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0678发布日期:2023-07-18 18:4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桌。


背景技术:

1、显示器增高桌,也称为显示器增高架,指的是放置在电脑桌上用于增加显示器高度的桌子。由于使用者的身高以及使用电脑习惯的不同,一部分人在使用电脑时,需要通过电脑增高桌来满足对电脑显示屏的高度的需求。

2、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器增高桌,其桌面和支脚通常是固定连接,并且不可折叠,这导致增高桌在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携带起来十分不方便,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桌,其桌面和支脚均能折叠收纳,因而便于携带,降低了运输成本。

2、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桌,所述折叠桌包括具有多个桌板的桌面,以及安装在所述桌面底部的支脚;

4、所述多个桌板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支脚可平行于所述桌面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桌板中的第一桌板;

5、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多个桌板沿第一方向并行排布,所述支脚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桌板均搭设在所述支脚上;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多个桌板沿第二方向依次折叠,所述支脚转动至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的位置并支撑所述第一桌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彼此垂直。

6、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平行于所述桌板的宽度、厚度和长度方向。

7、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件;

8、所述转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前桌板和后桌板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相邻,且所述前桌板的折叠次序在所述后桌板之前;

9、所述转动件的任一端部在转动时,所绕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

10、可选地,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前桌板的中间位置和第一端之间,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部连接在所述后桌板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桌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桌板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一方向上;

11、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部的高度;

12、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桌板的底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顶面上。

13、可选地,所述多个桌板中除所述第一桌板外,其余的所述桌板均具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自所述桌板的顶面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伸出;

14、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子转动件和第二子转动件,所述第一子转动件与所述前桌板相连,所述第二子转动件和所述后桌板相连,所述第一子转动件和所述第二子转动件倾斜相接而形成折角部;

15、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折角部靠近所述支脚的顶面或与所述支脚的顶面相接触;

16、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折角部远离所述支脚的顶面,所述第一子转动件位于所述前桌板的第一伸出部和所述后桌板的第一伸出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子转动件的内表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第一伸出部的顶面上。

17、可选地,所述支脚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折角部位置对应;

18、其中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折角部所述位于第一凹槽内。

19、可选地,所述折叠桌还包括多个侧板件,所述多个侧板件一一对应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桌板的侧壁上;

20、其中,所述侧板件位于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桌板的侧壁的一侧,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子转动件的至少一部分。

21、可选地,所述转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彼此靠近的一端;

22、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转动件的两个端部位于同一高度;

23、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桌板的顶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顶面上,或者所述前桌板的底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底面上。

24、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

25、所述弹性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前桌板和后桌板在所述使用状态下相对的板壁上,其中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相邻,且所述前桌板的折叠次序在所述后桌板之前;

26、所述弹性件的任一端部在转动时,所绕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驱使所述两个端部彼此靠近的弹力。

27、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件;

28、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在使用状态下相对的板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对应的桌板的底面连通;

29、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的第三凹槽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凹槽的相对的槽壁上;

30、所述弹性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两个连接件上;

31、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弹性件驱使两个所述连接件彼此靠近,所述前桌板的顶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顶面上,或者,所述前桌板的底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底面上。

32、可选地,当所述前桌板被配置为使顶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顶面上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在使用状态下相对的板壁上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底面;

33、当所述前桌板被配置为使底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底面上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在使用状态下相对的板壁上的连接位置更靠近顶面。

34、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件和滑动件;

35、所述转轴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后桌板,所述转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相连,其中所述转轴件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

36、所述滑动件适于与前桌板滑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37、其中,所述前桌板和所述后桌板相邻,且所述前桌板的折叠次序在所述后桌板之前。

38、可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以及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中的一种设置在所述前桌板上,另一种与所述转轴件相连,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39、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滑块的高度高于所述转轴件的高度,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滑槽的第一端为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更靠近所述后桌板的一端;

40、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桌板的底面叠压在所述后桌板的顶面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二端,所述滑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41、可选地,所述多个桌板中除位于边缘的两个桌板外,其余的桌板的底面均开设有第四凹槽和所述滑槽,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滑槽在所述桌板的底面错开设置;

42、所述第四凹槽延伸至所述桌板的第一端的边缘,所述桌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桌板的第二端的第一方向上;

43、所述转轴件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凹槽的相对的槽壁上;

44、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在的桌板的第一端的边缘和第二端的边缘。

45、可选地,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脚在所述第一桌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折叠桌还包括插座模块,所述插座模块装设在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上。

4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桌,由于其桌面具有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的多个桌板,能够实现依次折叠;第一桌板的底部安装有能够平行于桌面转动的支脚,因此在该折叠桌需要使用时,可以先转动支脚使其沿多个桌板的第一方向延伸,然后将折叠在一起的多个桌板依次打开,使得各个桌板沿第一方向并行排布组成桌面,并且均搭设在支脚上,由支脚对桌面进行支撑;当该折叠桌使用完毕后,可以先将多个桌板沿第二方向依次折叠,使多个桌板叠置在第一桌板的顶面上,然后转动支脚,使得支脚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支撑第一桌板,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垂直。因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桌,其桌面和支脚均能折叠收纳,因而便于携带,降低了运输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