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8927发布日期:2023-12-14 12: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压力烹饪器具的锅盖设置有排气件和泄压组件,排气件一般为设置在内盖上的浮子阀,其能够受到锅内蒸汽的推动而上下浮动进行排气或者密封。泄压组件一般包括杠杆以及重锤,利用杠杆的一端向上顶起重锤,使重锤与排气通道脱离密封,进行排气泄压。

2、为了锅内的气体能够排出进行泄压,内盖同样设置有连通排气通道的排气口。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锅盖各零部件的布置,通常将浮子阀安装口和排气口布置在内盖中轴线的两侧,使得浮子阀安装口和排气口均具有靠近中轴线的一侧以及远离中轴线的一侧。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内气体更多地从锅盖的中轴线处聚集并向上涌动,因此使得浮子阀安装口和排气口两侧的受力并不均匀,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受到气体的推动力更大,远离中轴线的一侧受力较小,这就使得长时间使用后,开口两侧的形变结果并不相同。也就是说,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形变较大,远离中轴线的一侧形变较小,进而使浮子阀或者排气口处的排气管产生一定程度的歪斜,给内盖尺寸链带来不可预见的影响。久而久之,则会对锅盖的密封造成影响,影响压力烹饪的正常进行。

4、此外,用于操控杠杆的泄压按钮一般布置在锅盖的中心区域,杠杆自泄压按钮延伸至排气口处,将浮子阀安装口和排气口布置在内盖中轴线两侧,使得杠杆不经过浮子阀处。若简单对浮子阀安装口和排气口的位置进行调整,还会存在杠杆经过浮子阀安装口,导致杠杆与浮子阀发生干涉的问题,使得浮子阀无法正常浮动排气,或者杠杆无法正常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锅盖组件,包括盖体和内盖,所述盖体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内盖与锅体配合围成烹饪腔,所述内盖开设有排气口以及浮子阀安装口,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操作件、传动件以及重锤,所述传动件一端与所述操作件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重锤配合,以在所述操作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重锤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气口;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区域,所述浮子阀安装口设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操作件之间的中心连线上,所述传动件具有折弯部以避让所述浮子阀安装口。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锅盖组件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5、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操作件配合的配合段、用于与所述重锤配合的驱动段,以及位于所述配合段和所述驱动段之间且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的连接段,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段。

6、所述配合段朝向所述操作件弯折以在所述配合段形成配合斜面。

7、所述配合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8、所述连接段和所述驱动段之间还具有朝向下方弯折的避让部,以使所述驱动段所在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配合段所在的位置高度。

9、所述操作件具有朝向下方延伸的触发筋位,所述触发筋位用于按压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

10、所述盖体还设置有拨叉件,所述拨叉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盖转动以具有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拨叉件联动,所述操作件还设置有抵接筋位,当所述拨叉件转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接筋位按压所述传动件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

11、所述抵接筋位的一侧还设置有避空区域,当所述拨叉件转动至所述锁合位置时,所述避空区域与所述传动件对位,所述抵接筋位朝向所述避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过渡面。

12、所述排气口安装有排气管,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配合,以用于推动所述重锤运动,所述盖体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开设有供所述排气管穿过的过口,所述推动件作用于所述密封件。

1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还包括上述的锅盖组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具有所述锅盖组件与所述锅体锁合的锁止状态,以及所述锅盖组件与所述锅体解锁的解锁状态。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盖体的中心区域,由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内盖同轴设置,因此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内盖的投影同样位于所述内盖的中心区域,所述浮子阀安装口设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操作件之间的中心连线上,使得所述操作件对应所述内盖的位置、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浮子阀安装口处于同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为所述内盖的中轴线。因此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浮子阀安装口的两侧距离所述内盖中轴线的距离相同,使得两开口的两侧受力更加接近,长时间使用后,两侧的形变量也更加接近,两侧同时发生相同程度的形变,浮子阀和排气管不会发生倾斜,进而对所述锅盖组件的尺寸链影响较小,使浮子阀和所述排气组件保持稳定可靠地工作,提高使用寿命以及排气可靠性,提高使用体验。

16、此外,由于所述操作件对应所述内盖的位置、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浮子阀安装口处于同一条直线,所述传动件的部分区域折弯,从而使得所述传动件能够绕开所述浮子阀安装口而延伸,同时保持一端在所述操作件下方,另一端子在所述排气口处,保证操作件对所述重锤的控制效果,而不会与浮子阀形成干涉。浮子阀上方无遮挡,因此能够正常浮动进行排气,同时所述传动件也能够进行正常的运动以带动所述重锤顶升进行排气,以此提高了所述锅盖组件的结构紧凑性,且各排气元件互不干扰。

17、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操作件配合的配合段、用于与所述重锤配合的驱动段,以及位于所述配合段和所述驱动段之间且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的连接段,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段。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连接段,使得所述折弯部更接近于所述传动件的中心,使所述传动件两端的重量更加均衡,提高所述传动件的稳定性,避免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传动件一侧而使得所述传动件两端失衡,影响传动效率。

18、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段和所述驱动段之间还具有朝向下方弯折的避让部,以使所述驱动段所在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配合段所在的位置高度。所述驱动段低于所述配合段,因此使所述重锤以及排气位置能够大大降低,从而减小所述锅盖组件的整体高度,有助于整机小型化。此外,还有助于实现所述重锤的隐藏式设计,使所述重锤不必凸出于所述锅盖组件以外,使排气位置隐藏至所述锅盖组件内部,提高美观的同时,防止用户被高温蒸汽烫伤的风险。

19、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体还设置有拨叉件,所述拨叉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盖转动以具有锁合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拨叉件联动,所述操作件还设置有抵接筋位,当所述拨叉件转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接筋位按压所述传动件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拨叉件能够在所述锁合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转动以切换所述锅盖组件与锅体的锁合状态,在所述锁合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操作所述操作件,使其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从而使所述传动件将所述重锤顶起,完成主动排气泄压。而在开盖时,用户转动所述拨叉件使其转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同时所述操作件随所述拨叉件同步转动,使得所述操作件上的所述抵接筋位与所述传动件对位并压动所述传动件使其运动,从而将所述重锤顶起,完成被动排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排气组件同时具备在所述锅盖组件锁止状态下的主动排气,以及在所述锅盖组件解锁状态下的被动排气,实现开盖时自动驱动重锤进行泄压的功能,增强了安全性。同时当所述锅盖组件开盖状态下,所述重锤始终处于打开排气口的状态,使用户能够随时进行开盖操作,且开盖过程更加方便安全。

2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抵接筋位的一侧还设置有避空区域,当所述拨叉件转动至所述锁合位置时,所述避空区域与所述传动件对位,所述抵接筋位朝向所述避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过渡面。所述拨叉件自所述锁合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操作件随所述拨叉件同步转动,此时所述避空区域逐渐远离所述传动件,而所述抵接筋位则逐渐靠近所述传动件,此过程中,所述过渡面逐渐与所述传动件接触,并对所述传动件形成按压力,最终使所述传动件运动,将所述重锤顶起。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过渡面接触并沿其运动,使得二者之间的接触更加顺畅、平滑,减小二者接触时产生的卡涩感,进而使用户在操作所述拨叉件时更加顺畅,提高操作手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