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4055发布日期:2023-04-20 03:5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可通过在烹饪设备的上盖安装保温板来强化烹饪设备的保温性能,同时需要设置接触保温板的发热结构来加热保温板。但在保温过程中,保温板上易出现热集中问题,热集中区域的温度过高,以至于内胆中的部分食物被热集中区域过度烘烤,致使食物品质收到影响。

2、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的上盖组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上盖组件。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4、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盖体;保温板,设于盖体,保温板被配置为盖合容器;发热件,设于盖体内,与保温板接触;隔热部,设于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至少部分发热件覆盖隔热部。

5、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应用于烹饪设备的上盖组件,该上盖组件的主要功能在于扣合烹饪设备的烹饪腔体,以实现开关烹饪腔的功能。具体地,上盖组件包括盖体,盖体为上盖组件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上盖组件上的其他结构,在上盖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盖体关闭煲体内的安装腔。

6、盖体上还设置有保温板和发热件。具体地,保温板安装在盖体上,保温板的下表面即是上盖组件的扣合面,在关闭上盖组件后,保温板扣合在内胆的开口上,以封闭内胆开口。发热件设置在盖体内,且发热件与保温板相接触,其上的热量通过接触直接传递至保温板上。在开启保温功能后,发热件开启,以加热保温板,从而在保温过程中借助加热升温的保温包强化对内胆内部空间的保温效果。

7、相关技术中,为满足保温板的加热需求,直接将发热件贴设在保温板上,以通过热传递直接加热保温板。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保温板上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热集中问题,热集中区域的温度会超过保温需求温度,以至于内胆中与热集中区域相对的部分食材易被热集中区域过度烘烤,产生干裂、硬化等问题。例如在通过烹饪设备烹制米饭时,保温板上的热集中区域会过度烘烤与其相对的区域的米饭,导致米饭脱水硬化,影响米饭口感,破坏用户使用体验。

8、对此,本技术在上盖组件中设置有隔热部,具体隔热部设置在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且至少部分发热件在隔热部背离保温板的一侧覆盖隔热部,以将部分发热件和保温板隔开。通过设置隔热部,可以减少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在保温板上形成非接触区域,此部分非接触区域可以有效缓解保温板上的热集中现象,以提升保温板上分度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在保温板上形成可能会将食物烘烤过度的过热区域。从而解决上述保温板热集中严重,食物易被过热区域烘烤过度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上盖组件结构,提升上盖组件实用性和可靠性,提升所得食物品质,优化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9、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形成隔热部。

1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隔热部作出限定。具体地,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能够覆盖发热件上的部分区域。其中,该间隙形成上述隔热部,间隙中的气体能够在保温板和发热件之间起到隔热作用,以在保温板的相对位置形成非接触区域。此部分非接触区域的吸收热量低于接触区域,接触区域所吸收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非接触区域,从而有效缓解保温板上的热集中问题,避免在保温板上形成温度过高的热集中区域,同时提升保温板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通过构造间隙作为隔热部一方面可以降低上盖组件的结构复杂度和生产耗材,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上盖组件的重量。进而实现优化上盖组件结构,压缩上盖组件成本,为上盖组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件朝向保温板的面为第一面;第一面设有第一凹槽,间隙位于第一凹槽内。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构造间隙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发热件朝向保温板的面为第一面,且第一面上的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其中,完成发热件的装配后,第一面上未设置有第一凹槽的区域贴合在保温板上以通过接触直接加热保温板,设置有第一凹槽的区域扣合在保温板的表面上,以通过第一凹槽的内壁和保温板围合出间隙。加热过程中,该间隙能够在保温板和发热件之间起到隔热作用,以缓解保温板上的热集中现象。该结构具备加工难度低、可靠性强的优点,有利于降低上盖组件的结构复杂度。进而实现压缩上盖组件成本,提升保温板保温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围合出第一凹槽的面为平滑曲面;在由发热件中心至发热件周侧的方向上,第一凹槽的深度逐渐减小。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围合出第一凹槽的面为平滑曲面,即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为弧面,以使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的间隙长度渐变。再次基础上,在第一面上由发热件中心至发热件周测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其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在第一方向上逐渐减小。即第一凹槽在发热件中区域的深度最大,随第一凹槽向四周延伸的距离增加,第一凹槽的深度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中低外高的第一面。具体地,实际加热过程中,发热件中心区域的热集中问题相对较为明显,集中热量较多。对此,通过设置由发热件中心区域至外部区域深度逐渐减小的第一凹槽,有助于提升发热件上热量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有效缓解发热件上的热集中问题,避免在发热件上形成温度过高的热集中区域,防止内胆中的食物被热集中区域过度烘烤。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凹槽结构,提升保温板保温可靠性,提升所得食物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凹槽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一面上均匀分布。

