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9631发布日期:2023-07-18 13: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拖地的吸尘器地刷,尤其涉及一种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通过该连接构造,使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两者可拆卸式地连接在一起,两者可以快速地分离和组装,实现吸尘器地刷的拖地功能。


背景技术:

1、吸尘器,包括吸尘主机、吸尘管和吸尘地刷,吸尘地刷通过吸尘管与吸尘主机连接,用户手持吸尘主机,吸尘主机气动后,吸尘地刷通过负压方式吸取清洁地面上的灰尘杂物。

2、其中,吸尘地刷的头部可以被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200546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地刷拖头,地刷拖头包括扩展板,扩展板可拆卸地连接到外壳体上,扩展板为污物清洁层提供安装区。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550407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具有拖地功能的吸尘器地刷,在地刷上设置有拖头,在吸口处对灰尘进行吸取后,拖头对地面进行二次清洁,地刷内设置有水箱,在地刷工作时可对拖头上的海绵补充水分,水箱和拖头均为可拆卸的。

3、本技术人申请的公布号为cn115316881a的拼接有可分离式拖地单元的吸尘器地刷,公开了地刷主体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拖地单元;拖地单元包括拖地底板、固定在拖地底板上侧的水箱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拖地底板下侧的擦布。并且,拖地底板的定位柱上设有弹性卡扣,地刷底板的定位孔的内壁中设有卡槽。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且弹性卡扣嵌入卡槽后,实现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两者的可靠连接,定位柱从定位孔中拔出过程中,弹性卡扣通过压缩可以离开卡槽,拖地单元可从吸尘器地刷中分离出来。

4、现有的两个弹性卡扣是通过如下方式安装在定位柱中的;在两个弹性卡扣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弹簧,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弹性卡扣可弹性地伸出和缩进定位柱。

5、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存在如下不足:1.尺寸较小的定位柱中安装两个弹性卡扣和弹簧,装配难度很高,生产效率较低;2.弹簧长期受压会形变,导致弹性卡扣的伸缩不灵活,定位柱很容易地从定位孔中脱离,导致拖地单元从吸尘器地刷中分离出来;3.由于拖地单元经常接触湿漉漉的地面,地面上的水容易使弹簧生锈,进而导致弹性卡扣的弹性减弱乃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的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拖地单元,在定位柱和弹性卡扣之间设置弹簧,导致装配困难、弹簧容易变形生锈致使定位柱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稳定的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通过在定位柱中设置一个一体注塑成型的卡扣部件,利用塑料件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完成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的快速连接和分离。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包括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

3、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底板和地刷面板;所述地刷底板的后侧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

4、所述拖地单元包括用于在其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擦布的拖地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拖地底板上的水箱;

5、所述拖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6、所述定位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外周壁及凹腔;所述外周壁上对称地开设有窗口;

7、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卡扣部件,所述卡扣部件包括底盘及连接在底盘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伸出所述窗口露出在所述柱体的外周壁外;

8、所述定位孔包括内孔壁,所述内孔壁上对称地开设有供所述卡接件卡入的卡槽;

9、第一状态下,所述定位柱上的两个卡接件卡入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定位柱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10、第二状态下,施加一个使拖地单元与地刷底板分离的作用力,所述卡接件向内回缩且所述第一连接壁产生形变,进而解除所述卡槽对卡接件的限制,所述定位柱可从定位孔中分离出来。

1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柱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卡扣部件的上方,用于封闭所述凹腔顶部的盖部。

1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盖部包括盖体及所述盖体下侧向下凸设的连接柱;所述卡扣部件的底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以螺钉从拖地底板的底部向上穿入拧在向下的连接柱上。

1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接件的外侧上方设有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倾斜的第一引导斜面;

14、当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斜面引导配合作用,将所述卡接件向内挤压回缩,所述第一连接壁向内产生形变;

15、当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越过所述卡槽的边沿,所述第一连接壁回复释放以将所述卡接件卡入所述卡槽内,从而进入第一状态。

1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接件的外侧下方设有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倾斜第二引导斜面;

17、第二状态下,施加一个使拖地单元与地刷底板分离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引导斜面与所述卡槽的边沿之间形成斜面引导配合作用,将所述卡接件向内挤压回缩,所述第一连接壁向内产生形变,进而解除所述卡槽对卡接件的限制,所述定位柱可从定位孔中分离出来。

1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柱体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平面,所述定位孔的内孔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平面;

