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0606发布日期:2024-04-08 11:3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饮水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


背景技术:

1、杯是一种常用的饮水容器,通常而言,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杯盖通过螺纹连接于杯身。螺纹连接的方案需要同时在杯身和杯盖上设置相适配的螺纹,但在螺纹存在清洗困难的问题,而且杯身的螺纹往往设置于直接与人口接触的杯口位置,导致螺牙的根部极易残留杂质,从而更易出现卫生问题。此外,螺纹结构需要通过旋拧实现开盖和关盖,操作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杯,通过改良杯盖与杯身之间的连接结构,以部分缓解可能出现的卫生问题。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杯的可选实施例,一种杯包括:杯身,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壁设有台阶部;杯盖,包括盖体、第一密封件和活动件;其中,所述活动件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盖体运动;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活动件之间;所述活动件具有挤压所述第一密封件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外凸变形的第一位置,和释放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外凸变形后与所述杯身形成密封,且所述外凸变形的第一密封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台阶部;所述杯身可通过与所述活动件相抵,以驱使所述活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切换。

2、这种实施例中,杯身的靠近开口的内壁和外壁由于与杯盖之间无连接关系,因此杯身的靠近开口的内壁和外壁可以对应设置为平整面,也即喝水时嘴唇所接触的面为平整面,一方面嘴唇贴在平整面上较贴在螺纹面上更为舒适,因而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平整面也便于清洗,从而降低嘴唇上的杂物长期附着于杯口处的概率,从而缓解可能发生的卫生问题。

3、此外,在杯盖的结构中,由于活动件设有抵接部,因此在关盖时,通过将抵接部与杯身相抵并继续沿第一方向按压盖体,此时杯身沿第一方向向活动件施力,就可以使活动件与盖体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活动件移动至第一位置;由于锁止件可以将活动件锁止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密封件的凸出部在第一方向上抵接于台阶部,同时第一密封件贴合内腔的壁,从而同时起到限制杯盖被拔出和密封内腔的功能,也即在不适用螺纹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杯盖与杯身的连接及密封。而当需要取下杯盖时,也只需要操作触发件使锁止件释放活动件即可,锁止件释放活动件后第一密封件不再与台阶部之间的抵接,此时杯盖可以自由拿出。可见,这种实施例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关盖和开盖,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4、可选的,所述活动件设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向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延伸,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且所述抵靠部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外凸变形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可朝所述抵靠部一侧翻折变形并搭接于所述抵靠部上;所述凸出部搭接于所述抵靠部时,所述凸出部的沿第一方向投影的外轮廓的外径大于所述杯身对应台阶部处的内径。

5、这种实施例中,鉴于第一密封件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因此在沿第一方向向外拔杯盖时,台阶部对凸出部施加的压力也会促使凸出部沿第一方向翻折变形。此时,由于凸出部翻折后能够搭接于抵靠部,抵靠部限制了第一密封件的最大变形量,从而限制了凸出部的外径,使得凸出部可以保持于能够抵接台阶部的状态,从而加强了杯盖与杯身的连接可靠性。

6、可选的,所述凸出部可朝远离所述抵靠部的一侧翻折变形;所述凸出部朝远离所述抵靠部一侧翻折时,所述凸出部沿第一方向投影的外轮廓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杯身对应台阶部处的内径。

7、鉴于部分人群可能会用错误的方法进行关盖,具体来说就是在第一密封件被压缩的状态下强行将第一密封件压入杯身内,此时可能会导致第一密封件被损坏。在这种实施例中,由于凸出部朝远离抵靠部的一侧翻折后,凸出部沿第一方向投影的外轮廓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杯身对应台阶部处的最小内径,也即强行下压杯盖时,凸出部也可以从台阶部穿过从而进入内腔,实现将杯盖连接于杯身。可见,本方案即使在错误的方法下也能强行实现关盖,从而有助于缓解使用错误关盖方法强行关盖时造成的对部件的损坏。

8、可选的,活动件设有当杯盖连接于杯体时连通内腔的透气孔,杯盖内设有连通透气孔和外界的出气通道;透气孔设有可阻挡液体通过的挡水机构。

9、这种实施例中,一方面透气孔可用于平衡杯身内外气压,从而缓解可能发生的由气压差导致的难以开盖的问题;另一方面,挡水机构可以阻挡液体流出,起到防透气孔漏水的功能。