17、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一面上均匀分布,以在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形成均匀分布的间隙,并最终在保温板上形成均匀分布的非接触区域。加热过程中,发热件传递至接触区域的部分热量能够传递至吸热量较小的非接触区域中,从而缩减接触区域和非接触区域的温度差。再次基础上,通过形成均匀分布的非接触区域,有利于提升保温板上热量分布的均匀性,使保温板上各区域的温度趋近于同一温度,从而有效缓解保温板上的热集中问题。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凹槽分布方式,提升保温板保温可靠性,提升所得食物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面上,第一凹槽呈条状。

19、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签署技术方案,在第一面上,第一凹槽呈条形,即第一凹槽在第一面上沿直线方向延伸。具体地,多个条形第一凹槽在发热件上等间隔设置,以在保温板上形成多个等间隔分布的非接触区域。或者,在第一面上设置有多组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且多组第一凹槽在第一面上交叉设置。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多个条形第一凹槽的分布方式作出硬性限定,满足均匀分布需求即可。其中,条状第一凹槽具备加工难度低,结构复杂度小的优点,有利于压缩发热件的生产成本,且有利于上盖组件的小型化设计。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保温板朝向发热件的面为第二面;第二面设有第二凹槽,间隙位于第二凹槽内。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另一种构造间隙的结构形式。具体地,保温板朝向发热件的面为第二面,且第二面上的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二凹槽。其中,完成发热件的装配后,第二面上未设置有第二凹槽的区域贴合在发热件上发热件中的热量经由此部分区域传递至保温板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的区域扣合在发热件的第一面上,以通过第二凹槽的内壁和发热件围合出间隙。加热过程中,该间隙能够在保温板和发热件之间起到隔热作用,以缓解保温板上的热集中现象。该结构具备加工难度低、可靠性强的优点,有利于降低上盖组件的结构复杂度。进而实现压缩上盖组件成本,提升保温板保温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22、具体地,第二凹槽可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凹槽的形状和分布方式,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间隙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2mm。

24、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件和保温板之间的间隙长度需小于或等于2mm。通过限定间隙小于或等于2mm可以在满足隔热需求的基础上避免过大的间隙影响发热件对保温板的加热效果,从而保证保温板的保温性能。

25、具体地,当发热件为发热盘时,发热盘中心区域的热集中现象较为严重,对此与发热盘中心区域对应的间隙的长度需大于或等于0.5mm,以避免过小的间隙无法有效缓解发热盘中心区域的热集中问题。进而实现优化间隙尺寸,提升保温板保温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上盖组件还包括:储液箱,设于发热件上,背离保温板。

27、在该技术方案中,上盖组件还包括储液箱,储液箱设置在盖体内,且安装在发热件上,发热件位于储液箱和保温板之间,以同时加热发热件和保温板。具体地,在上盖组件的高度方向上,保温板上方设置有储液箱,保温板的上表面与储液箱的底壁相接触,以使发热件上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该底壁传递至储液箱内,以将储液箱内的液体加热为高温蒸汽。此部分高温蒸汽可以在保温过程中通入至内胆中,以通过高温蒸汽对内胆中的烹饪腔进行加热、加湿。

28、通过设置发热件加热储液箱,使高温蒸汽可以配合高温保温板加热烹饪腔,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设备的保温效果。并且,在实际保温过程中,烹饪腔中食材内的水分会逐渐减少,例如在对米饭长时间保温后,上层米饭会脱水硬化,破坏米饭柔软的口感。对此,本技术通过设置发热件使上盖组件在保温过程中能够产生高温蒸汽,从而解决上述保温效果差,食材易在保温过程中脱水的技术问题。

