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1240发布日期:2023-12-14 08:5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除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除螨吸尘器。


背景技术:

1、除螨吸尘器又称为除螨机,是用来清洁床上、沙发、地毯、衣物等纺织物品上面灰尘、以及所滋生的细菌、病毒、螨虫等过敏源。使用除螨吸尘器进行清洁时,除螨吸尘器的吸入口与待清洁面接触,从而将灰尘及滋生的细菌、螨虫等过敏源吸入除螨吸尘器。

2、现有的除螨吸尘器包括除螨吸尘器主机,除螨吸尘器主机包括壳体、滚刷组件和集尘杯,壳体内具有电机和风道,壳体上具有吸入口,吸入口处设有滚刷,风道连通于吸入口和集尘杯之间,通过滚刷拍打待清洁面,使得藏在待清洁面深处的螨虫等被扬起,再通过除螨吸尘器的机身内部电机提供吸力,使灰尘及螨虫等过敏源依次从吸入口和风道进入集尘杯。此外,除螨吸尘器主机还可以包括水蒸汽组件,水蒸汽组件用于向待清洁面喷射水蒸汽,以对待清洁面进行杀菌除螨。

3、但是,这种能喷射水蒸汽的除螨吸尘器在使用时容易在待清洁面产生水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螨吸尘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螨吸尘器,除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机和蒸汽组件,吸尘器主机包括壳体和滚刷组件,壳体具有风道,风道具有相互连通的吸尘口和出风口,滚刷组件设置于风道的靠近吸尘口一端,蒸汽组件包括外壳和换热单元,外壳具有换热腔,换热单元设置于换热腔,外壳连接于壳体,外壳具有多个与换热单元连通的蒸汽孔,多个蒸汽孔分散设置于外壳的朝向待清洁表面一侧,换热单元被配置为将水加热以形成水蒸汽,并通过蒸汽孔喷向待清洁表面,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待清洁表面,以使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对待清洁表面进行风干。

3、本技术的除螨吸尘器,蒸汽组件通过设置换热单元用于产生水蒸汽,通过设置多个蒸汽孔用于使水蒸汽均匀地扩散至待清洁表面,通过将换热单元和蒸汽孔均集成于外壳,以缩短水蒸汽的发生端和扩散端之间的路程,进而提高蒸汽孔的出汽温度,以降低水蒸汽的冷凝液化量,从而防止待清洁表面形成水渍。吸尘器主机通过设置壳体用于安装滚刷组件和蒸汽组件等,通过设置滚刷组件用于拍打待清洁表面,以使隐藏在深处的螨虫暴露出来,以便于水蒸汽直接作用于螨虫和吸尘器主机吸走螨虫,壳体通过设置风道用于形成负压区域,通过设置吸尘口用于连通风道和待清洁表面,以通过气流带走待清洁表面的尘螨,通过将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设置为朝向待清洁表面,以使从吸尘口补入的气流流经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向待清洁表面,进而风干待清洁表面的残留水滴,从而防止待清洁表面形成水渍。由此,除螨吸尘器的在使用时可以防止待清洁表面形成水渍,使用感受较好。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换热单元包括导流件和第一加热件,导流件连接于外壳的内侧壁,以将换热腔分隔形成迂回状的换热流道;外壳还设有进水口,换热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进水口和蒸汽孔。

5、如此设置,水可以从进水口进入换热腔在换热流道中迂回流动,并通过第一加热件加热,以形成水蒸汽之后,再直接通过各个蒸汽孔均匀地扩散至待清洁表面,以缩短水蒸汽的流动路程,进而提高蒸汽孔的出汽温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换热流道包括多个连通段,多个连通段首尾依次相接在进水口和蒸汽孔之间。

7、如此设置,多个连通段首尾依次相接可以组成迂回状的换热流道,从进水口流入的水可以在换热流道中流动时被充分加热汽化,形成水蒸汽后再经蒸汽孔喷出,从而防止水蒸汽冷凝形成水滴。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换热腔为方形腔体,连通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换热腔的腔壁。

