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2533发布日期:2024-03-13 20:4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易清洗锅具。


背景技术:

1、电饭煲是常用的厨房烹饪电器,为了解决食物粘附造成的清洗问题,通常在其内胆锅体的内表面涂敷不粘涂层,以期达到不粘效果。

2、现有的不粘涂层所用的材质通常为特氟龙或陶瓷。然而,特氟龙涂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脱落、起泡等问题,不粘效果下降;陶瓷涂层可以提高涂层的耐磨性,但是其不粘功能主要依靠表面的甲基,在高温状态下甲基容易被破坏导致不粘性能逐渐下降。

3、现有技术中为改进锅具性能,通常以在不粘材料中添加耐磨颗粒为主,例如,专利cn113248985a提供了一种耐磨不粘锅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及不粘锅,该技术通过向不粘材料中添加二氧化钼、聚醚砜、氮化硼等填料提高涂层的力学强度。然而,耐磨颗粒的可选种类较多,性能改进差异较大,并且较难实现持久不粘,不易清洗。

4、物理气相沉积(pvd)法可以实现金属及其氧化物、氮化物等材料镀膜,以实现基体表面高硬度、耐腐蚀、抗氧化、低表面能等性能,因此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中广为应用。专利cn108315696a提供了一种锅具的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就利用了pvd法在锅具基体的外表面沉积涂层,以提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并未关注如何提高锅具的持久不粘和易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易清洗锅具,该锅具包括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表面通过pvd工艺形成有具有凹凸结构的防粘层,所述凹凸结构包括穿透防粘层延伸至锅体内表面的凹槽、由金属材质形成于锅体内表面的凸起,所述凹槽为呈阵列分布的独立凹槽或在锅体内表面蔓延形成的连通凹槽;或者所述凹凸结构设于防粘层远离锅体一侧的表面;其中,所述凹槽的面积总和与锅体内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30%至80%。

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槽底与凹槽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为0.5μm至3.5μm。

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为呈阵列分布的独立凹槽,所述独立凹槽的半径为0.1mm至0.5mm。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为在锅体内表面蔓延形成的连通凹槽,所述连通凹槽呈网状分布。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直径为0.55mm至3.35mm。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平面。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结构设于防粘层远离锅体一侧的表面,所述防粘层靠近锅体一侧的表面具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由形成防粘层的部分金属颗粒嵌入到锅体内表面形成的。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粘层远离锅体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具有氮化层。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氮化层的表面粗糙度为ras,s的取值范围为0.1μm≤s≤12.5μm。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粘层与氮化层的厚度为dμm,d与s满足:0.4≤d/s≤20。

11、优选的,d与s满足:0.4≤d/s≤10。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包括锅体底壁和锅体侧壁,所述防粘层的厚度自所述锅体底壁的中心区域向所述锅体侧壁的上边缘位置逐渐减小。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粘层的材质选自钛、钛铝合金、钛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的,所述防粘层的材质选用纯钛。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vd工艺可采用蒸镀、溅射、离子镀等工艺进行沉积。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凹凸结构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遮挡镀膜,也可以采用在完成沉积后进行刻蚀或滚花形成。

1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所述易清洗锅具。

18、优选的,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或食物处理机,所述易清洗锅具可作为烹饪器具的内胆使用。

1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锅体内表面的具有凹凸结构防粘层采用以pvd工艺形成,相比其它镀层工艺,pvd工艺沉积获得的防粘层具有很好的致密性且低表面能,保证防粘层的凹凸结构能够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疏水性,提升锅具的耐磨效果和不粘效果。由于凹凸结构包括穿透防粘层延伸至锅体内表面的凹槽、由金属材质形成于锅体内表面的凸起,使得防粘层的金属镀层在锅体内表面为非连续分布,降低防粘层的内在应力,尤其是在长期的烹饪过程中锅体被反复加热使用,有效降低防粘层因内在应力过大而导致开裂,甚至是脱落,影响锅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凹槽可储存部分水和/或填充空气,因凹槽的槽底为锅体,锅具在烹饪加热过程中锅体可最快受热,即槽底相较于防粘层的其他区域最先受热,从而使得凹槽内的水和/或空气被快速加热形成水汽膜,不仅可对锅具内的食材快速加热,还将食材微微顶起,减少食材与锅具内表面接触的接触面积,提升锅具的不粘性;进一步地,凹槽为呈阵列分布的独立凹槽或在锅体内表面蔓延形成的连通凹槽,使得凹槽合适布局于锅体内表面,提高锅具加热的均匀性和不粘性。凹凸结构设于防粘层远离锅体一侧的表面,因凹凸结构中的凹部可储存部分水和/或填充空气,在防粘层受热后,凹部中的水和/或空气可被加热形成水汽膜,可将食材微微顶起,减少食材与锅具内表面接触的接触面积,提升锅具的不粘性。另外,凹槽的面积总和与锅体内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30%至80%,使得凹槽合理设置,保证锅具较好的不粘性,提升锅具的清洗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21、2、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凹槽的槽底与凹槽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为0.5μm至3.5μm,如此设置可以兼顾锅具的不粘性能和清洗性,若凹槽的槽底与凹槽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小于0.5μm,则无法保证在受热时凹槽内能形成有效的水汽膜,保证锅具的不粘性;若凹槽的槽底与凹槽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3.5μm,可能会因深度过大而导致凹槽易残留异物,不利于清洗而滋生细菌,降低用户体验。

22、3、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凹槽为呈阵列分布的独立凹槽,所述独立凹槽的半径为0.1mm至0.5mm,可兼顾锅具的不粘性能和减少异物在凹槽内的残留,提升清洗效果。

23、4、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凹槽为在锅体内表面蔓延形成的连通凹槽,所述连通凹槽呈网状分布,可提升锅具的受热均匀性,进而使得烹饪过程中的食材受热均匀,且提升锅具的不粘性。

24、5、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凸起的直径为0.55mm至3.35mm,以保证凸起的强度,进而提升防粘层的耐磨性。

25、6、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凸起的顶面为平面,使得在锅具使用过程中,锅体内表面与食材或例如锅铲等搅拌工具的碰撞得到缓冲,进而减少凸起的磨损,延长锅具的使用寿命。

26、7、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凹凸结构设于防粘层远离锅体一侧的表面,所述防粘层靠近锅体一侧的表面具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为由形成防粘层的部分金属颗粒嵌入到锅体内表面形成的,使得锅体与防粘层相接触的部分形成相互交错的过渡结构,可以有效提升防粘层与锅体之间的结合力,同时提升防粘层的致密度,有效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防粘层开裂的不良现象,进而延长锅具的使用寿命。

27、8、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防粘层远离锅体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具有氮化层,一方面氮化层能够降低防粘层的表面能,提升不粘性,另一方面,在防粘层氮化后能够显著提高硬度,提升耐磨性,并且氮化层中的氮化物颜色稳定,高温下不易变色,有利于改善产品外观,提高用户体验。

28、9、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其防粘层的厚度自底壁中心区域向边缘位置减小,能够显著提高锅具底部工作区域的耐磨性和不粘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