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3580发布日期:2023-06-21 15:0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净饮机,具体涉及一种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生活饮用水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台式净饮机作为净水机的一个新兴品类,具有免安装特征以及即时提供热水等功能,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目前市面上也不断涌现出凉白开包装水,该类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市面上在售的瓶装凉白开,均为生产流水线制备好再封装瓶中售卖,不具有鲜活性,而利用水壶烧开饮用水再冷却到需求的温度,等待过程耗时间,不具有瞬时性。目前市面上也出现少部分的带凉白开功能的净饮机或饮水机,但是这些机子整机体积大,集成度低,水路管路复杂,装配复杂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凉白开功能的净饮机整机体积大、水路管路复杂、集成度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水路系统集成度高、能够使整机体积大幅度减小的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换热出口、换热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换热出口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换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二通道;发热体,具有发热进水口和发热出水口;换热结构,具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所述热水进口与所述换热出口连通,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第二水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第三水流通道、第四水流通道和第五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滤芯的净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适于与净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净水箱连通,所述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四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进水口连通。

3、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还形成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三通道,所述水路组件还包括:

4、电磁阀,具有进水端,所述电磁阀具有使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状态、使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发热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通。

5、可选地,所述水路组件还包括:

6、水泵,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一端之间;

7、和/或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水流通道上,所述调节阀能够调节进入所述第三水流通道和所述第四水流通道的水流流量比例。

8、可选地,所述第二水路板上形成有水泵进口接口、水泵出口接口,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进口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出口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水泵进口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水泵出口接口连通;

9、和/或,所述第二水路板上形成有发热体接口,所述发热体接口与所述发热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热体接口连通;

10、和/或,所述第二水路板上形成有换热进水接口和换热出水接口,所述换热进水接口与所述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换热出水接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换热进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出水接口连通;

11、和/或,所述第三水流通道上设有调节阀进口接口和调节阀出口接口,所述调节阀的进口与所述调节阀进口接口连通,所述调节阀的出口与所述调节阀出口接口连通。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水路板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能够计量流经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水流流量。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包括第一水流支道和第二水流支道,所述第一水流支道的一端与所述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流支道的另一端形成有流量计进口接口,所述第二水流支道的一端形成有流量计出口接口,另一端与所述水泵进口接口连通,所述流量计的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密封插接在所述流量计进口接口和所述流量计出口接口中。

14、可选地,所述第二水路板上安装有tds探针,所述tds探针能够检测流经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水流的tds值。

15、可选地,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第一快速卡接头,所述tds探针插接在所述第一快速卡接头中。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一逆止阀的正向导通压力大于滤芯水流的压力。

17、可选地,所述第三水流通道和/或所述第四水流通道内设有第二逆止阀。

18、可选地,所述第三水流通道和所述第四水流通道具有共同的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二逆止阀,所述第二水路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逆止阀相抵,所述安装口的开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一堵头。

19、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路板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三通道或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装配孔;

20、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边缘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或所述第二水流通道或所述第三水流通道或所述第四水流通道或所述第五水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装配孔;

21、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中密封安装有堵头。

22、可选地,所述水路组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转接进口和转接出口,所述转接进口与所述发热出水口插接,所述转接出口与所述进水端插接。

23、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具有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电磁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所述电磁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二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插接,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插接;

24、和/或,所述换热出口与所述热水进口插接,所述换热进口与所述热水出口插接。

25、可选地,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转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水路板与所述转接件卡接;

26、和/或,所述第一水路板上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换热结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适配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一水路板与所述换热结构卡接。

27、可选地,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内形成有弯曲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内设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构成所述热水通道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其中之一,所述金属管的外壁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构成所述热水通道和所述冷却水通道的其中另一。

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饮机,包括所述的水路组件。

2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组件,当整机制取净水时,制水系统产生的净水从第二水路板的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进入第一水流通道中,之后经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流出进入净水箱。当读取常温凉白开水档位时,净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一端流入第二水流通道中,水流在第三水流通道、第四水流通道以一定的比例流通,一部分水流经第三水流通道直接进入发热体加热,一部分水流经第四水流通道从冷却水进口进入换热结构中对热水进行冷却降温,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冷却水出口流入第五水流通道中,与第三水流通道中的水汇合后进入发热体加热到开水状态,开水流到第一进水口中,之后沿第一通道从换热出口流到换热结构的热水通道中,冷却水经换热结构的冷却水进口进入冷却水通道中,冷却水对热水通道中的开水进行冷却,使开水冷却成凉白开或温水,之后经热水出口流入换热进口中,沿着第二通道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可以通过调节进入所述第三水流通道和所述第四水流通道的水流流量比例,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以达到实现取不同温度档位的凉白开水,冷却水吸收的能量没有浪费,换热后的冷却水温度升高,流到发热体加热,可以回收利用这一部分热量。当读取较低温度的凉白开水档位时,净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一端流入第二水流通道中,水流全部进入第四水流通道中,水流经第四水流通道从冷却水进口进入换热结构中对热水进行冷却降温,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经冷却水出口流入第五水流通道中,进入发热体加热到开水状态,开水流到第一进水口中,之后沿第一通道从换热出口流到换热结构的热水通道中,与换热结构中的冷却水热交换后,开水冷却成凉白开,由于进入换热结构中的冷却水的流量较大,开水温度降的比较低,之后经热水出口流入换热进口中,沿着第二通道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