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7667发布日期:2023-05-05 13:3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清洁机器人因其智能化程度较高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清洁机器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清洁机器人配置有基站,清洁机器人停靠于基站时可以实现拖布自清洗、电池充电、集尘等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用户的人为操作。基站的集尘组件一般包括集尘风机、集尘盒和集尘管道,集尘风机提供吸力形成自集尘管道流入集尘盒后再流出的集尘气流,清洁机器人中尘盒内的脏污可以在集尘气流的作用下被吸入集尘盒中,实现自动集尘的目的。为了避免集尘盒内的脏污在用户清理集尘盒时经过进尘口掉落,集尘盒一般设有用于开闭进尘口的挡板,挡板在常态下关闭进尘口且可在集尘气流的作用下打开进尘口。但是,现有集尘盒的挡板在打开进尘口时会使进尘口与供集尘气流流出集尘盒的出风口直接相对,集尘气流直接横穿集尘盒,集尘气流在集尘盒内的流动路径长度较短,随集尘气流流入集尘盒内的灰尘等脏污容易堆积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处,会使集尘气流的吸力强度降低,不利于保证集尘效果,也不利于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合理设置集尘盒内的挡板,延长集尘气流在集尘盒内的流动路径长度,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和设于基站主体内的集尘组件,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进尘通道和集尘风机,集尘盒设有与进尘通道对应的进尘口及与集尘风机对应的出风口,集尘盒内设有用于开闭进尘口的挡板,所述进尘口和出风口分别设于集尘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上,挡板的竖向一侧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挡板可前后转动设置且设有呈锐角的预设最大张角,挡板受集尘气流作用转动打开进尘口且集尘气流受挡板的引导作用在集尘盒中绕流。

3、优选的,所述进尘口设于侧壁的后端,挡板的后侧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或者,所述进尘口设于侧壁的前端,挡板的前侧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

4、优选的,所述集尘盒设有作用于挡板的弹性件,弹性件被配置为挡板受集尘气流作用打开进尘口时受力变形,并在集尘气流断流时带动挡板关闭进尘口。

5、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铰接轴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弹性件为套设于铰接轴上的扭簧,扭簧设有接触于挡板的第一扭脚和接触于侧壁的第二扭脚。

6、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铰接侧设有用于限制挡板转动角度的限位块,限位块与侧壁抵触使挡板转动至预设最大张角。

7、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预设最大张角为50°~75°;和/或,所述限位块与挡板一体成型。

8、优选的,所述集尘盒包括第一侧板,进尘口设于第一侧板上,挡板铰接于第一侧板的内侧,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于集尘盒。

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铰接于集尘盒,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设有卡块,集尘盒设有与卡块配合的锁片,锁片设有弹性部,弹性部被设置为在锁片受到外力松开卡块时受力变形,并在外力消除时带动锁片扣住卡块使第一侧板固定于集尘盒。

10、优选的,所述集尘盒包括内侧设有过滤组件的第二侧板,出风口设于第二侧板上,第二侧板可拆卸固定于集尘盒。

11、优选的,所述基站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供集尘盒插入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两个相对腔壁设有密封圈,插入安装腔中的集尘盒使两个密封圈分别抵触于集尘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以使集尘盒分别与进尘通道、集尘风机密封对接配合。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基站,集尘盒的进尘口和出风口分别设于集尘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上,挡板的竖向一侧铰接于集尘盒的一个侧壁上使挡板可以前后转动,挡板的预设最大张角为锐角,使挡板在打开进尘口时对经过进尘口流入集尘盒内的集尘气流具有引导作用,集尘气流在挡板的引导作用下先朝向集尘盒的前侧或后侧流动后再转弯朝向出风口流动,即集尘气流在集尘盒中绕流,合理延长集尘气流在集尘盒内的流动路径长度,使集尘气流携带的灰尘等脏污先堆积在集尘盒内的前部或后部,保证集尘气流的吸力强度,提高集尘效果,从而可以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用户对集尘盒的清理频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4、2、进尘口设于侧壁的后端时,进尘口与集尘盒前侧之间的距离较大,挡板的后侧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集尘气流在挡板的引导作用下先朝向集尘盒内的前部流动后再转弯朝向出风口流动。进尘口设于侧壁的后端时,进尘口与集尘盒后侧之间的距离较大,挡板的前侧铰接于设有进尘口的侧壁,集尘气流在挡板的引导作用下先朝向集尘盒内的后部流动后再转弯朝向出风口流动。根据进尘口在侧壁上的设置位置确定挡板的铰接侧,进一步延长集尘气流在集尘盒内的流动路径长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15、3、挡板受集尘气流作用打开进尘口时,弹性件受力变形。集尘气流断流时,恢复形变的弹性件带动挡板转动复位并关闭进尘口。通过弹性件实现挡板的自动复位,使挡板在常态下处于稳定关闭进尘口的状态,避免集尘盒内的脏污在用户清理集尘盒时经过进尘口掉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6、4、挡板通过铰接轴可前后转动设置,弹性件优选采用套设于铰接轴上的扭簧,扭簧的第一扭脚接触于挡板,扭簧的第二扭脚接触于集尘盒的侧壁实现定位设置。挡板打开进尘口时,第一扭脚受力使扭簧发生弹性变形。集尘气流断流时,恢复形变的扭簧通过第一扭脚带动挡板转动关闭进尘口。合理设置扭簧与挡板之间的配合结构,使扭簧满足带动挡板复位的结构要求。

17、5、挡板转动至限位块与集尘盒的侧壁抵触时,挡板转动至预设最大张角,合理设置挡板的具体结构,使挡板在集尘气流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处于最大打开状态,保证挡板对集尘气流引导作用的稳定性。

18、6、合理设置挡板的预设最大张角,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若挡板的预设最大张角小于50°或大于75°,随集尘气流流入集尘盒内的脏污容易堆积在集尘盒的角落处,不利于提高脏污在集尘盒内的分布均匀性,从而不利于提高集尘盒的内部空间利率。

19、7、设有进尘口的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于盒体,用于开闭进尘口的挡板设于第一侧板的内侧,合理设置集尘盒的具体结构,降低集尘盒的成型难度和挡板的安装难度,使挡板能在集尘气流的吸力作用下顺利打开进尘口。

20、8、第一侧板的一端铰接于集尘盒,第一侧板的另一端通过卡块与锁片的配合实现可拆卸固定,合理设置第一侧板的安装结构,使第一侧板可以固定于集尘盒上。锁片受到外力松开卡块时,锁片的弹性部受力变形。作用于锁片的外力消除时,恢复形变的弹性部带动锁片自动复位至扣住卡块的状态,使锁片在常态下可以有效扣住卡块,从而使第一侧板在常态下可以保持结构稳定。

21、9、设有出风口的第二侧板可拆卸固定于集尘盒上,第二侧板的内侧设置过滤组件,便于用户打开第二侧板清理集尘盒和过滤组件。

22、10、通过两个密封圈实现集尘盒分别与进尘通道、集尘风机的密封对接配合,避免集尘组件在对接配合处出现漏风的情况,保证集尘气流的吸力强度,有利于提高集尘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