伸后向上弯曲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还包括夹持通道、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夹持通道内设于所述内转件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内转件的第二侧面,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所述内转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相对两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为类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夹持臂、所述下夹持臂及所述连接壁位于所述类长方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及第四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侧边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侧边,所述至少一止挡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所述第二侧边,所述至少一止挡件包括两个止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还包括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连接壁一侧,且与所述夹持通道贯通连接,所述上夹持臂及所述下夹持臂均包括相对应的四个安装。

7.一种内转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组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转件,所述内转件在第一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一横杆,在第二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邻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转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的第一端由所述内转件的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插接进入所述内转件,且所述第一横杆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端由所述内转件的第三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插接进入所述内转件,且所述第二横杆的所述第一端抵接在所述内转件的连接壁的内侧面,且所述内转件的至少一止挡件抵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二侧面上。

9.一种百叶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格栅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百叶卡码、第二百叶卡码、多根百叶框条及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内转件,所述内转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一横杆,在所述第二方向扣接固定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位于所述内转件的相邻两侧,所述第一百叶卡码插接于所述第一横杆中,所述第二百叶卡码插接于所述第二横杆中,所述第一百叶卡码和所述第二百叶卡码用于夹持所述多根百叶框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百叶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件还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位于所述连接壁一侧,所述内转件的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百叶卡码让位,使所述第一百叶卡码的端部更靠近于所述第二百叶卡码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转件、内转件组件及百叶格栅,内转件用于在转角处将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扣接并固定在一起。内转件包括上夹持臂、下夹持臂、连接壁及至少一止挡件。上夹持臂及下夹持臂相对间隔设置,以夹持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杆,且夹持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杆。上夹持臂及下夹持臂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壁设置于内转件的第一侧面,且分别连接上夹持臂与下夹持臂。至少一止挡件由连接壁的一侧向外延伸后向上弯曲凸起。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内转件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转件及内转件组件,通过沿同一方向延伸的上夹持臂与下夹持臂,同时夹持沿不同方向延伸的两根横杆,且通过止挡件限定横杆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简单地定位安装两根横杆。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学军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