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0481发布日期:2023-04-20 03:2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置物架,特别涉及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和置物架结构。


背景技术:

1、参见图1,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金属置物架,包括顶板、挂板、侧板(外侧板+内侧板)、层板和底板,底板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的侧板一端上,顶板的两端固定在两侧的侧板另一端上,围合形成一个框体,挂板连接在侧板上,用于起到固定侧板的作用。其中层板都是活动层板,每块层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连接,并且可自由调节高度。而对于这样的结构,需要通过加高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通常要做到15.5cm以上,才能保证足够的连接高度,进而才能做到框架稳定和不晃动。但是这样做不仅让产品外观看上去非常笨重,而且大大降低了置物架的有效储物空间。

2、因此亟待出现一种能够在同类置物架中减轻置物架笨重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置物架整体有效储物空间的设置的连接结构及置物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该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能够在同类置物架中减轻置物架笨重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置物架整体有效储物空间的设置。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该加强连接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结构简单,能减少置物架用料,降低成本。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加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金属置物架侧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金属置物架底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

5、在本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需要连接的第一位置,第二连接部连接在需要连接的第二位置,即可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加强固定,并提升二者的连接高度,从而提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角为90°。90°的固定夹角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最佳连接效果,在实现更少的用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更高的连接高度,从而让被连接的装置稳定性更高。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能够让该加强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更高,且便于生产加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连接部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优选的,第一固定孔设置为螺纹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连接部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优选的,第二固定孔设置为螺纹孔。

10、进一步的,该加强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第三连接部的设置,使得加强连接结构具有三个连接端,可以适配更复杂的加强固定场景。优选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三者连接后呈“t”形。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运用加强连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包括底板和侧板,其特征在于,该置物架还包括加强连接结构,所述加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底板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与侧板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底板连接中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中间连接件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设置有一个连接固定件,先将固定件固定在底板、侧板上,再实现第一连接部与侧板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底板连接,这样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适配更多种类的底板和侧板。其中,底板和侧板均为金属材质。

13、在本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侧板上,第二连接部连接在底板上,即可实现侧板和底板之间的加强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其他连接结构,并可以提升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从而提升底板和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置物架整体的稳定性。相比于同类置物架通过加高底板的厚度来提升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轻置物架笨重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置物架整体有效储物空间的设置。另外,现有技术的底板和侧板的连接方式多为冲孔框架加侧板焊接,这样的工艺繁琐,费工、费料,本技术方案即可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角为90°。90°的固定夹角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最佳连接效果,在实现更少的用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更高的连接高度,从而让被连接的装置稳定性更高。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能够让该加强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更高,且便于生产加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第一连接部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优选的,第一固定孔设置为螺纹孔。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第二连接部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优选的,第二固定孔设置为螺纹孔。

18、进一步的,该置物架还包括层板,所述层板可拆卸式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层板和底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

1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通孔伸入底板内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通孔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连接部伸入底板中,从而方便第一连接部固定在底板上。

2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至少部分贯穿凸起部的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入贯穿孔与底板可拆卸式连接。其中,凸起部优选设置在底板的内侧面,可以防止外露。另外,凸起部优选由底板本身冲压形成的凸起,结构一体性好,加工方便。最后,贯穿孔可以是左右贯穿凸起部的通孔,也可以是只贯穿凸起部一侧面的孔,只要能够实现让第二连接部伸入固定并方便拆卸即可。

21、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当中,

22、加强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需要连接的第一位置,第二连接部连接在需要连接的第二位置,即可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加强固定,并提升二者的连接高度,从而提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3、运用加强连接结构的金属置物架通过设置连接后形成固定夹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侧板上,第二连接部连接在底板上,即可实现侧板和底板之间的加强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其他连接结构,并可以提升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从而提升底板和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置物架整体的稳定性。相比于同类置物架通过加高底板的厚度来提升底板和侧板的连接高度,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轻置物架笨重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置物架整体有效储物空间的设置。另外,现有技术的底板和侧板的连接方式多为冲孔框架加侧板焊接,这样的工艺繁琐,费工、费料,本技术方案即可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