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型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0480发布日期:2023-11-18 08:5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动型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动型百叶窗。


背景技术:

1、百叶窗作为一种经常使用在装修中的窗户,其本身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完成通光或遮光作业,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除了关注百叶窗的实用性,更多将关注点投入到装饰美观的方面,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住宅的装修中,选择百叶窗的用户越来越高,同时也促进了百叶窗的换代升级。

2、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6084813b中所提到的一种联动型百叶窗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与固定壳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固定壳的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壳的前表面设置有同步组件,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多个与叶片一一对应的调节组件,所述叶片的右端贯穿至固定壳的内部,同步组件的设置可以在调节组件调节不同位置的叶片的状态之后,将全部的调节组件进行复位,复位之后再通过驱动组件进行调节,此时全部的叶片处于同步的联动状态,满足多种对叶片进行调节的方式,使百叶窗的功能性更强,提高使用体验。

3、但是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百叶窗无法根据太阳光的照射强度,自动实时改变百叶窗的进光角度,使得强烈的太阳光穿过百叶窗射入室内时,为了减少太阳光长时间照射而对人们的皮肤产生损伤,需要人工手动拧动调节件调节百叶窗的遮光角度,从而降低了现有百叶窗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百叶窗经常需要人工手动调节百叶窗的遮光角度,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动型百叶窗。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联动型百叶窗,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内部安装有遮光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安装有感应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感应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矩形框体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对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传动杆,所述调节传动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挤压杆,所述遮光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挤压杆适配的抵触杆,所述矩形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的内侧开设有与抵触杆适配的弧形调节槽,所述弧形调节槽的内部安装有顶出组件,所述安装仓的内底部安装有移动组件,且所述安装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手动锥齿轮,所述手动锥齿轮的一端穿过矩形框体,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的配合使用,转动移动组件驱动调节组件与调节滑块进行适配,并通过设置感应组件将窗外紫外线的强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组件驱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设置调节传动杆与挤压杆、抵触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并使得挤压杆推动抵触杆带动遮光组件绕铰接轴进行旋转,以此便于实时自动进行对遮光组件倾斜角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仓内部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锥齿轮一,所述调节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滑块与调节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调节锥齿轮一啮合的调节锥齿轮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锥齿轮一与调节锥齿轮二的配合使用,使得启动调节电机驱动调节螺纹杆与调节滑块形成螺纹连接,并使得调节螺纹杆驱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此便于驱动调节传动杆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开设在弧形调节槽底部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出滑板,所述顶出滑板滑动连接在挤压槽的内部,所述顶出滑板的顶部铰接有顶出传动杆,所述顶出传动杆的顶部与抵触杆相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出弹簧与顶出滑板、顶出传动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当解除挤压杆对抵触杆的抵触后,使得顶出弹簧解除受力,并回弹顶出顶出滑板,从而使得顶出滑板配合顶出传动杆推动抵触杆带动遮光组件旋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仓内部的移动滑板,且所述安装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螺纹杆,所述移动螺纹杆与移动滑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电机与移动滑板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滑板与移动螺纹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移动螺纹杆可以驱动移动滑板带动调节电机做靠近或者远离手动锥齿轮的移动,从而实现调节螺纹杆出现受手动锥齿轮手动控制和受调节组件的电动控制两种操作状态,以此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锥齿轮一的一端安装有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锥齿轮一一端的套管,所述手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同步滑块,所述套管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与同步滑块适配的同步滑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管与内杆、同步滑块、同步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得移动组件驱动调节电机进行移动时,使得调节锥齿轮一与手动锥齿轮形成同轴同步旋转,从而有效减少了调节锥齿轮二与调节锥齿轮一、手动锥齿轮出现啮合不准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精准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体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体一侧的防护滑轨,所述防护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滑罩,所述防滑罩的一侧铰接有扣环,所述防护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扣环适配的卡勾。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扣环与卡勾的配合使用,使得手动解除扣环与卡勾的钩挂连接后,使得防滑罩收到重力的作用,沿着防护滑轨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并使得防滑罩形成对转动把手外侧的遮盖,以此有效减少了对转动把手形成的误触,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滑轨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自动弹簧,所述自动弹簧的一端与防滑罩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自动弹簧,使得解除扣环与卡勾对防滑罩的固定后,使得自动弹簧解除受力,并沿着防护滑轨的长度方向顶出防滑罩,从而使得防滑罩完成对转动把手一侧的固定遮盖,提高了防滑罩的稳定性。

17、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组件设置为均匀转动连接在矩形框体内部的多个塑铝遮阳板,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体外侧的紫外线感应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塑铝遮阳板有效减轻了装置的重量,同时提高了装置的隔热效果。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首先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的配合使用,转动移动组件驱动调节组件与调节滑块进行适配,并通过设置感应组件将窗外紫外线的强度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组件驱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设置调节传动杆与挤压杆、抵触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并使得挤压杆推动抵触杆带动遮光组件绕铰接轴进行旋转,以此便于实时自动进行对遮光组件倾斜角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21、2.通过设置调节锥齿轮一与调节锥齿轮二的配合使用,使得启动调节电机驱动调节螺纹杆与调节滑块形成螺纹连接,并使得调节螺纹杆驱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此便于驱动调节传动杆沿着调节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22、3.通过设置顶出弹簧与顶出滑板、顶出传动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当解除挤压杆对抵触杆的抵触后,使得顶出弹簧解除受力,并回弹顶出顶出滑板,从而使得顶出滑板配合顶出传动杆推动抵触杆带动遮光组件旋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3、4.通过设置移动滑板与移动螺纹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移动螺纹杆可以驱动移动滑板带动调节电机做靠近或者远离手动锥齿轮的移动,从而实现调节螺纹杆出现受手动锥齿轮手动控制和受调节组件的电动控制两种操作状态,以此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