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及双锅独立控制式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4320发布日期:2023-09-21 02:3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及双锅独立控制式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尤其是涉及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及空气炸锅,在双锅加热腔取消隔板的基础上,对两个加热腔进行气流密封处理,以避免两个腔体内的气流相互串流。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烹饪方式的多样化,市面上逐步兴起不同类型、功能侧重不同的空气炸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空气炸锅内的加热组件产生热量,并使该热量以一定流速进行循环,从而使锅内的食物受热均匀、充分,达到烹饪的目的。

2、公告号为cn217610638u的一种双锅对流空气炸锅,空气炸锅的两个内锅通过隔热支架单独操作,两个内锅通过隔热支架的导向密闭结构实现滑移式推拉操作,同时使两个锅之间没有隔板,促进空气炸锅内部热量对流均衡,快速提高整体温度,达到口感和时间双重效果提升。

3、两个加热腔之间去除了隔板,实现热气流的对流,同时对降低空气炸锅的重量。

4、有一种双锅式的空气炸锅,配置有两套加热系统,分别对不同的锅体进行加热,此时就不期望两个加热腔内的气流发生对流,以独立地实现各自锅体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无隔板的双锅加热腔存在对流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以满足加热腔气流温度独立控制的需要;通过锅体及加热腔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两个加热腔之间气流的密封和隔绝。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包括设置有两个腔体的底座和两个锅体组件;

3、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左壁、右壁和后壁,

4、所述底板的中间前侧位置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后壁的中间之间连接有横梁,以围成一镂空区域;

5、所述横梁的两侧各设有一台阶,以使横梁的中间部位形成凸筋;

6、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固定在锅体前侧的前固定板;

7、所述前固定板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并形成超伸于锅体侧壁的内延伸段和外延伸段,所述内延伸段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外延伸段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

8、插置状态下,相邻锅体组件的第一壁面贴合并使两个第二壁面连贯接合,且两个第二壁面贴合住所述立柱的前纵向面;

9、所述锅体包括底部和周侧部,所述周侧部的上沿向外倾斜并延伸以形成翻边,所述翻边搁置在所述台阶上,以使相邻锅体内部的加热空间互相独立;

10、所述外延伸段的外壁面为弧形面以使所述内壁面得以与所述底座的侧纵向面相对,所述外延伸段的内壁面贴合住所述底座的侧纵向面。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壁、右壁和后壁上均设有台阶,所述周侧部的u型上沿向外延伸出u型翻边,以使所述u型翻边的两侧和后侧均可搁置在台阶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后壁中间内侧隆出一凸脊;

13、所述横梁的后端与所述凸脊连接,且两者位于同一高度;

14、所述横梁包括横档条和横档条前端向下延伸的竖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立柱连贯拼合并通过一紧固件固定。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向上隆起一凸沿,所述立柱底部前端设有对应的凹陷;所述凹陷与凸沿吻合;

16、所述立柱底部后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横梁两侧的台阶前端向下倾斜,所述u型翻边的根部旁侧设有补充块,所述补充块具有一下斜面,所述下斜面与向下倾斜的台阶前端拼合。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题: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包括设置有两个腔体的底座和两个锅体组件;

19、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左壁、右壁和后壁,

20、所述底板的中间前侧位置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后壁的中间之间连接有横梁,以围成一镂空区域;

21、所述横梁的两侧各设有一台阶,以使横梁的中间部位形成凸筋;

22、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固定在锅体前侧的前固定板;

23、所述前固定板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并形成超伸于锅体侧壁的内延伸段和外延伸段,所述内延伸段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

24、插置状态下,相邻锅体组件的前固定板接合,且两个第二壁面贴合住所述立柱的前纵向面;

25、所述锅体包括底部和周侧部,所述周侧部的上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搁置在所述台阶上。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延伸段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

27、所述外延伸段的外壁面为弧形面以使所述内壁面得以与所述底座的侧纵向面相对,所述外延伸段的内壁面贴合住所述底座的侧纵向面。

2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周侧部的环向上沿向外倾斜并延伸以形成u型翻边,所述u型翻边与所述台阶的上端面平行;

29、所述左壁、右壁和后壁上均设有台阶,以使所述u型翻边的两侧和后侧均可搁置在台阶上。

3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后壁中间内侧隆出一凸脊;

31、所述横梁的后端与所述凸脊连接,且两者位于同一高度;

32、所述横梁包括横档条和横档条前端向下延伸的竖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立柱连贯拼合并通过一紧固件固定。

3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向上隆起一凸沿,所述立柱底部前端设有对应的凹陷;所述凹陷与凸沿吻合;

34、所述立柱底部后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3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横梁两侧的台阶前端向下倾斜,所述u型翻边的根部旁侧设有补充块,所述补充块具有一下斜面,所述下斜面与向下倾斜的台阶前端拼合。

3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题:双锅独立控制式空气炸锅,包括壳体、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

37、所述第一、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双锅加热腔的气流密封构造位于所述壳体下部;

38、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一锅体组件上下对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与第二锅体组件上下对应;

39、所述立柱将壳体下部前侧的敞开区分隔为两个插入口,以使所述第一锅体组件和第二锅体组件各自独立出入对应的插入口。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底座的底板中间前侧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与后壁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立柱围成一分界件以将底座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腔体,对应锅体组件插入对应的腔体内;两个锅体组件各自独立插入、移出,也即每个锅体组件可各自独立烹饪食物,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进行使用。

41、此外,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锅体前侧的前固定板,锅体的上沿向外延伸出翻边,底座周侧壁以及横梁两侧均设有台阶,翻边搁置在台阶上,以在纵向上阻断气流路径,避免一个锅体内的热气流流动至另一锅体内,从而使两个锅体内的加热腔可进行不同的温度控制。

42、前固定板两侧向外延伸,以形成超伸于锅体侧壁的内延伸段和外延伸段,内延伸段的第二壁面贴合住立柱的前纵向面,且优选两个第一壁面连贯拼合,以进一步在前后方向上阻断气流路径,防止两个锅体内的加热温度互相干扰。

43、此外,外延伸段的内壁面与底座的侧纵向面贴合,避免锅体加热腔内的热量逃逸,保证锅体加热腔内的温度稳定性以及烹制食物的效率。外延伸段的弧形外壁面与底座外部的壳体连贯接合,以形成一整体、连贯的表面,保证前固定板与底座外部壳体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