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8585发布日期:2023-12-16 17:3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桌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学生用具,涉及一种组合桌椅。


背景技术:

1、现有桌椅一体式的产品中座椅与课桌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这种一体组合桌椅学习和躺睡均更稳定。

2、如申请人此前开发了申请公布号为cn113768292a的一种休闲桌椅,其包括桌、椅共用的底脚,底脚的前面上设置一组桌支撑脚,底脚的后面上设置椅支撑脚,桌支撑脚上设置桌板,椅支撑脚上设置椅板,椅板后部设置可倾斜调节的靠背板,桌支撑脚至少有左右两只,两只桌支撑脚之间设置躺板,躺板和椅板以及靠背板组成休闲床。

3、上述产品可通过调节靠背放倒与否实现不同形态,可分别解决学生学习和午休的需求,但这种产品在座椅位置和课桌之间需要保留供学生出入的空间通道,使座椅与课桌之间预留的间隔空间较大,单个产品就会占用更大的布置面积,导致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内只能布置更少的一体桌椅产品,往往难以满足学生数量要求,此外座板本身直接与靠背连接,但学生在躺睡过程中需要起身离开位置时,必须要求落脚的位置位于座椅之前才能正常将腿站直起身,导致起身麻烦,使用不够便捷。为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容易考虑如:1、由于预留空间的大小影响产品前后尺寸,因此设计座椅与课桌之间的间距更加靠近,而缩减空间通道的尺寸,或减小课桌和座椅自身的尺寸,进而降低整个产品的尺寸;2、为使起身便捷,在座椅下设置用于定位脚部位置的挡板结构等,引导用户起身时脚部位置落在便于站立的指定区域,以提升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合桌椅,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组合桌椅产品占用空间大且使用不够便捷。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组合桌椅,包括连为一体的课桌和椅子,所述椅子包括椅架、座板和可相对所述椅架向后放倒的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上具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座板支撑架,所述座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设有滑动件,且两所述滑动件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座板通过滑动件连接于所述座板支撑架之上且可前后自由滑动,所述椅子还包括两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连接部和铰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靠背支架的左右两侧边,所述铰接部位于对应连接部的外侧,该铰接部的下端伸出该靠背支架的下侧边且与所述座板支撑架相铰接,两所述铰接部之间形成供所述座板穿过的让位空间。

4、课桌是用于放置书本文具等,椅子供用户乘坐,课桌和椅子一体连接使整个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更优,椅架是椅子的框架,座板用于直接为用户臀部提供支撑,靠背支架用于支撑用户的背部,在靠背支架放倒后便于用户进行躺睡;通过在椅架上设置前后布置的座板支撑架,在座板左右两侧的底部设置间距可调的滑动件,并通过滑动件连接于座板支撑架上以前后自由滑动,这样利于座板更稳定地滑动,且滑动件在与座板支撑架装配时能通过调节间距克服装配误差更便于组装;且在正常工作学习时用户坐在朝前伸出的座板上,此时座板受到用户自重影响通过滑动件与座板支撑架压紧保持位置稳定,座板的前侧边更靠近课桌位置而充分利用座板支撑架与课桌之间供用户离开的空间;当用户要离开位置而起身时会使腿部在伸直过程中自然朝后摆动,可将失去载荷影响而能自由滑动的座板朝后推动,座板则将原先占用的空间让位出来,进而便于用户直接通过此让位出的空间离开座位,使用便捷且有效减小产品的前后尺寸;而后当用户要重新回到座位坐下时,用户控制座板朝前滑动复位即可正常乘坐,操作简便;而通过设置两连接片布置在靠背支架左右两侧,使连接片的连接部与靠背支架固连,而铰接部与座板支撑架铰接,并在铰接部之间形成供座板后移穿过的让位空间,这样连接片下端由于伸出靠背支架可消除靠背支架与座板位置之间的尺寸误差影响,使便于装配,此外靠背放倒后其底部的铰接部之间仍能预留足够座板穿过的让位空间,使得用户在躺睡中途想起身离开座椅时,落脚位置即使在座板的滑动范围下方,仍能在起身过程中使腿部带动座板顺畅朝后滑动,即起身过程中座板能朝后滑动让位来适应落脚位置,用户不必刻意调整起身站位也不必调直靠背就可更方便地离开位置,使用时更加便捷舒适。