10、可选的,挡水机构包括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覆盖透气孔。

11、这种实施例中,防水透气膜的结构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实现连接。而且防水透气膜属于应用范围较广构件,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为合适的形状,以便覆盖透气孔。

12、可选的,挡水机构包括传动件及与传动件相连的第二密封件,传动件可移动的设于杯盖,以使第二密封件可在密封透气孔的密封位置及打开透气孔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并且,触发件同时用于带动传动件移动以使第二密封件由密封位置切换至打开位置,锁止件的移动与传动件的移动在时间顺序上至少部分同步。

13、这种实施例中,在通过触发件进行开盖时,可以一并控制第二密封件解除密封,从而可以在开盖的同时对内腔的气压进行调节,而关盖状态下第二密封件保持密封状态,有助于实现保温。

14、可选的,所述杯盖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盖体内的卡块和弹性机构,所述卡块可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盖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弹性机构连接于所述卡块;所述活动件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伸出所述盖体的部分可与所述卡槽卡接,以将所述活动件锁止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机构可使所述卡块保持于与所述卡槽卡接的位置;所述盖体设有可被外力所触发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可驱使所述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脱离所述卡槽以使所述锁止件释放所述活动件。

15、具体来说,可选的,所述盖体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敞口,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有避让孔;所述卡块和弹性机构容纳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卡块可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至少部分经所述避让孔伸出所述容纳部;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敞口朝向所述触发件。

16、这种实施例中,卡块和卡槽的结构较简单,且触发件驱动卡块沿第二方向运动的方案也较为简单,例如可以通过楔形配合传动的方式实现,因此这种实施例中锁止件的结构简单易实现。并且,由于敞口与外界连通,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将手指插入敞口内实现对触发件的控制,从而具有便于操作触发件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盖体内设有挡部,所述挡部在第一方向上抵挡所述卡块,以限制所述卡块相对所述盖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8、这种实施例中,挡部通过在第一方向限制卡块运动,使卡块能够沿预设的第二方向运动,从而有助于减少卡块运动时产生的卡顿感,进而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19、可选的,所述挡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盖体内的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所述第一挡筋设于所述卡块的上方以沿第一方向抵挡所述卡块;所述卡块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预定深度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挡筋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20、这种实施例中,当卡块出现除第二方向的其他方向的运动趋势时分别会被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所抵挡,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卡块运动时产生的卡顿感,进一步提升用户侧操作体验。

21、可选的,所述内腔的壁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台阶部的远离所述杯身的开口的一侧;所述活动件的底部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内腔并与所述凸部相抵;其中,当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杯身且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杯盖与所述杯身靠近所述开口的壁之间具有间隙。

22、这种实施例中,在关盖状态下杯盖与杯身靠近开口的壁之间具有间隙,因而降低了附着于开口的壁上的杂物沾染于杯盖上的概率,从而减少了杯盖的清洗繁杂度。

23、可选的,所述盖体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件的外侧且围绕所述活动件的外壳部;所述杯身具有可插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外壳部之间的杯口部,所述杯口部的壁与所述外壳部、所述活动件以及所述盖体的其他部分之间均具有间隙。

24、这种实施例中,外壳部能够起到对杯口部的防尘作用,而杯口部会直接与嘴接触,进而有助于减少外界污物粘附于杯口部的概率。

25、可选的,所述杯身的外壁设有向外凸出的支撑部,当所述杯盖盖接于所述杯身且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外壳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端与所述支撑部相抵。

26、这种实施例中,用户只要看到外壳部的下端与支撑部相抵,就能够得知此时杯盖处于关盖状态,且用于可以通过观察外壳部的下端是否与支撑部相抵,直观地识别到杯盖是否正常关闭,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27、可选的,所述活动件设有朝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延伸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与所述杯身的顶部相抵。

28、这种实施例中,抵接部的结构简单,且内腔的壁除台阶部外可以不设其他结构,可以使杯身的结构较为简单易实现。

2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