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8505发布日期:2023-05-27 20:2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洗碗机,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餐具、果蔬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1、洗碗机中一般设置有通过喷射水柱从而对餐具或果蔬进行冲洗的喷淋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813755u的中国专利《洗碗机喷淋臂座、洗碗机喷淋臂装置及洗碗机》(申请号:cn201520531714.5)、授权公告号为cn209932651u的中国专利《一种清洗机的喷淋臂》(申请号:cn201920258610.x)等均披露了相应的喷淋臂结构。

2、对于上述结构的喷淋臂,入水口位于喷淋臂的一个侧壁上,且经由该入水口向两侧双出水,喷淋臂通过水在流道中分散的粘滞力带动而转动,喷淋臂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喷水孔,用于喷射水柱。由于现有洗碗机中,碗架结构固定后,碗碟在碗架上位置是不变的,而喷淋臂喷射的水柱大致为直线(条)状,这就导致喷射水柱的范围有限,无法兼顾所有餐具的表面,存在清洗死角,影响清洗效果。同时,对于洗涤腔为矩形的洗碗机,也容易产生清洗死角。

3、授权公告号为cn2044457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洗碗机喷淋器及洗碗机》(申请号:cn201520047405.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喷淋器包括储水空腔、喷淋面和安装面,喷淋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储水空腔连通的喷淋孔,安装面上设有进水口,喷淋面上安装有喷头,喷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喷头喷淋孔,喷头内部具有与储水空腔连通的水道,喷头喷淋孔与水道连通。在喷淋器进行转动喷淋的同时,喷淋器上的喷头也同时进行喷淋,由于喷头具有至少两个喷头喷淋孔,则增大了有效喷淋面积,减小了喷淋死角。

4、上述结构的喷淋器有利于减小清洗死角,但是,喷嘴所喷射水柱由于存在部分能量损失,导致洗净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提高喷射水柱对污染物的剥离力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3、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喷淋臂主体的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开有进水口、第二侧壁开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淋臂主体的第二侧壁在靠近端部处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处连接有能相对于喷淋臂主体转动的喷嘴,所述喷淋臂主体第二侧设置有能使喷水孔喷射带有气泡水柱的第一加气结构,所述喷嘴设置有能使喷嘴喷射带有气泡水柱的第二加气结构。

5、优选地,以所述喷淋臂主体的喷水孔向上喷射水柱为基准方向,所述喷淋臂主体之上覆盖有顶板,该顶板与所述喷淋臂主体顶壁之间围合出集气腔,该集气腔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对应喷水孔布置的射流孔,该射流孔与所述喷水孔之间形成能在射流状态下供空气吸入射流水柱中的第一间隙,所述集气腔、射流孔及第一间隙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一加气结构。根据文丘里效应,当水柱经喷水孔与射流孔时,第一间隙处会产生负压从而将其周围的空气吸入水柱中,形成夹带有气泡的空化水柱,空化水柱击打在待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瞬间可增大对污染物的剥离力,提高清洗效果。

6、优选地,所述喷嘴顶部开设有喷孔,所述喷嘴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有对应喷孔布置的喷射孔,该喷射孔与所述喷孔之间形成能在射流状态下供空气吸入射流水柱中的第二间隙,所述喷射孔、第二间隙共同构成所述的第二加气结构。同理,根据文丘里效应,当水柱经喷孔与喷射孔时,第二间隙处会产生负压从而将其周围的空气吸入水柱中,形成夹带有气泡的空化水柱,空化水柱击打在待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瞬间可增大对污染物的剥离力,提高清洗效果。

7、优选地,所述喷嘴位于集气腔的覆盖范围内,所述顶板开有供顶盖露出的开口,该开口构成所述集气腔的进气口。上述开口一方面将喷嘴顶部露出供喷嘴喷射水流,另一方面,构成集气腔的进气口,以简化喷淋臂整体结构。

8、进一步优选,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其上的积水向边缘引导的导流结构,相应的,所述喷淋臂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承接自开口落下的积水的导流腔,所述集气腔中设置有能避免导流腔中的积水向第一加气结构流动的阻挡结构,所述喷淋臂主体设置有对应导流腔布置且用于将积水引导至喷淋臂主体之外的引流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顶板上的开口兼顾第三重作用,即将顶盖表面的水向下引流;同时,利用阻挡结构而避免积水流至集气腔中部而影响第一加气结构的吸气效果;利用引流结构将积水引导至喷淋臂主体外,以避免喷淋臂主体中积水,使喷淋臂始终不负重运行,保持较高及稳定的旋转速度及射流效果。

9、为了提高导流效果,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自中央向边缘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流面。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自中央向边缘延伸的导流槽。上述结构可使顶盖上表面保持无水或少水状态,以避免水渍被吸入第二间隙中而影响第二加气结构的加气效果。