19、所述定位柱插入或拔出所述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导向平面与第二导向平面之间形成平面导向作用,以使所述卡接件顺利卡入或脱离卡槽。

2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扣部件的底盘上还对称得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壁;所述卡扣部件置于所述柱体的凹腔,所述第二连接壁靠在所述凹腔的内壁上。

2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包括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

22、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底板和地刷面板;所述地刷底板的后侧设有一对定位孔;

23、所述拖地单元包括用于在其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擦布的拖地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拖地底板上的水箱;

24、所述拖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的一对定位柱;

25、所述定位柱内设置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卡扣部件,所述卡扣部件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件;

26、所述定位柱对称的两个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窗口,所述卡接件伸出所述窗口露出在所述第一侧壁外;

27、所述定位孔具有向内延伸的内孔壁;

28、第一状态下,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两个所述卡接件径向超过所述内孔壁的边沿,以使所述定位柱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29、第二状态下,施加一个使拖地单元与地刷底板分离的作用力,所述卡接件向内回缩且所述第一连接壁产生形变,进而解除所述内孔壁的边沿对卡接件的限制,所述定位柱可从定位孔中分离出来。

3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卡接件的外侧上下分别设有第一引导斜面和第二引导斜面;

31、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倾斜;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倾斜;

32、当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斜面引导配合作用,将所述卡接件向内挤压回缩,所述第一连接壁向内产生形变;

33、当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轴向越过所述内孔壁的边沿,所述第一连接壁回复释放以使所述卡接件径向超过所述内孔壁的边沿,从而进入第一状态。

34、第二状态下,施加一个使拖地单元与地刷底板分离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引导斜面与所述内孔壁的边沿之间形成斜面引导配合作用,将所述卡接件向内挤压回缩,所述第一连接壁向内产生形变,进而解除所述内孔壁的边沿对卡接件的限制,所述定位柱可从定位孔中分离出来。

3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定位柱包括柱体和一盖部;

36、所述柱体包括外周壁及凹腔;所述窗口开设于所述外周壁上,所述卡扣部件置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卡接件伸出所述窗口露出在所述外周壁外;

37、所述盖部设置在所述卡扣部件的上方,以封闭所述凹腔顶部。

3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定位柱对称的两个第二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平面,所述定位孔的内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面配合的两个第二导向平面;

39、所述定位柱插入或拔出所述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导向平面与第二导向平面之间形成平面导向作用。

4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包括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

41、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底板和地刷面板;所述地刷底板的后侧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

42、所述拖地单元包括用于在其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擦布的拖地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拖地底板上的水箱;

43、所述拖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44、所述定位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件;

45、所述定位孔包括内孔壁,所述内孔壁上对称地开设有供所述卡接件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接件的外侧上下分别设有第一引导斜面和第二引导斜面;

46、第一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引导斜面与内孔壁的斜面引导配合作用下,所述定位柱上的两个卡接件卡入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定位柱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47、第二状态下,施加一个使拖地单元与地刷底板分离的作用力,在所述第二引导斜面与所述卡槽的边沿的斜面引导配合作用下,所述卡接件向内回缩且所述第一连接壁产生形变,进而解除所述卡槽对卡接件的限制,所述定位柱可从定位孔中分离出来。

4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定位柱内具有一个凹腔,且在对称的两个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窗口;

49、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卡扣部件,所述卡扣部件包括底盘,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壁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卡接件伸出所述窗口露出在所述第一侧壁外。

5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定位柱对称的两个第二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平面,所述定位孔的内孔壁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面配合的两个第二导向平面;

51、所述定位柱插入或拔出所述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导向平面与第二导向平面之间形成平面导向作用,以使所述卡接件顺利卡入或脱离卡槽。

5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倾斜,且为向外凸出的拱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倾斜。

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定位柱中设置一个凹腔,在凹腔内置入一个一体注塑成型的卡扣部件,卡扣部件上对称设置两个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件的第一连接壁,利用塑料件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实现卡接件相对于定位柱的侧壁的伸出和锁紧,进而卡入或脱离卡槽,以完成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的快速连接和分离。

54、与现有的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拖地单元通过在定位柱和弹性卡扣之间设置弹簧的结构设计相比,省去了独立的弹簧部件,不仅降低了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而且克服了因弹簧变形生锈带来的连接不稳定,实现了地刷组件和拖地单元之间更加稳定、可靠的可拆卸连接,延长了拖地单元与吸尘器地刷的可拆卸式连接构造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