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8750发布日期:2023-11-03 22:4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双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双人床。


背景技术:

1、床具是人们睡眠休息的用具,人们在其上面将会度过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因此床对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睡床舒适性不够,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导致部分的人们常有浅眠、睡眠中断及失眠等问题,导致他们会有白天精神不佳、疲劳、嗜睡、易怒或是抑郁等症状。因此,为了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需要一种可以调整不同角度以符合使用者睡姿的电动双人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双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3、一种电动双人床,包括床架,床架上配合卡设有床板组件、用于调整床板组件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所述床板组件包括沿着床架长度方向至少并通过相应固定件依次配合固定相接的两个床板单元,每个床板单元均至少包括有框架及一端与框架活动配合的转动床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沿着床架长度方向并设置有若干组与各床板单元中框架、转动床板相对应配合的驱动件。

4、进一步地,对本发明上述方案作简要优化,上述床板组件包括有沿床架长度方向通过固定件配合固定相接的第一床板单元、第二床板单元,其中,第一床板单元包括有呈“u”型状的第一框架、固定在第一框架一端并呈“土”字形的第一杆件、一端与第一框架活动配合的第一转动床板,第一杆件装设于第一框架的开口处,第一转动床板活动铰接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两侧边内侧,第一转动床板与第一杆件铰接;