29、同时,保温板设置在发热件的下方,发热件的下表面与保温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以使发热件上所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传递至保温板上,从而通过高温保温板使上盖组件具备加热保温功能,以配合烹饪设备上的内胆加热结构提升烹饪设备的保温效果。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盖体包括蒸汽通道,保温板包括通孔;蒸汽通道连通储液箱和通孔。

3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上盖组件中的蒸汽输送结构作出限定。具体地,盖体内还形成有蒸汽通道,保温板上则设置有贯穿保温板的通孔。其中,蒸汽通道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蒸汽通道的另一端与通孔连通,以构成传输高温蒸汽的流道。工作过程中,发热件将储液箱内的液体加热至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由蒸汽通道流向通孔,并最终由通孔排入至内胆中。以通过向内胆输入高温蒸汽对内胆所盛放的食物进行加热、加湿,从而一方面配合保温板加热内胆内部的烹饪腔,以提升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为烹饪腔补充水分,避免烹饪腔内的食物因长期受热干燥硬化。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上盖组件还包括:盖板,可开合地设于盖体,用于开启或关闭储液箱。

33、在该技术方案中,上盖组件还包括盖板,盖板与框架相连接,且盖板能够相对框架运动。盖板用于开启或盖合储液箱的开口,以打开或封闭储液箱。在需要向储液箱内部注入液体或清洗储液箱时,开启盖板即可执行注水和清洁操作。在完成注水和清洁操作后,关闭盖板以避免液体和高温蒸汽从储液箱上方泄漏。通过设置盖板,使用户可通过操作盖板开关储液箱,从而为用户操作上盖组件提供便利条件。

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上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设于盖板和/或储液箱,用于密封盖板和储液箱。

35、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和储液箱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盖板和/或储液箱上,在将盖板盖合在储液箱上方时,密封件能够密封盖板和储液箱之间的缝隙,以避免高温蒸汽由盖板和储液箱之间的结构缝隙泄漏。从而一方面提升高温蒸汽的制备效率,另一方面避免高温蒸汽烫伤用户。进而实现提升上盖组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36、具体地,密封件可选择为橡胶密封圈,在盖合盖板后,橡胶密封圈被盖板和储液箱挤压变形,以填充盖板和储液箱之间的结构缝隙。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上盖组件;煲体,盖体与煲体相连;内胆,设于煲体内,保温板盖合于内胆上。

38、该技术方案限定了一种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上盖组件的烹饪设备,因此该烹饪设备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上盖组件的优点,且该烹饪设备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上盖组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39、在此基础上,烹饪设备还设置有煲体和内胆,煲体为烹饪设备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烹饪设备上的其他结构,内胆可拆卸地设置在煲体上,内胆内部空间即为烹饪腔,食材在烹饪腔内被加热至成品食物,并在烹饪腔内进行保温。盖体与煲体相连接,具体可选择煲体与盖体铰接,在扣合上盖组件后,保温板盖合在内胆上方的开口处,以封闭内胆。从而一方面阻止内胆中的热量外泄,另一方面通过高温保温板增强烹饪设备的保温效果。进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实用性,提升最终所得食物品质。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加热件,设于煲体,用于加热内胆。

41、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上还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安装在煲体上,具体位于内胆的底部和/或内胆的周侧。加热件用于加热内胆,以通过高温内胆烹调食物。对应地,在完成食物的烹调后,加热件以低功率加热内胆,从而通过内胆对食物进行保温,在此过程中上盖组件的保温板配合加热件加热内胆内部空间,且上盖组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向内胆中充入高温蒸汽,以通过高温蒸汽为内胆中的食物加热加湿,从而使用户可以在开启上盖组件后得到品质优良的食物,避免长时间的保温影响食物温度和口感。

42、具体地,加热件可以为电热件,以通过接触加热内胆。加热件还可以是电磁加热件,以使内胆可以在电磁场下升温,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加热件的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加热需求即可。

4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传感器,设于煲体,用于感测内胆的温度值。

44、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上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煲体上,用于感测内胆的温度值。通过设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内胆的温度,具体在加热过程中,控制器可通过传感器所感测到的温度值控制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在保温过程中,控制器可根据传感器所感测到的温度值控制发热件、第二加热件和加热件工作,以确保内胆内部空间能够维持在保温需求温度,进而提升烹饪设备的烹饪精度和保温精度,提升最终所得食物品质。

4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