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7224发布日期:2023-12-09 17:5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空气炸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利用空气代替热油烹饪的空气炸锅也越来越受人们喜欢,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包括炸锅主体和设于炸锅主体内的烹饪腔,烹饪腔内连通有空炸系统,通过空炸系统产生循环热流可实现烹饪食物。现有空气炸锅的空炸系统大部分都被设置在烹饪腔顶部,空气炸锅在工作时,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从上往下流动以烹饪食物,容易造成食物上下面烹饪效果差异化,烹饪效果较差,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以解决现有空气炸锅烹饪效果较差,容易出现食物上下面烹饪效果差异化,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后部外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空炸系统,与所述空炸系统相邻的所述烹饪腔后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地设有炸篮,所述炸篮的左、右侧壁与所述烹饪腔内壁之间设有热风间隙,所述热风间隙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所述炸篮的后侧壁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所述炸篮的前侧壁上设有进风孔,所述烹饪腔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应的导流结构;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热流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热风间隙后适于被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篮内,并穿过所述出风孔向所述空炸系统方向流动。所述空气炸锅通过将所述空炸系统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后侧,可使得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能够在所述烹饪腔的前后方向上流动,从而对所述炸篮内的食物进行多方位加热,避免烹饪食物差异化;同时,所述空气炸锅通过采用先将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导入所述热风间隙,再由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导入所述炸篮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直接吹入炸篮内,导致所述炸篮内温度过高引起食物焦糊的问题,还可以提升烹饪效果,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凸出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的导向部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部,另一端适于向所述烹饪腔前侧壁边缘方向延伸,两个相邻所述伸部之间适于形成导流区域,所述导流区域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孔对应,所述热风间隙的热流进入所述导流区域后适于被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向部阻挡汇集,并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篮内。所述空气炸锅通过间隔设置的所述导流区域,可实现将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导入所述炸篮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食物的多方位加热,有效提升烹饪效果。

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适于分别朝向所述烹饪腔的左、右侧壁方向,朝向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适于形成半球形的所述导流区域,在所述导流区域内热流适于向所述延伸部延伸方向的反方向流动。所述延伸部适于起集流作用,通过将所述延伸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可实现将更多的热流集流后导入所述炸篮内,从而提升食物烹饪效率。

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均为上小下大的梯形。通过将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梯形,不仅有利于将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的顺利导入所述炸篮,还能实现将导入的热流进行分流,避免集中导入造成烹饪食物差异化。

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中部,且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炸篮前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炸篮前侧壁中部。将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中部,并且与所述炸篮前侧壁中部对应,可实现将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更好地导入所述炸篮内,提升所述炸篮内食物的烹饪效率。

