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脚抽拉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925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脚抽拉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桌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拉脚抽拉桌。


背景技术:

1、生活中对于桌子的使用需求是巨大的,都是固定型桌面,桌面大小不能变化,当放置桌子的空间或使用场合发生变化时,如从大房间搬到小房间,用桌的人数变化,使用或闲置交替,都会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个问题,抽拉式的桌子应运而生,但现有的一些抽拉式的桌子在拉出来后,其抽拉的桌面与主桌面不平整,为了使其平整,其结构一般都会设计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拉脚抽拉桌,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拉脚抽拉桌,由桌面和位于桌面下方左右两侧的桌脚通过滑轨拼接而成;其中,位于桌面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定位布条,且所述定位布条以固定间隔长度与所述桌面连接;所述桌面由若干数量的板条组成,其中位于桌面左右两侧边缘的板条为折板,其余均为条形平板;所述桌脚呈叉型,包括:左侧桌脚和右侧桌脚。

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布条具体位于桌脚内侧的桌面的下表面,所述定位布条以固定间隔长度与所述的若干板条依次连接,且定位布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折板上。

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包括:固定连接在左侧桌脚顶端的一组平行的主导轨,固定连接在右侧桌脚顶端的一组平行的副导轨,以及与所述主导轨和副导轨滑动连接的导条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主导轨的外端与左侧边缘的折板固定连接,所述副导轨的外端与右侧边缘的折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主导轨与副导轨滑动连接,且副导轨位于主导轨的内侧;所述主导轨的外侧和所述副导轨的内侧均设有滑槽。

7、进一步的,所述导条组件由若干导条组成,所述若干导条分别固定设置在若干板条的下表面,分为外导条组和内导条组,其中外导条组与其一主导轨的滑槽插接,则内导条组与上述其一主导轨对角侧的副导轨的滑槽插接。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抽拉桌通过拉动桌脚来直接调节桌面间隙大小,实现闭合状态下桌面一片式,拉开状态下仍保持同水平平整并最大化桌面面积的利用率,设计简单巧妙,结构稳固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由桌面(1)和位于桌面(1)下方左右两侧的桌脚通过滑轨拼接而成;其中,位于桌面(1)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定位布条(4),且所述定位布条(4)以固定间隔长度与所述桌面(1)连接;所述桌面(1)由若干数量的板条组成,其中位于桌面左右两侧边缘的板条为折板,其余均为条形平板;所述桌脚呈叉型,包括:左侧桌脚(31)和右侧桌脚(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布条(4)具体位于桌脚内侧的桌面(1)的下表面,所述定位布条(4)以固定间隔长度与所述的若干板条依次连接,且定位布条(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折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固定连接在左侧桌脚(31)顶端的一组平行的主导轨(23),固定连接在右侧桌脚(32)顶端的一组平行的副导轨(24),以及与所述主导轨(23)和副导轨(24)滑动连接的导条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轨(23)的外端与左侧边缘的折板固定连接,所述副导轨(24)的外端与右侧边缘的折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轨(23)与副导轨(24)滑动连接,且副导轨(24)位于主导轨(23)的内侧;所述主导轨(23)的外侧和所述副导轨(24)的内侧均设有滑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脚抽拉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条组件由若干导条组成,所述若干导条分别固定设置在若干板条的下表面,分为外导条组(21)和内导条组(22),其中外导条组(21)与其一主导轨(23)的滑槽插接,则内导条组(22)与上述其一主导轨(23)对角侧的副导轨(24)的滑槽插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桌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脚抽拉桌,由桌面和位于桌面下方左右两侧的桌脚通过滑轨拼接而成;其中,位于桌面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定位布条,且所述定位布条以固定间隔长度与所述桌面连接;所述桌面由若干数量的板条组成,其中位于桌面左右两侧边缘的板条为折板,其余均为条形平板;所述桌脚呈叉型,包括:左侧桌脚和右侧桌脚。本技术的抽拉桌通过拉动桌脚来直接调节桌面间隙大小,实现闭合状态下桌面一片式,拉开状态下仍保持同水平平整并最大化桌面面积的利用率,设计简单巧妙,结构稳固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汪超宇,谢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