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8291发布日期:2024-01-16 11:4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电,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实物的口感、烹饪方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蒸箱作为一种厨房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和接受,特别是以电加热为主的电烤箱产品已经很普及。而燃气烤箱,因具有大功率、高效、低使用成本的优点,商用燃气烤箱十分普及。然而,商用的燃气烤箱结构庞大,结构复杂,难以适用在家庭中。

2、因此,亟需一种烹饪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普通家庭,能够快速烤制食物。

2、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烹饪装置,包括:

4、外壳,其上开设有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进风结构;

5、烹饪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烹饪内胆内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内胆上设置有第一进烟口以及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排烟结构;

6、燃烧结构,包括燃烧组件和烟气扰流结构,所述燃烧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燃烧组件能够产生高温烟气并经由所述第一进烟口输入至所述烹饪内胆中,所述烟气扰流结构安装在所述烹饪腔内,用于分散所述烹饪腔内的高温烟气。

7、可选地,所述烹饪内胆包括胆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胆框底部的底板,所述胆框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烹饪腔,所述第一进烟口开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燃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下方,所述扰流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上方。

8、可选地,所述燃烧组件包括:

9、底座,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

10、燃烧器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燃烧器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进烟口处或位于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下方;

11、燃气接管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燃烧器结构连通,所述燃气接管结构与所述烹饪装置外部的供气管道连通;

12、点火针,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燃烧器结构的一侧,用于为所述燃烧器结构点火。

13、可选地,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主燃烧器和副燃烧器。

14、可选地,所述燃气接管结构包括第一燃气接管和第二燃气接管,所述第一燃气接管与所述主燃烧器连接,所述第二燃气接管与所述副燃烧器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16、分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上方并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分气部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进烟口与所述烹饪腔的分流孔;

17、火盖,设置在所述分气部上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进烟口的上方。

18、可选地,多个所述分流孔沿所述分气部的周向均布设置。

19、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还包括接油盘,所述接油盘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所述接油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烟口对应的第二进烟口,所述分气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烟口的周侧并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分气部与所述接油盘一体成型设置。

20、可选地,所述分气部与所述接油盘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油边,所述挡油边向上延伸设置。

21、可选地,所述接油盘的边沿设置有导油边,所述导油边从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

22、可选地,所述烹饪内胆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凹设的卡槽,所述导油边的边沿伸入所述卡槽内。

23、可选地,所述排烟结构包括:

24、第一排烟管,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上部,所述第一排烟管的下端开设有多个排烟孔;

25、第二排烟管,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排烟管连通,上端伸出所述外壳的顶部。

26、可选地,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

27、可选地,所述隔热结构包括:

28、陶土层,设置在所烹饪内胆的周侧和上侧;

29、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陶土层的外侧;

30、空气隔断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壳之间。

31、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上所述的烹饪装置。

32、可选地,还包括灶柜、灶具和吸油烟机,所述灶具安装在所述灶柜上部,所述烹饪装置安装在所述灶柜内并位于所述灶具的下方,所述吸油烟机安装在所述灶具上方,所述灶具包括灶台以及安装在所述灶台上的炉头结构,所述灶台上开设有烟气孔,所述烟气孔与所述排烟结构连接,所述吸油烟机与所述烹饪装置通信连接,当所述烹饪装置运行时,所述吸油烟机运行。

33、可选地,还包括:

34、燃气管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烹饪装置外部的供气管道连通;

35、三通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二端;

36、第一支管,其第一端与所述三通连接件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燃烧组件连通;

37、第二支管,其第一端与所述三通连接件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灶具的进气管道连通。

38、可选地,还包括:

39、燃气管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烹饪装置外部的供气管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灶具的进气管道和所述燃烧组件中的一者连通;

40、连接气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灶具的进气管道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燃烧组件连通。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2、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外壳、烹饪内胆和燃烧结构。外壳上开设有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进风结构。烹饪内胆设置在外壳内,烹饪内胆内具有烹饪腔,烹饪内胆上设置有第一进烟口以及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排烟结构。燃烧结构包括燃烧组件和烟气扰流结构,燃烧组件安装在外壳内并与进风结构连通,以为燃烧组件提供燃烧所需空气,燃烧组件能够产生高温烟气并经由第一进烟口输入至烹饪内胆中,烟气扰流结构安装在烹饪腔内,用于分散烹饪腔内的高温烟气,以使得高温烟气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烹饪腔内,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普通家庭,能够快速烤制食物。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内胆(3)包括胆框(32)以及设置在所述胆框(32)底部的底板(31),所述胆框(32)与所述底板(31)围合形成所述烹饪腔(100),所述第一进烟口(310)开设在所述底板(31)上,所述燃烧组件(1)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烟口(310)的下方,所述扰流结构(2)安装在所述第一进烟口(310)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结构(12)包括相邻设置的主燃烧器(121)和副燃烧器(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接管结构(14)包括第一燃气接管(141)和第二燃气接管(142),所述第一燃气接管(141)与所述主燃烧器(121)连接,所述第二燃气接管(142)与所述副燃烧器(1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孔(230)沿所述分气部(23)的周向均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2)还包括接油盘(21),所述接油盘(21)设置在所述底板(31)上侧,所述接油盘(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烟口(310)对应的第二进烟口(210),所述分气部(23)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烟口(210)的周侧并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分气部(23)与所述接油盘(21)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部(23)与所述接油盘(21)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油边(212),所述挡油边(212)向上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21)的边沿设置有导油边(211),所述导油边(211)从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内胆(3)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凹设的卡槽(33),所述导油边(211)的边沿伸入所述卡槽(33)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结构(6)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结构(8),所述隔热结构(8)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胆(3)与所述外壳(4)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8)包括:

15.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灶柜(20)、灶具(30)和吸油烟机(40),所述灶具(30)安装在所述灶柜(20)上部,所述烹饪装置(10)安装在所述灶柜(20)内并位于所述灶具(30)的下方,所述吸油烟机(40)安装在所述灶具(30)上方,所述灶具(30)包括灶台(301)以及安装在所述灶台(301)上的炉头结构(306),所述灶台(301)上开设有烟气孔(302),所述烟气孔(302)与所述排烟结构(6)连接,所述吸油烟机(40)与所述烹饪装置(10)通信连接,当所述烹饪装置(10)运行时,所述吸油烟机(40)运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及集成灶。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外壳,其上开设有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进风结构;烹饪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烹饪内胆内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内胆上设置有第一进烟口以及与烹饪装置外部连通的排烟结构;燃烧结构,包括燃烧组件和烟气扰流结构,所述燃烧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进风结构连通,所述燃烧组件能够产生高温烟气并经由所述第一进烟口输入至所述烹饪内胆中,所述烟气扰流结构安装在所述烹饪腔内,用于分散所述烹饪腔内的高温烟气。本发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普通家庭,能够快速烤制食物。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岗,梁之博,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