5、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铰接部的下端朝前弯折并与所述座板支撑架相铰接。这样铰接部与座板支撑架配合时由于上方结构让位利于更清楚地观察配合位置,便于装配。

6、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连接片具有朝外倾斜设置呈条形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铰接部相连。这样过渡段与连接部和铰接部均为钝角连接,利于保障连接片整体结构强度。

7、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座板的底面具有凸出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底面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呈腰形的调节孔,所述滑动件通过依次贯穿所述滑动件和所述调节孔的螺栓件与该定位部固连。这样在螺栓件旋松时可沿调节孔活动进而带动整个滑动件左右平移,利于实现两滑动件间距的调节以使装配便捷,此外定位部凸出可使滑动件上方与座板底面之间能形成容置空间,便于用户在拖动座板朝前复位时将手指伸入左右两侧的容置空间内操作复位,利于保障手指不会受伤。

8、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定位部呈u形,该定位部内嵌设有与定位部内侧壁周向定位的螺母件,所述螺栓件的小端与所述螺母件螺接配合。这样定位部的侧面能敞口而装入螺母件,螺母件受到定位部周向定位可保障顺畅与转动的螺栓件形成配合,不必在定位部上加工螺纹,节约工艺成本且使装配更加便捷。

9、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座板支撑架的表面相贴靠,所述座板支撑架的顶部具有前后布置呈条形的滑孔,所述滑动件的底部具有嵌设于所述滑孔内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伸出该滑孔,所述螺栓件插设于所述上且该螺栓件的大端能沿竖向与座板支撑架的底面限位抵靠。这样利于使滑块与滑孔配合对座板前后滑动的动作形成约束和导向,螺栓件则可定位约束滑动件的位置避免与座板支撑架脱位,保障结构稳定性,滑块底部伸出滑孔可在保障滑动件与座板位置相对稳定的调节下避免滑动件不会与座板连接件锁死,保障自由滑动效果。

10、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滑块呈长条状且沿前后方向布置。这样进一步优化座板前后滑动时的顺畅性,有效避免出现卡滞现象,保障用户使用时的便捷性。

11、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滑动件呈片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该滑动件始终将所述滑孔的前端覆盖。这样用户用手部拉动座板朝前复位时,因滑孔的前端会不露出,可避免用户的手指此时伸入滑孔内导致挤压受伤,保障使用安全性。

12、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座板的底部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朝下拱起的加强杆,所述座板支撑架具有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梁,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支撑梁之上,且该加强杆的最低处沿竖向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座板沿所述滑孔滑动至该滑孔的前端处时所述加强杆的最低处位于所述支撑梁之前且靠近该支撑梁。这样加强杆可提升整个座板的结构强度,支撑梁可改善座板支撑架的结构强度,座板伸出到位后用户坐在其上,加强杆在承受在用户自重载荷后其最低处的少部分结构能朝下产生一定位移,进而能使该部分加强杆与在后的支撑梁形成限位效果,即在用户乘坐学下状态下座板受到一定限位而不会随意朝后滑退,使用更加稳定,当需要起身时载荷撤去使加强杆朝上复位,加强杆与支撑梁不再干涉则座板可正常后退滑动,保障起身顺畅。

13、在上述的组合桌椅中,所述加强杆和所述支撑梁均有多个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加强杆的间距尺寸与相邻所述支撑梁的间距尺寸一致。这样设置多处加强杆利于进一步提高座板的支撑强度,同时利于保障用户在座板上靠前或靠后坐均能对某一加强杆产生作用,进而保障乘坐状态下座板的位置稳定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5、本组合桌椅当用户在躺睡或学习状态下要离开位置而起身时使用过程中当用户要离开位置而起身时会使腿部在伸直过程中自然朝后摆动,可将失去载荷影响而能自由滑动的座板朝后推动,座板则将原先占用的空间让位出来,进而便于用户直接通过此让位出的空间离开座位,使用便捷且有效减小产品的前后尺寸;此外本组合桌椅装配也更加便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