5、第二床板单元包括有与呈“u”型状的第二框架、固定在第二框架开口处一端部内侧的第二杆件、一端与第二杆件活动配合的第二转动床板、一端与第二转动床板活动配合的第三转动床板,第二转动床板的一端部与第二框架活动配合,第三转动床板的两侧边底部通过活动衔接杆与第二框架转动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沿着床架长度方向并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床板单元中第一框架、第一转动床板和第二框架、第三转动床板相对应配合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底端部与设置于第一框架上的第一安装座活动配合相接,第一驱动件的伸缩端部与第一转动床板活动配合相接,第二驱动件的低端部与设置于第二框架上的第二安装座活动配合相接,第二驱动件的伸缩端部与第三转动床板活动配合相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可有效对床板角度进行调整,而且便于更换支撑板件,能够有效改进床体的承载能力,床板组件可拆卸折叠,产品便于收纳组装,能够有效节约材料,并能够获得较大的调整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架(1)上配合卡设有床板组件(2)、用于调整床板组件(2)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3),所述床板组件(2)包括沿着床架长度方向至少并通过相应固定件依次配合固定相接的两个床板单元,每个床板单元均至少包括有框架及一端与框架活动配合的转动床板,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有沿着床架长度方向并设置有若干组与各床板单元中框架、转动床板相对应配合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床板组件(2)包括有沿床架长度方向通过固定件配合固定相接的第一床板单元(21)、第二床板单元(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第一床板单元(21)包括有呈“u”型状的第一框架(211)、固定在第一框架(211)开口一端的第一杆件(212)、一端与第一框架(211)活动配合的第一转动床板(213),第一杆件(212)装设于第一框架(211)的开口处,第一转动床板(213)活动铰接设置于第一框架(211)的两侧边内侧,第一转动床板(213)与第一杆件(21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11)其为“凵”型状结构,第一框架(211)的侧边端部分别开设有与固定件配合的固定件孔(2111),第一框架(211)的两侧边内侧部对称设置有与第一转动床板(213)转动配合的安装件(2112),第一框架(211)的两侧边内侧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组与支腿可拆卸配合的安装构件(2113),第一框架(211)的底部边的内侧装设有若干组用于支撑第一转动床板(213)的第一支撑构件(2114),第一转动床板(213)与装设于第一框架(211)上的第一杆件(212)通过第一铰链(2115)活动配合,安装件(2112)与第一铰链(2115)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杆件(212)呈“日”字形结构,第一杆件(212)上设置有两组关于第一杆件(212)中间横杆相对称的第一支撑板件(214),第一杆件(212)相对第一转动床板(213)的侧面配合设置有与第一转动床板(213)中第一耳件(2134)相配合的连接构件,第一杆件(212)固定于第一框架(211)端口处两内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床板(213)包括有四根杆件组成的矩形框架(2131),矩形框架(2131)内部沿床架(1)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第一横杆(2132),两第一横杆(2132)靠近第一框架(211)开口处一端装(2)设有第一转动铰链(2133),第一转动铰链(2133)与第一驱动件的伸缩端活动配合,矩形框架(2131)靠近第一框架(211)开口处的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杆件(212)铰接配合的第一耳件(213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床板(213)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支撑板件(214),第一支撑板件(214)由端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座(2141)的第一板件(2142)配合构成,第一支撑座(2141)包括有开设有卡口的基座(21411),基座(21411)的中部为中空设置,基座(21411)的底面开设有槽口(21412),槽口(21412)两侧对称设置安装孔(21413),基座(2141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顶块(21414),基座(21411)的内壁上表面形状与相接触的第一板件(2142)的面相适配,第一板件(2142)为上下表面均配合设置有凸起的板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单元(22)包括有与呈“凵”型状的第二框架(221)、固定在第二框架(221)开口处一端部内侧的第二杆件(222)、一端与第二杆件(222)活动配合的第二转动床板(223)、一端与第二转动床板(223)活动配合的第三转动床板(224),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一端部与第二框架(221)活动配合,第三转动床板(224)的两侧边底部通过活动衔接杆(2245)与第二框架(221)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第二框架(221)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对第三转动床板(224)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构件(2211),第二框架(221)的两相对侧边的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安装支腿的安装构件(2113),所述第二杆件(222)呈“十”型状设置,第二杆件(222)的短杆一端与第二转动床板(223)配合铰接,所述第二转动床板(223)呈“王”型状,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两端部横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框架(221)的内侧壁活动转接,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两端部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床板(224)对应活动连接,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三组横杆上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第二支撑板件,第二支撑板件结构与第一支撑板件(214)结构相同,位于中间的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杆件(212)、第三转动床板(224)配合转动连接的安装耳件;第三转动床板(224)包括有由四根杆件组成的第三矩形框架(2241),第三矩形框架(2241)的内部沿着床架(1)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第三横杆(2242),两所述第三横杆(2242)靠近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驱动件(32)的伸缩端部铰接配合的驱动铰接件(2243),第三矩形框架(2241)靠近第二转动床板(223)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与第二转动床板(223)铰接配合的第三铰接耳件(2244),所述第三矩形框架(2241)的两侧边底部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221)的两内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有活动衔接杆(22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有沿着床架(1)长度方向并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床板单元(21)中第一框架(211)、第一转动床板(213)和第二框架(221)、第三转动床板(224)相对应配合的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1)的底端部与设置于第一框架(211)上的第一安装座(33)活动配合相接,第一驱动件(31)的伸缩端部与第一转动床板(213)活动配合相接,第二驱动件(32)的底端部与设置于第二框架(221)上的第二安装座(34)活动配合相接,第二驱动(32)件的伸缩端部与第三转动床板(224)活动配合相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双人床,包括床架,床架上配合卡设有床板组件、用于调整床板组件不同角度的驱动单元,所述床板组件包括沿着床架长度方向至少并通过相应固定件依次配合固定相接的两个床板单元,每个床板单元均至少包括有框架及一端与框架活动配合的转动床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沿着床架长度方向并设置有若干组与各床板单元中框架、转动床板相对应配合的驱动件;本发明可有效对床板角度进行调整,而且便于更换支撑板件,能够有效改进床体的承载能力,床板组件可拆卸折叠,产品便于收纳组装,能够有效节约材料,能够获得较大的调整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严帮磊,陈绵勇,陈绵青,刘军,唐娇,王政,程万里,程绵新,尹孝娟,邓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徽派家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