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7137发布日期:2023-12-13 10: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1、现有床垫包括控制器、外罩和垫体,所述外罩包括完整包裹垫体的上置绗缝层和下置绗缝层,所述垫体包括舒适层、气囊垫、气囊固定层以及支撑层,支撑层为气囊垫提供整体承托,舒适层通过自身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所述气囊垫内包括密集排布的按摩气囊,按摩气囊顶部设有凸点,按摩气囊通过充放气实现凸点竖向高度往复调节,以此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具体地,控制器对按摩气囊内气压进行控制,当控制器向按摩气囊输送高压空气时,按摩气囊隆起并抬升凸点,凸点向上移动并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当控制器控制按摩气囊内空气外排时,按摩气囊竖向收缩并驱使凸点下落,以使凸点与使用者脱离并结束按压操作,通过对按摩气囊反复实施充气操作和排气操作实现凸点反复升降,进而营造出指压按摩的体验。

2、所述按摩气囊通过放气切换至收缩状态时,按摩气囊的壁面会因无规则收缩而出现壁面多重叠置的情况,导致处于收缩状态的按摩气囊具有较大的厚度,使用者会因感受到异物感而影响睡眠体验。

3、此外,按摩气囊的体积因排气而减小,按摩气囊内的排气通道截面也会随之变小,导致气流在按摩气囊内流通阻力过大而影响按摩气囊的排气效率,进而导致按摩气囊因按摩频率过低而影响按摩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间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磁吸组件,利用吸合力引导顶壁沿竖直方向向底壁靠拢,既引导按摩气囊由充气状态向收缩状态精确复位,通过缩减按摩气囊厚度来降低异物感,提升躺卧体验,还有效提升按摩气囊的排气速度,进而提升按摩频率。

2、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气囊垫,包括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包括底壁以及可竖向伸缩形变的顶壁,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凸点,所述顶壁和底壁间设有至少一组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设置在顶壁上的上置磁吸件以及设置在底壁上的下置磁吸件,所述按摩气囊放气时,上置磁吸件下降并与下置磁吸件竖向吸合,以引导按摩气囊由顶壁向上隆起的充气状态复位切换至顶壁向底壁靠拢的收缩状态。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间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分置在顶壁和底壁上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利用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间形成用于引导顶壁沿竖直方向向底壁靠拢的竖向吸合力,既能引导按摩气囊由充气状态向收缩状态精确复位,进而通过缩减按摩气囊厚度来降低异物感,提升躺卧体验,还能利用吸合力驱使顶壁向底壁靠拢并协助按摩气囊快速排气,进而通过提升充放气效率来提升按摩频率,改善按摩舒适性。

3、作为优选,所述上置磁吸件的底面与下置磁吸件的顶面竖向对齐且异性相吸,以限制顶壁在复位切换时的水平向偏移。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间产生竖向设置的吸合力,确保顶壁沿竖直路径向底壁靠拢,进而确保顶壁按预设方式折叠,对顶壁形变进行水平向修正,防止顶壁因发生水平向偏移而导致局部出现多重叠置的情况,确保顶壁中心始终与底壁中心竖向对齐。

4、作为优选,所述磁吸组件为一组,包括设置在顶部中部的上置磁吸件以及设置在底壁中部的下置磁吸件。利用相互吸合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引导顶壁中部向底壁中部靠近贴合,确保顶壁周缘各区域均衡受力并按预设方式折叠,通过减小按摩气囊厚度来消除异物感。

5、作为优选,所述磁吸组件为多组,包括沿顶壁周向等距分置的上置磁吸件以及沿底壁周向等距分置的下置磁吸件,所述上置磁吸件与所述下置磁吸件逐一竖向对齐设置。将多个上置磁吸件分置在顶壁的周向各区域上,并在底壁的周向各区域上设置与所述上置磁吸件逐一对应的下置磁吸件,使得顶壁各区域能在对应上置磁吸件与下置磁吸件的引导下向底壁各对应区域靠近贴合,确保顶壁能按预设方案折叠,通过减小按摩气囊厚度来消除异物感。

6、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充气并积蓄竖向扩张的预紧力,当预紧力克服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间吸合力时,凸点在预紧力驱使下向上弹起,通过增大凸点向上移动的速度来提升按摩作用力。在向按摩气囊充气时,按摩气囊利用吸合力限制竖向形变并积蓄预紧力,所述预紧力会随着按摩气囊内气压提升而增大,使得上置磁吸件能在预紧力大于吸合力时与下置磁吸件脱离,按摩气囊通过顶壁驱使凸点向上快速弹起并增大对使用者施加的按压作用力,有效提升按摩舒适性。

