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9213发布日期:2024-04-08 11:3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梯。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攀爬至高处,施工人员攀爬时需要借助爬梯。

2、经检索发现,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5162694a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

3、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爬架,所述爬架的底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滑件以及驱动件,驱动件通过伸缩轴驱动防滑件移出爬架与地面接触,两个爬架展开置于地面,驱动件通过伸缩轴驱动防滑件发生形变,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从而有效为爬架的底端做防滑处理,但是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不能够对工程梯进行折叠,因此现有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爬梯不易携带和运输,为此,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梯,通过第一螺纹推杆的伸缩,带动第一转动条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条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组件进行折叠、两个支腿进行滑动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支腿滑动靠近后该工程梯的体积更小,因为该工程梯的体积变得更小,从而使得该工程梯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梯,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第一螺纹推杆的装设,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条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条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组件进行折叠、两个支腿进行滑动靠近,因为两个支腿可以进行相互滑动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支腿滑动靠近后该工程梯的体积更小,因为该工程梯的体积变得更小,从而使得该工程梯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建筑工程梯,包括两个横向条,两个所述横向条的两端均转动配合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支腿和滑动条,四个支腿内均转动配合设置有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螺纹推杆和第一转动条,两个所述横向条内转动配合设置有四个一端与四个支腿分别转动配合的第二螺纹推杆,两个伸缩组件之间转动配合设置有多个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转动配合的脚踏条。

4、优选的:两个所述横向条的上侧均设置有脚踏板、两个第一凸起部,脚踏板位于两个第一凸起部之间,脚踏板与两个第一凸起部之间为转动配合。

5、优选的:四个所述支腿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四个滑动条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和滑动槽为滑动配合,四个支腿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

6、优选的:四个所述支腿上均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四个第二螺纹推杆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设置在两个横向条内,四个第二螺纹推杆的另一端与四个第二凸起部为转动配合。

7、优选的:四个所述支腿与四个滑动条内开设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脚踏条分别转动配合设置在多个矩形凹槽内。

8、优选的:两个所述脚踏条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扭簧位于转动组件的下表面。

9、优选的:两个所述横向条两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贯穿滑动条,滑动条和第三凸起部之间为转动配合。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条上设置有四个第四凸起部,第一螺纹推杆的顶部转动配合设置矩形凹槽的内部,第一螺纹推杆的底部与两个第四凸起部之间为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条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在矩形凹槽内的底部,两个第一转动条的另一端相互转动配合,第一螺纹推杆位于第一转动条的上侧。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2、一、本实用新型第一螺纹推杆的装设,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条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条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组件进行折叠、两个支腿进行滑动靠近,因为两个支腿可以进行相互滑动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支腿滑动靠近后该工程梯的体积更小,因为该工程梯的体积变得更小,从而使得该工程梯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13、二、本实用新型第二螺纹推杆的装设,可以带动支腿进行滑动,支腿的滑动可以带动伸缩组件进行滑动收缩,因为伸缩组件可以进行滑动收缩,从而使得该工程梯的收缩后体积更小,因为该工程梯的体积变得更小,从而使得该工程梯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14、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梯,包括两个横向条(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条(1)的两端均转动配合设置有伸缩组件(2),伸缩组件(2)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支腿(3)和滑动条(4),四个支腿(3)内均转动配合设置有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螺纹推杆(5)和第一转动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条(1)的上侧均设置有脚踏板(11)、两个第一凸起部(10),脚踏板(11)位于两个第一凸起部(10)之间,脚踏板(11)与两个第一凸起部(10)之间为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腿(3)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四个滑动条(4)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动部(12),滑动部(12)和滑动槽为滑动配合,四个支腿(3)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腿(3)上均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3),四个第二螺纹推杆(7)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设置在两个横向条(1)内,四个第二螺纹推杆(7)的另一端与四个第二凸起部(13)为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腿(3)与四个滑动条(4)内开设有多个矩形凹槽,多个脚踏条(9)分别转动配合设置在多个矩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踏条(9)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15),扭簧(15)位于转动组件(8)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条(1)两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凸起部(14),第三凸起部(14)贯穿滑动条(4),滑动条(4)和第三凸起部(14)之间为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条(6)上设置有四个第四凸起部(16),第一螺纹推杆(5)的顶部转动配合设置矩形凹槽的内部,第一螺纹推杆(5)的底部与两个第四凸起部(16)之间为转动配合,两个第一转动条(6)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在矩形凹槽内的底部,两个第一转动条(6)的另一端相互转动配合,第一螺纹推杆(5)位于第一转动条(6)的上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一种建筑工程梯,包括两个横向条,两个所述横向条的两端均转动配合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支腿和滑动条,四个支腿内均转动配合设置有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螺纹推杆和第一转动条,两个所述横向条内转动配合设置有四个一端与四个支腿分别转动配合的第二螺纹推杆,两个伸缩组件之间转动配合设置有多个转动组件。本技术通过第一螺纹推杆的装设,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条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条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组件进行折叠、两个支腿进行滑动靠近,因为两个支腿可以进行相互滑动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支腿滑动靠近后该工程梯的体积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利,崔淼,任会军,孟凡强,李华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姚德利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