9、如此设置,可以延长换热流道的长度,从而提高换热单元的汽化效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多个连通段包括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交替设置并首尾相连。

11、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交替首尾连通,以组成迂回状的换热流道。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各第一连通段相互平行;和/或,各第二连通段相互平行。

13、如此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换热腔的体积,以形成更长路程的换热流道。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进水口位于外壳的远离蒸汽孔一侧,连接于同一第一连通段两端的两个第二连通段分别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

15、如此设置,各个第一连通段和各个第二连通段平行且依次首尾连通,进而形成s形的换热流道。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进水口位于外壳的中部,连接于同一第一连通段两端的两个第二连通段均向同一方向延伸,并使换热流道围设在进水口外侧。

17、如此设置,各个第一连通段和各个第二连通段垂直且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回字形的换热流道。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导流件包括导流件本体和多个第一筋条,多个第一筋条沿导流件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连接于导流件本体。

19、如此设置,第一筋条可以减缓水在换热流道中的流速,进而使得水能够充分与第一加热件进行换热,从而提高水的汽化效率。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一筋条的延伸方向与导流件本体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且第一筋条的根部相对于第一筋条的顶部向背离换热流道的流体流动方向倾斜。

21、如此设置,第一筋条向背离换热流道的流体流动方向延伸,可以阻挡水流动,从而减缓水的流动速度。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夹角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

23、如此设置,既有利于导流件加工,又有利于减缓水的流动速度。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第一筋条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换热流道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换热流道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25、如此设置,既可以使第一筋条相对于导流件本体延伸一定的长度,以减缓水的流速,又不会使第一筋条的长度过长,避免第一筋条阻碍水流动。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凸起,多个凸起沿换热流道的流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于换热流道的底壁。

27、如此设置,多个凸起可以增加换热流道的表面积,进而增大水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单元的汽化效率。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蒸汽孔为多个,多个蒸汽孔分散设置于外壳的朝向待清洁表面一侧。

29、如此设置,水在换热流道中循环流动之后,被第一加热件加热形成水蒸汽之后,可直接经多个蒸汽孔均匀地喷向待清洁表面,从而防止水蒸汽冷凝液化,形成水渍残留在待清洁表面。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盖板,盖板连接于外壳本体,以共同围设成换热腔,进水口和多个蒸汽孔均设置于外壳本体。

31、如此设置,外壳本体和盖板连接后形成换热腔,以使水和第一加热件在换热腔内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在外壳本体上设置进水口,以供水流进换热腔,以及在外壳本体上设置蒸汽孔,以使水蒸汽流出换热腔后直接喷向待清洁表面。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水箱,水箱被配置为向换热单元供水。

33、如此设置,水箱可用于存储水,并持续向蒸汽组件供水,以使蒸汽组件持续产生高温水蒸汽,从而不断作用于待清洁表面。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驱动泵,驱动泵连通于水箱和换热单元之间,驱动泵被配置为驱动水箱中的水进入换热单元。

35、如此设置,驱动泵可为水箱中的水提供驱动力,以使水克服重力或阻力进入换热单元。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设置于风道的靠近出风口一端,第二加热件被配置为加热风道中的气流。

37、如此设置,当气流流经至风道的靠近出风口一端时,可通过加热件进行加热,以进一步提高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进而通过热风风干待清洁表面,来提高待清洁表面水滴的风干速度,以防止水滴残留在待清洁表面的时间过长,在待清洁表面形成水渍。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设置于风道内,电机组件被配置为使风道内形成负压,以使气流依次流经吸尘口、风道和出风口。

39、如此设置,电机组件工作时可在风道内形成负压区域,从而使气流带走尘螨,并可经吸尘口进入风道,流经风道后再从出风口吹向待清洁表面,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风干。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螨吸尘器,还包括集尘组件,集尘组件连接于壳体,且集尘组件与风道连通,集尘组件被配置为过滤和收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

41、如此设置,经吸尘口吸入的气流进入风道后,再进入集尘组件,气流中的尘螨被集尘组件收集和过滤,待清洁工作完成之后,再排空集尘组件中的尘螨等污物,除螨吸尘器使用较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