7、作为优选,所述顶壁周缘设有自中向外通过竖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在顶壁周缘设置自中向外通过竖向反复折叠形成的折环,折环可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间切换,既确保按摩气囊能竖向形变并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切换,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还能利用竖向折叠形成的折环对顶壁起到引导并准确复位的作用,通过减少凸点的水平向偏移来确保按压准确性,又能通过引导顶壁准确复位来减小按摩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厚度,通过减少异物感来提升使用体验。

8、作为优选,所述折环的竖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相邻折环的对应边缘间密封连接。相邻折环具有差异化的尺寸,既能利用相邻折环对应边缘密封连接,对各折环起到定位的作用,进而确保顶壁能精确复位至与底壁贴合的预设形状,通过减小按摩气囊的厚度来减小异物感,还能利用相邻折环间的竖向位移实现顶壁竖向形变,进而确保凸点向上移动并对使用者施加按压作用力。

9、作为优选,所述折环的截面轮廓呈v形,所述折环沿顶壁自中向外依次扩径设置。折环自内向外依次扩径设置,相邻折环的对应边缘密封连接,既确保顶壁的密封性,方便按摩气囊进行气压调节,还确保折环具有较好的形变回复性能,对顶壁复位起到引导作用。

10、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折环与底壁抵近贴合,以使所述折环中部夹角切换至锐角并减小两边缘间高差。相邻折环的中部等高设置,相邻折环的边缘等高设置,使得折环均处于同一高度且均与底壁抵近设置,有效减小按摩气囊的厚度,进而减小异物感。

11、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顶壁中部向上隆起,所述按摩气囊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状,以使所述折环中部夹角切换至钝角并增大两边缘间高差。由于折环的尺寸自外向内逐层减小,折环展开并使得顶壁在中部隆起后形成圆锥状,既能确保按压作用力向中汇聚并通过凸点作用在使用者身上,还能有效提升按摩气囊顶部的抗水平向形变的性能,确保凸点沿竖置方向升降。

12、作为优选,所述折环具有相同的高度,按摩气囊切换至收缩状态时,所述折环中部拼合形成平整的承托面。折环呈倒置的v形,折环中段朝上隆起并拼合形成所述承托面,既能有效承托使用者,还能减小异物感,提升躺卧舒适性。

13、作为优选,所述折环具有相同的径向宽度,以使所述折环在按摩气囊切换至充气状态时具有相同的竖向形变幅度。相邻折环的对应边缘具有相同的直径,确保两者能密封连接,各折环的径向宽度相同,确保各折环能同步展开并引导凸点竖向抬升,有效减小凸点的水平向偏移幅度。

14、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气囊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叠置的单元囊,相邻单元囊间通过通孔通连,所述按摩气囊可在充气状态和收缩状态间竖向伸缩形变。单元囊互通且可同步进行竖向变形,通过驱使凸点升降来实施按摩操作,各单元囊的壁面在磁吸组件驱使下平整叠置,既有效消除壁面多重叠置的情况,还能进行快速排气。

15、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垫包括内设气路管道的底座,所述按摩气囊通过设于底座顶面的通气口与所述气路管道通连,所述气路管道设有与外界控制器通连的气嘴。底座既对按摩气囊起到承托定位作用,还能利用其内的气路管道起到调节按摩气囊内气压的作用。气路管道通过气嘴与控制器连接,利用控制器对按摩气囊内气压进行控制。

16、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一体式的底置层以及盖合在底置层上的气道层,所述气道层包括密集设置的单元片以及跨接在相邻单元片间的长条段,所述单元片形成所述底壁,所述通气口上开设在所述单元片上,所述气道层周缘与所述底置层热熔粘连,以使气道层和底置层围合形成所述气路管道。气道层和底置层独立加工并通过粘连形成所述底座,气道层的周缘与底置层粘连,以在气道层底面和底置层顶面间围合形成气路管道,既方便加工,还确保气路管道的铺设满足使用要求,确保各按摩气囊均能通过通气口与设置在底座内的气路管道连通。

17、一种使用所述气囊垫的床垫,包括外罩和垫体,所述外罩包括完整包裹垫体的上置绗缝层和下置绗缝层,所述垫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气囊垫、气囊固定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垫体周缘设有围边,所述围边的后端部内设有控制气囊垫进行充放气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围边后端部内,既方便安装和维护,通过缩短与气囊垫间距离来方便铺设管路,还减小控制器运行噪音对使用者的影响,提升使用体验。

18、本发明的突出有益效果:对按摩气囊结构进行改进,在按摩气囊的顶壁和底壁间设置可产生吸合力的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分置在顶壁和底壁上的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利用上置磁吸件和下置磁吸件间形成用于引导顶壁沿竖直方向向底壁靠拢的竖向吸合力,既能引导按摩气囊由充气状态向收缩状态精确复位,进而通过缩减按摩气囊厚度来降低异物感,提升躺卧体验,还能利用吸合力驱使顶壁向底壁靠拢并协助按摩气囊快速排气,进而通过提升充放气效率来提升按摩频率,改善按摩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