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家具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家具用扶手通常只具备单一方向的位置调节功能,无法进行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使用者需要根据家具来调节自身,舒适度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其次,现有的扶手通常为一体式的直线结构,无法调节呈折线结构,放松使用者的腕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可以对扶手主体模块进行升降、前后、左右三个方向的位置调节,也可调节扶手转动,还设有可调节角度的扶手延伸模块,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各位置调节机构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结构稳定。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扶手,包括扶手主体模块和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一端可与家具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扶手主体模块连接,所述扶手主体模块内设有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通过转动调节机构与支撑模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移动件匹配的侧向移动凹槽,所述第一移动件设于侧向移动凹槽内,并通过侧向调节机构与第二移动件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可通过侧向调节机构相对支撑模块向左或向右位移;所述第三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二移动件匹配的正向移动凹槽,所述第二移动件设于正向移动凹槽内,并通过正向调节机构与第三移动件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件通过正向调节机构相对支撑模块向前或向后位移。
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可以实现扶手主体模块转动、前后位置调节及左右位置调节,调节时各个机构之间不会互相干涉。
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第一移动件中部设有与棘轮匹配的转动调节孔,所述转动调节孔内壁设有用于安装棘爪的转动装配槽,所述棘爪的一端通过转动装配件限制于转动装配槽,另一端抵接于棘轮的齿槽,所述棘轮通过定位轴安装于支撑模块。
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棘爪可以限制于齿槽内,限制扶手主体模块的转动;需要扶手主体模块转动时,握住扶手主体模块并施力,使得安装于第一移动件的棘爪从目前所在的齿槽中滑动到下一个齿槽内,带动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一同相对支撑模块转动,直至扶手主体模块转动到预定角度。
7、进一步地,所述侧向调节机构包括侧向定位凹坑和侧向定位块,多个所述侧向定位凹坑沿第二移动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于侧向移动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侧向装配槽,所述侧向定位块通过侧向装配件限制于侧向装配槽,所述侧向定位块一侧凸出于侧向装配槽并与侧向定位凹坑匹配;所述侧向移动凹槽底面设有贯穿第二移动件的侧向移动孔,所述侧向移动孔的长度与第二移动件的侧向移动行程匹配,所述定位轴穿过侧向移动孔与棘轮连接。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侧向定位块可以限制于侧向定位凹坑,限制扶手主体模块的向左或向右移动,需要扶手主体模块向左或向右移动时,握住扶手主体模块并施力,使得侧向定位块脱出目前所在的侧向定位凹坑,移动到并排的下一个侧向定位凹坑中,带动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一同相对支撑模块向左或向右移动,第一移动件相对支撑模块静止。
9、进一步地,两组所述侧向定位凹坑沿第二移动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侧向移动孔的两侧,所述侧向定位凹坑的坑面为弧形面,所述侧向定位块为圆柱结构,所述侧向定位块与侧向定位凹坑滚动连接。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侧向定位块与侧向定位凹坑之间为滚动摩擦,阻力小,调节更省力。
11、进一步地,所述侧向移动凹槽与第一移动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沿第二移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结构,可以提高向左或向右移动时的稳定性,确保侧向定位块可以准确进入侧向定位凹坑中。
13、进一步地,所述正向调节机构包括正向定位卡口和正向定位卡块,多个所述正向定位卡口沿第三移动件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于正向移动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移动件上设有正向装配槽,所述正向定位卡块通过弹簧可伸缩连接于正向装配槽,所述正向定位卡块一侧凸出于正向装配槽并与正向定位卡口匹配;所述正向移动凹槽底面设有贯穿第三移动件的正向移动孔,所述正向移动孔的长度与第三移动件的正向移动行程匹配、宽度与第二移动件的侧向移动行程匹配,所述定位轴穿过正向移动孔与棘轮连接。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正向定位卡块可以限制于正向定位卡口,限制扶手主体模块的向前或向后移动,需要扶手主体模块向前或向后移动时,握住扶手主体模块并施力,使得正向定位卡块脱出目前所在的正向定位卡口,移动到并排的下一个正向定位卡口中,带动第三移动件相对支撑模块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相对支撑模块静止。
15、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正向定位卡口沿第三移动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正向移动凹槽的两侧,所述正向定位卡口为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正向定位卡块与正向定位卡口匹配的一侧为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正向定位卡块与正向定位卡口滑动连接。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正向定位卡口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使得正向定位卡块在调节时更易脱出。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升降壳体、升降调节件和支撑元件,所述升降壳体套设于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可与家具主体连接,所述支撑元件上沿高度方向并排设有多个插槽;所述升降调节件包括调节部和操作部,所述调节部一端设有与插槽匹配的插块,另一端与操作部连接形成l字型结构;所述操作部与调节部的连接处设有可与升降壳体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操作部相对调节部的另一端伸出升降壳体。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插块可以限制于插槽中,限制扶手主体模块竖直方向的移动,需要扶手主体模块升降时,按住操作部,带动调节部转动,使插块脱出目前所在的插槽,移动支撑模块到预定的高度,松开操作部,使操作部复位,带动插块插入该高度对应的插槽中,升降壳体、升降调节件、扶手主体模块相对支撑模块向上或向下移动。
19、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位于升降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升降壳体和操作部。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按住操作部,可以使插块脱出插槽进行升降调节,松开操作部后,操作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被下压复位,使得插块自动匹配对应的插槽,同时复位弹簧还可以限制插块于插槽内,避免因碰撞、晃动等外界因素导致插块脱出插槽。
21、进一步地,还包括扶手延伸模块,所述扶手延伸模块铰接于扶手主体模块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扶手延伸模块通过角度调节装置与扶手主体模块可转动连接。
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抬起扶手延伸模块的一侧,使扶手延伸模块和扶手主体模块呈折线结构,满足使用者对腕部放松的需求。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扶手主体模块进行升降、前后、左右三个方向的位置调节,也可调节扶手转动,还设有可调节角度的扶手延伸模块,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各位置调节机构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结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