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268发布日期:2023-12-06 21:4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筷子,更具体地说是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


背景技术:

1、筷子是我国人民日常用餐时所使用的餐具,人们使用筷子夹取食物。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暗合“天圆地方”),只在头部与尾部略细,尖头筷子也流行起来。由于竹的生长比较快和广泛,竹筷的使用率很高,也有用传统的红木和象牙等名贵材料制作的筷子。

2、在文化不断进步的当今时代,人们在集体就餐环境中,开始使用公筷,但是使用公筷的方式,就需要在就餐时为每个人准备两双筷子,没习惯使用公筷的人们常常会忘记哪副筷子是公筷而导致出现用错筷子的情况。为了避免该情况,公开号为cn216854376u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筷子,通过设置的在筷子本体内的第二筷体,第二筷体扇的吸附条和滑动柱之间的配合,可以在吃饭使用时使第二筷体伸出当做公筷使用。所以,如果在就餐时采用该筷子,将无需准备两双,人们也不会将其弄错。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二筷体在被抽出使用时,原先夹取食物的第一筷子上如果粘有汤汁将会在第二筷体使用时滴落到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弄脏使用者的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通过将外筷套在内筷外部充当公筷,用于夹取盘中的食物,通过将外筷从内筷外端拆下,利用内筷作为私筷自己使用,在餐桌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携带两双筷子,而且内筷和外筷在交替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有食物汤汁沾染到使用者的手部,能够保证使用者手部的洁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包括筷尾,所述筷尾一端设有用于夹取食物的筷头组件;

3、所述筷头组件包括安装在筷尾一端的内筷,所述内筷外端套有外筷,所述外筷靠近筷尾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筷加工有第一开口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卡套,所述限位卡套内部与外筷内部相连通,所述限位卡套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卡槽,所述筷尾两侧壁底端均固定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卡套套在筷尾外部时限位凸起卡在限位卡槽内部,用于将限位卡套固定在筷尾外部;

4、所述限位卡套顶部设有用于为内筷消毒清洁的清洁组件。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设在限位卡套远离外筷的一端,所述下壳体远离限位卡套的一侧设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设有四块拼接在一起的海绵,所述海绵中吸附有清洁酒精,在将外筷套在内筷外部时,内筷从四块海绵之间穿过并挤压四块海绵向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海绵能够清洁掉内筷外端所沾染的汤汁或食材,从而能够保证内筷外端的洁净,保障外筷的内部不会被内筷弄脏,进而能够有助于保证用餐环境的干净卫生。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环形板,该环形板插接在下壳体内部并与下壳体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开,从而让那个方便更换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的海绵。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筷尾的截面加工成方形,方形的截面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与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达到防止滑动的效果,而且,所述筷尾的棱边被加工成圆角,该圆角的设置则能够防止方形的棱边将使用者的手部划伤,有利于保障使用者手部的健康。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筷和外筷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的内筷和外筷不易变形,也不会生霉,有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而且内筷和外筷表面光滑也不易沾染食物残渣和汤汁。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远离下壳体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开口,所述筷尾贯穿第二开口。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将外筷套在内筷外部充当公筷,用于夹取盘中的食物,通过将外筷从内筷外端拆下,利用内筷作为私筷自己使用,在餐桌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携带两双筷子,而且内筷和外筷在交替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有食物汤汁沾染到使用者的手部,能够保证使用者手部的洁净;

12、2、通过将筷尾外端的限位凸起卡在限位卡槽内部,用于将外筷固定在内筷外部,从而能够方便使用,而且在将外筷套在内筷外端的过程中内筷会贯穿吸附有酒精的海绵并沿着海绵下移,从而能够对内筷表面进行清洁,以保证内筷插入外筷内部之前是干净的,进而能够保证外筷内部的洁净和用餐卫生。



技术特征:

1.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包括筷尾(1),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尾(1)一端设有用于夹取食物的筷头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包括下壳体(32),所述下壳体(32)固定设在限位卡套(23)远离外筷(22)的一端,所述下壳体(32)远离限位卡套(23)的一侧设有上壳体(31),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内部设有四块拼接在一起的海绵(33),所述海绵(33)中吸附有清洁酒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1)靠近下壳体(32)的一侧固定有环形板,该环形板插接在下壳体(32)内部并与下壳体(32)内部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尾(1)的截面加工成方形,所述筷尾(1)的棱边被加工成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筷(21)和外筷(22)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1)远离下壳体(32)的一侧加工有第二开口,所述筷尾(1)贯穿第二开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不易滚动方形筷尾式筷子,具体涉及筷子技术领域,包括筷尾,所述筷尾一端设有用于夹取食物的筷头组件;所述筷头组件包括安装在筷尾一端的内筷,所述内筷外端套有外筷,所述外筷靠近筷尾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筷加工有第一开口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卡套,所述限位卡套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卡槽,所述筷尾两侧壁底端均固定有限位凸起。本技术通过将外筷套在内筷外部充当公筷,用于夹取盘中的食物,通过将外筷从内筷外端拆下,利用内筷作为私筷自己使用,在餐桌上使用本技术无需携带两双筷子,而且内筷和外筷在交替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有食物汤汁沾染到使用者的手部,能够保证使用者手部的洁净。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桥,徐鹏,樊燎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拓立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