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151发布日期:2023-09-20 20:0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帘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帘门控制器,属于电机设备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一般卷帘门处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控制盒来控制卷帘门的状态,例如,上升、下降或停,而电机控制盒作为容置主控线路板和蓄电池的装载载体,传统的安装方式是通过螺丝、螺栓等连接件进行独立控制器的各功能部件,这使得其内部空间需要留有供安装操作的区域,同时,其在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打开电机控制盒的盒体进行开启开关和操作,这些局限性致使传统的电机控制盒在体积上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且这种结构和操作形式使得电机控制盒在体积上进行进一步压缩的改进空间变小,导致实地安装电机控制盒时,需要预留较大的安装空间进行容置电机控制盒,另外,控制盒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打开电机控制盒才能够进行操作控制卷帘门的结构设置形式,也存在较大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装便利且整体体积小的卷帘门控制器。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卷帘门控制器,包括电池、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池电连接;

4、第一壳体,其内部具有安装腔且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可启闭安装腔的盖体;

5、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分别用于约束固定电池、电路板。

6、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按钮,其数量若干,所述安装架上的多个安装槽还用于约束固定控制按钮,所示控制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其操作端穿过安装架、第一壳体且外露在第一壳体外,所述安装架对应控制按钮的操作端设有供其穿出的避让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控制按钮的操作端设有供其穿出的通孔。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为上端敞开的壳体结构,所述盖体为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壳体的上端。

8、作为进一步改进,安装架的主体为环形结构,其一端设有底板。

9、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安装槽包括与电池结构相适应的第一仿形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第二安装槽。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高出第一壳体的敞开端,且高出高度小于盖体的深度。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敞开端的边缘设有沿安装腔方向卷缩形成的固定边条,所述固定边条与安装架的上端或侧壁约束配合,将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安装腔;

12、当固定边条与安装架的侧壁约束配合时,安装架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扣,所述弹性扣的上端与固定边条约束连接。

13、作为进一步改进,与所述电路板外壁边缘对应的安装架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扣,所述弹性扣的下端与电路板约束连接。

14、作为进一步改进,在第二安装槽底面设有若干个与电路板配合的固定柱,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柱从下至上贯穿固定孔。

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底面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挂钩滑动设置在滑槽中,其末端可以滑动贯穿第一壳体侧面裸露在第一壳体外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安装架就链接了电路板、电池和第一壳体,实现了完全一对一卡接,直接省去多道工序,一步到位,不需要采用螺丝、螺栓、金属板等进行加固,也缩小了整个控制器的体积,更加便携好用。

17、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架上设有若干根固定柱,当电路板放置在放置部上时,固定柱还能从下至上贯穿固定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加强电路板安装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利用指示灯和电路板通过导线电连接,与控制按钮配合,达到直接从外界操作控制卷帘门的结构设置形式,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卷帘门控制器,包括电池(10)、电路板(20),所述电路板(20)与电池(10)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按钮(50),其数量若干,所述安装架(40)上的多个安装槽(401)还用于约束固定控制按钮(50),所示控制按钮(50)与电路板(20)电连接,其操作端穿过安装架(40)、第一壳体(30)且外露在第一壳体(30)外,所述安装架(40)对应控制按钮(50)的操作端设有供其穿出的避让结构,所述第一壳体(30)对应控制按钮(50)的操作端设有供其穿出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0)为上端敞开的壳体结构,所述盖体(80)为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壳体(30)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架(40)的主体为环形结构,其一端设有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安装槽(401)包括与电池(10)结构相适应的第一仿形安装槽(4011)和用于安装电路板(20)的第二安装槽(40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的上端高出第一壳体(30)的敞开端,且高出高度小于盖体(80)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0)敞开端的边缘设有沿安装腔方向卷缩形成的固定边条(201),所述固定边条(201)与安装架(40)的上端或侧壁约束配合,将安装架(40)固定设置在安装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路板(20)外壁边缘对应的安装架(40)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扣(402),所述弹性扣(402)的下端与电路板(20)约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安装槽(4012)底面设有若干个固定柱(403),电路板(20)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柱(403)从下至上贯穿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电路板(20)分别嵌入固定于第一仿形安装槽(4011)、第二安装槽(401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60),所述安装架(40)底面一端设置有滑槽(404),所述挂钩(60)滑动设置在滑槽(404)中,其末端可以滑动贯穿第一壳体(30)侧面裸露在第一壳体(30)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卷帘门控制器,包括电池、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池电连接;第一壳体,其内部具有安装腔且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可启闭安装腔的盖体;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分别用于约束固定电池、电路板;本技术利用一个安装架就链接了电路板、电池和第一壳体,实现了完全一对一卡接,直接省去多道工序,一步到位,不需要采用螺丝、螺栓、金属板等进行加固,也缩小了整个控制器的体积,更加便携好用;本技术利用指示灯和电路板通过导线电连接,与控制按钮配合,达到直接从外界操作控制卷帘门的结构设置形式,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金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