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820发布日期:2024-03-05 11: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1、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防护密闭门设置在出入口最外侧,可以阻挡冲击波和隔绝毒剂等情况发生。

2、但现有防护密闭门具有以下缺点:现有防护密闭门重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后防护密闭门会受到重力作用,铰链受压迫变形,门扇主体会发生倾斜,门扇主体底部会与门框或者地面接触,影响防护密闭门正常开合。

3、申请号为cn202010041738.8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均布闭锁的过渡门槛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门框和闭锁机构,门框设在墙体上,门扇通过铰页和墙体连接,并通过闭锁机构与门框锁闭;门框为对称式门框,有效提升结构强度,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框双门的安装;在门框下部设置固定式过渡门框,弥补现有门框结构复杂、防护效果不佳的缺陷;采用均布式闭锁结构,使得门扇受力更加均匀,并与平移式铰页相互配合,使得门扇门框在闭合时相互平行,有效提升密闭防护效果,并且两者配合,有效避免了门扇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反弹导致铰页损坏无法打开门扇情况的发生;在门扇门框之间设置双道密封增强密封效果。但上述专利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也没有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1、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密闭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1)如何在门扇主体上增设机构,门扇主体如果发生倾斜,使得门扇主体底部正常与门框或者地面接触,保证防护密闭门正常开合。

4、2、技术方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主体和门框,门扇主体通过铰链安装在门框上,门扇主体内部设有空腔;

7、门扇主体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和辊轮组件,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传动轴、蜗轮套、蜗杆套、减速器箱体和输出轴,减速器箱体固定连接在门扇主体的空腔内,减速器箱体内设有放置蜗轮套的蜗轮套腔和放置蜗杆套的蜗杆套腔,蜗轮套腔与蜗杆套腔彼此相通,蜗轮套套装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伸出减速器箱体下侧,蜗杆套套装在传动轴一侧端部上,传动轴另一端贯穿减速器箱体且伸出门扇主体外侧,蜗轮套和蜗杆套相互配合;

8、辊轮组件包括支撑座、滑辊和滑移仓,滑移仓固定连接在门扇主体的空腔内,滑移仓的走向与输出轴的走线方向一致,支撑座上部为滑移部,滑移部从滑移仓下端口伸入滑移仓内,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出轴下端从滑移仓上端口伸入滑移仓内且与支撑座的滑移部之间螺纹配合,支撑座的滑移部可沿滑移仓上下往复移动,支撑座下部为支撑部,滑辊支撑在支撑座的支撑部上,门扇主体底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通孔,滑辊可沿通孔伸出门扇主体下侧与地面接触。

9、作为本防护密闭门的优选,所述的滑移部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10、作为本防护密闭门的优选,所述门扇主体空腔下侧设有辊轮腔室,辊轮组件处于辊轮腔室内。

11、作为本防护密闭门的优选,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出轴下端与辊轮组件中支撑座的滑移部之间通过过渡组件实现螺纹配合,过渡组件包括过渡套、过渡螺栓和螺母,支撑座的滑移部上端面开有装配孔,装配孔的走向与输出轴的走线方向一致,过渡套套装在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出轴及过渡螺栓外侧,并且过渡套分别与输出轴和过渡螺栓固定连接,螺母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装配孔,过渡螺栓下端与螺母配合后伸入支撑座的装配孔内。

12、作为本防护密闭门的优选,伸出门扇主体外侧的传动轴端部上安装有手动转轮。

13、作为本防护密闭门的优选,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壳体、棘轮、止动爪和簧片,壳体与门扇主体固定连接,棘轮、止动爪和簧片都设置在壳体内,传动轴贯穿壳体,棘轮安装在伸出门扇主体外侧传动轴端部上,止动爪始端通过调节轴铰接在壳体内壁上,止动爪末端抵靠在棘轮的齿轮上,簧片始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固定,簧片末端抵靠在远离棘轮一侧的止动爪侧壁上,调节轴两端支撑在壳体上,调节轴端部也伸出壳体外侧,伸出壳体外侧的调节轴端部装有把手。

14、3、有益效果

15、采用这种结构时,防护密闭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重力作用铰链受压迫变形,门扇主体会发生倾斜,门扇主体底部会与门框或者地面接触,转动手动转轮,传动轴通过蜗轮套、蜗杆套、将动力传动至输出轴,输出轴则又通过过渡组件带动支撑座及滑辊向下移动,滑辊逐步与地面或者门框底部接触,此过程中,门扇主体受到反作用力提升,门扇主体逐步恢复正常姿态,利用滑辊与地面或者门框底部接触可以使得门扇主体开闭更加方便。

16、本防护密闭门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门扇主体可以利用滑辊在地面上平稳地滑动开合,相比于传统的防护密闭门的开闭方式更加方便,可以提高防护密闭门的使用寿命,减少防护密闭门的故障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主体(1)和门框,门扇主体(1)通过铰链(11)安装在门框上,门扇主体(1)内部设有空腔(12),其特征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密闭门,其特征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密闭门,其特征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密闭门,其特征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密闭门,其特征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密闭门,其特征是:


技术总结
本技术给出了一种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主体和门框;门扇主体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和辊轮组件,蜗轮蜗杆组件的减速器箱体固定连接在门扇主体的空腔内,蜗轮套腔与蜗杆套腔彼此相通,蜗轮套套装在输出轴上,蜗杆套套装在传动轴上,蜗轮套和蜗杆套相互配合;辊轮组件的滑移仓固定在门扇主体的空腔内,支撑座的滑移部从滑移仓下端口伸入滑移仓内,输出轴下端与支撑座的滑移部之间螺纹配合,支撑座下部为支撑部,滑辊支撑在支撑座的支撑部上,门扇主体底部开有通孔。门扇主体利用滑辊在地面上平稳地滑动开合,相比于传统的防护密闭门的开闭方式更加方便,可以提高防护密闭门的使用寿命,减少防护密闭门的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崔海军,齐煜,李庆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大森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