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由所述导向部向外延伸形成,且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一体成型。通过将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烹饪腔内壁一体成型,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炸篮内悬设有炸板,所述炸板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小孔;所述炸板上方和下方的所述炸篮前侧壁上均设有所述进风孔,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适于被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所述空气炸锅通过在所述炸篮内悬设所述炸板,并在所述炸板上方和下方的所述炸篮前侧壁上设置所述进风孔,可实现通过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分别导入所述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从而实现对所述炸篮内食物的全方位加热,有效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炸板底部并列设有多个长条状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所述炸板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导向槽具有前部开口和后部开口,所述前部开口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孔对应,所述后部开口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孔对应。所述导向槽适于起导流作用,通过所述导向槽可使得进入所述炸篮内的热流能够从前往后流动,从而实现烹饪腔内的热流循环;同时,所述导向槽也能够提升所述烹饪腔内热流循环的效率,从而提升烹饪效率。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包括与所述出风孔对应的回风孔,所述炸板在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导流结构中部,在所述烹饪腔后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回风孔中部。通过将所述炸板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中部并对应所述回风孔,可大大提升所述烹饪腔内的热流循环效率,从而提升烹饪效率。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炸系统包括热循环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循环风扇前方的发热管,所述热风循环风扇和所述发热管之间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加热腔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导风罩的边缘处;所述导风罩中部设有连通所述导流通道且与所述热循环风扇对应的热风进口;所述通风孔包括与所述热风进口对应的回风孔以及与所述热风出口对应的外部风孔,所述炸篮内的热流适于自所述出风孔流出后穿过所述回风孔从所述热风进口进入所述导流通道,由所述导流通道导流至所述热风出口,并从所述热风出口通过所述外部风孔流入所述热风间隙。通过所述导风罩不仅可以实现将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热流导入所述热风间隙,避免热流直接吹入所述炸篮内,导致所述炸篮内温度过高引起食物焦糊,还可以对进入所述加热腔和流出所述加热腔的热流进行分流,保证热流循环的正常进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3、本申请通过将空炸系统设置在烹饪腔后侧,可使得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能够在烹饪腔的前后方向上流动,从而对炸篮内的食物进行多方位加热,避免烹饪食物差异化;同时,通过采用先将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导入热风间隙,再由导流结构将热风间隙内的热流导入炸篮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空炸系统产生的循环热流直接吹入炸篮内,导致炸篮内温度过高引起食物焦糊的问题,还可以提升烹饪效果,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炸篮内悬设炸板,并通过导流结构将热风间隙内的热流导入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可实现炸篮内食物的全方位加热,有效提升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后部外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空炸系统,与所述空炸系统相邻的所述烹饪腔后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地设有炸篮,所述炸篮的左、右侧壁与所述烹饪腔内壁之间设有热风间隙,所述热风间隙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所述炸篮的后侧壁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至少部分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所述炸篮的前侧壁上设有进风孔,所述烹饪腔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应的导流结构;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热流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热风间隙后适于被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篮内,并穿过所述出风孔向所述空炸系统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凸出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的导向部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部,另一端适于向所述烹饪腔前侧壁边缘方向延伸,两个相邻所述伸部之间适于形成导流区域,所述导流区域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孔对应,所述热风间隙的热流进入所述导流区域后适于被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导向部阻挡汇集,并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篮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适于分别朝向所述烹饪腔的左、右侧壁方向,朝向相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适于形成半球形的所述导流区域,在所述导流区域内热流适于向所述延伸部延伸方向的反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均为上小下大的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中部,且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炸篮前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炸篮前侧壁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由所述导向部向外延伸形成,且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内悬设有炸板,所述炸板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小孔;所述炸板上方和下方的所述炸篮前侧壁上均设有所述进风孔,所述热风间隙内的热流适于被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炸板底部并列设有多个长条状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所述炸板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导向槽具有前部开口和后部开口,所述前部开口与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孔对应,所述后部开口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孔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包括与所述出风孔对应的回风孔,所述炸板在所述烹饪腔前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导流结构中部,在所述烹饪腔后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回风孔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炸系统包括热循环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循环风扇前方的发热管,所述热风循环风扇和所述发热管之间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加热腔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导风罩的边缘处;所述导风罩中部设有连通所述导流通道且与所述热循环风扇对应的热风进口;所述通风孔包括与所述热风进口对应的回风孔以及与所述热风出口对应的外部风孔,所述炸篮内的热流适于自所述出风孔流出后穿过所述回风孔从所述热风进口进入所述导流通道,由所述导流通道导流至所述热风出口,并从所述热风出口通过所述外部风孔流入所述热风间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后部外侧设有空炸系统,与所述空炸系统相邻的所述烹饪腔后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烹饪腔内可拆地设有炸篮,所述炸篮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炸篮的左、右侧壁与所述烹饪腔内壁之间设有热风间隙,所述烹饪腔的前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孔相对应的导流结构;通过将所述空炸系统设置在烹饪腔后部外侧,可使得所述空炸系统产生的热流能够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热风间隙后被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进风孔导入所述炸篮内,并穿过所述出风孔向所述空炸系统方向流动,实现对所述炸篮内的食物的多方位加热,避免烹饪食物差异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驰,潘华远,霍志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嘉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