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的防水结构及应用该端子的防水结构的底座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清洁设备一般都配有一个充电底座,当清洁设备停靠在充电底座上时,充电底座上的充电端子与清洁设备上的接电触点相对接,从而实现充电。另外,有些清洁设备与底座间需要通信时,会采用和上述充电相同的连接方式,即在底座上设有通信端子,在清洁设备上设有与之对应的通信触点。
2、日常使用过程中,当清洁设备未停靠在底座上时,底座上的上述充电端子和通信端子均暴露于外界,一旦有水洒落到端子上,这些水会顺着端子进入到底座内部,对底座内部的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的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会顺着端子进入到底座内部,对底座内部的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端子的防水结构,包括端子组件、安装架和固定块,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块相对接形成容纳腔,所述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且端子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伸出,其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孔伸出,所述安装架上围绕所述第一开孔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块相对接的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开孔内与所述端子组件的伸出端之间设有第三防水层。
3、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在设置所述第一开孔的位置设有凸台部,所述第一开孔设于所述凸台部上,所述第一防水层环绕于所述凸台部外侧。
4、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环绕所述凸台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层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5、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防水层对应所述开口处设有挂耳,所述挂耳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6、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水层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7、可选的,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本体和端子弹簧,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端子弹簧相对的端部相抵接,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伸出,所述端子弹簧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孔伸出,且所述第三防水层填充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端子弹簧之间全部的间隙。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包括充电端子和/或通信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和/或通信端子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和底座,所述主机可停靠于所述底座上充电和/或与所述底座通信,所述底座采用如上所述的底座。
10、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防水结构,设有三处防水层分别位于端子组件的上、中、下三处位置,可将不慎顺着端子进入的水拦截在容纳腔中,防止其进入底座内部,有效地保护了设于底座内部的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
11、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清洁设备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因此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组件、安装架和固定块,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块相对接形成容纳腔,所述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且端子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伸出,其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孔伸出,所述安装架上围绕所述第一开孔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固定块相对接的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开孔内与所述端子组件的伸出端之间设有第三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在设置所述第一开孔的位置设有凸台部,所述第一开孔设于所述凸台部上,所述第一防水层环绕于所述凸台部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环绕所述凸台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层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防水层对应所述开口处设有挂耳,所述挂耳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水层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本体和端子弹簧,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端子弹簧相对的端部相抵接,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伸出,所述端子弹簧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孔伸出,且所述第三防水层填充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端子弹簧之间全部的间隙。
7.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子和/或通信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和/或通信端子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的防水结构。
8.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底座,所述主机可停靠于所述底座上充电和/或与所述底座通信,所述底座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