10、优选地,所述喷淋臂主体的顶壁与顶板之间设置有沿喷嘴外围布置且将喷淋臂主体的主体部分与端部进行分隔的挡板,该挡板构成所述的阻挡结构,所述挡板的两端余留有供气体在导流腔与集气腔之间流通的缝隙。上述挡板为圆弧状,一方面起到支撑顶板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于阻挡积水进入集气腔中。

11、优选地,所述喷淋臂主体内部中空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流道,所述喷淋臂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将流道端部封闭的隔板,所述的出水口开设于隔板上,所述引流结构开设于喷淋臂主体的顶壁、底壁上且供导流腔中的积水穿过而落至喷淋臂主体之下。

12、优选地,所述隔板自流道内壁沿水流方向宽度逐渐减小而且与流道底壁共同围合成导流加压流道,该导流加压流道的高度小于喷淋臂主体流道的高度,所述出水口位于导流加压流道的末端且自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导流套,所述喷嘴底部设置有与该导流套相插配且转动配合的进水套。由于出水口设置在喷淋臂主体的末端,当电机功率较低时,可能会存在水压较小的问题,设置上述导流加压流道,可对进入喷嘴的水进行加压,以提高喷嘴的射流清洗效果。

13、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导流套的上边缘设置有卡圈,相应的,所述喷嘴的底壁设置有围绕进水套外围布置且能与卡圈卡接配合的卡脚。该结构可将喷嘴约束在喷淋臂主体中而避免其脱离。

14、作为改进,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导流套的外周壁与进水套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能在大水压状态下进行泄水泄压的调整间隙。由于喷嘴是在水流粘滞力带动下转动,当电机功率较高时,进入喷嘴的水流水压可能较大,导致喷嘴旋转不稳定而影响射流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当水压较大时,水流会将喷嘴及其进水套部分向上顶,少量水流在进水套周向上经调整间隙向上、向外释放,且释放的水量随水压大小自动调节,从而在泄水泄压的同时,维持喷嘴具有足够的喷射扬程、具有稳定的转速。

15、优选地,所述进水套的外周壁设置有沿周向布置从而与导流套内周壁导向配合的凸筋。该凸筋的外径小于导流套的内径,既可以减小进水套与导流套的接触面、降低摩擦,又可以供泄水部分外排。

16、优选地,所述导流套的内周壁设置有能对应进水套下端面布置的凸台,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进水套的下端面与凸台之间留有间隙。

17、优选地,所述喷淋臂主体的顶壁设置有供进水套、卡脚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喷淋臂主体的底壁上开有围绕隔板及导流套外围布置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共同构成所述的引流结构。该结构可将积水自上而下引导,不会与喷射水流形成干涉。

18、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部分对应隔板上表面布置,所述的第二开口为c状结构,所述第一开口的外侧部分对应第二开口的内圈布置,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沿导流加压流道中水流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形成用于将第一开口内侧部分落下的积水向第二开口引导的导流斜面。该结构便于将积水快速引流至喷淋臂主体外。

19、优选地,所述喷嘴呈圆盘状,所述喷嘴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喷孔,且至少有两个喷孔的朝向不同。

20、优选地,所述喷淋臂主体能转动地设于箱体中,所述喷嘴通过转动结构约束在喷淋臂主体上且能随喷淋臂主体转动、同时相对于喷淋臂主体自转。该结构有利于扩大清洗范围,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21、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该回水区域的顶部覆盖有过滤板,还包括上述喷淋臂,该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箱体中且位于过滤板之上,所述喷嘴通过转动结构约束在喷淋臂主体上且能随喷淋臂主体转动、同时相对于喷淋臂主体自转。

22、优选地,所述回水区域中设置有用于为喷淋臂及喷嘴汲水的开放式水泵,该开放式水泵开有与回水区域直接连通的吸水口,所述开放式水泵的顶部开有露出于过滤板之上而与喷淋臂相连通的出口。

23、优选地,所述箱体之外设置有用于为喷淋臂及喷嘴汲水的封闭式水泵,该封闭式水泵开有与回水区域通过管道相连通的吸水口,所述过滤板之上设置有能将封闭式水泵的出口与喷淋臂相连通的导水管道。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喷淋臂主体的端部设置了能相对于喷淋臂主体转动的喷嘴,该喷嘴喷射的水柱与喷水孔喷射的水柱配合,有利于扩散清洗范围、消除清洗死角,从而提高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喷淋臂主体的主体部分通过第一加气结构形成空化水柱,喷嘴通过第二加气结构形成空化水柱,空化水柱在接触污染物的瞬间,水流中夹带的气泡发生破裂,能提高对待清洗物表面的污染物的剥离力,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