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0446发布日期:2024-05-17 12:49阅读:8来源:国知局
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清洁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电器,被广泛应用于商场、超市、写字楼和家庭等应用场景中,其能够自动对地面进行清洁,例如清洗地面,替代人工进行繁琐重复的清洁作业,提高了清洁行业的自动化水平。

2、随着清洁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清洁机器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由于清洁机器人内部的水路管道、电气部件等模块空间排布不合理,导致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较短、可维护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至少部分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组件;水箱组件,包括清水箱组件和污水箱组件,其中,清水箱组件设置于底盘组件上方,污水箱组件设置于清水箱组件上方;液路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被配置为为水箱组件提供第一液体,并将水箱组件中的第二液体排出;电气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二侧,被配置为为清洁机器人提供电气控制,水箱组件的第二侧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是水箱组件的不同侧;清洁组件,设置于底盘组件的下方,被配置为执行清洁作业;外壳组件,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被配置为容纳底盘组件、水箱组件、液路组件、电气组件和清洁组件。

3、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水箱组件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凹陷结构,凹陷结构被配置为提供避让空间;和/或清水箱组件的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伸入与清水箱组件相邻的多个组件之间的间隙和/或一个组件的凹陷区域,其中,组件包括以下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底盘组件、污水箱组件、液路组件、电气组件和外壳组件。

4、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组件包括:滚刷组件,被配置为执行清理作业;至少一个边刷组件,设置于滚刷组件的周围,被配置为聚拢滚刷组件周围的待清扫对象;第一升降组件,将滚刷组件和边刷组件连接于底盘组件,第一升降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滚刷组件和边刷组件升降。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组件,第一连接杆组件的第一端与底盘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滚刷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源,与底盘组件可转动连接,并与滚刷组件可转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滚刷组件升降。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杆组件被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杆组件;其中,第一升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同步杆,第一同步杆连接一组中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杆组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滚刷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滚刷;其中,滚刷的直径范围为60mm至100mm;和/或,滚刷的轴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清洁机器人在滚刷的轴向的尺寸的80%。

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组件具有第一镂空结构;其中,电气组件还包括:激光检测组件,与底盘组件连接,激光检测组件发出的激光能够穿过第一镂空结构,以对清洁机器人周围进行检测;其中,激光检测组件的检测角度范围为0°至360°。

9、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自清洁泵,与水箱组件相邻设置,被配置为抽取第一液体;自清洁管路,连接自清洁泵和污水箱组件,被配置为将第一液体输送至污水箱组件;喷淋组件,与自清洁管路连接,被配置为将第一液体喷淋至污水箱组件内,以对污水箱组件进行清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箱组件包括:污水箱,设置于清水箱组件上方;吸风管道,设置于污水箱外侧;吸风装置,设置于污水箱外侧,被配置为为污水箱提供负压;漏斗结构,设置于污水箱内;其中,漏斗结构的上端与吸风管道的第一端连通,吸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吸风装置连通,漏斗结构的下端与污水箱连通;其中,漏斗结构的上端的水平截面尺寸大于漏斗结构的下端的水平截面尺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底盘组件具有前端和后端,其中,在清洁过程中,前端比后端先靠近清洁机器人前方的待清洁区域;其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吸水扒组件,位于底盘组件的后端,被配置为收集水渍;第二升降组件,连接底盘组件与吸水扒组件,被配置为驱动吸水扒组件升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组件,第二连接杆组件的第一端与底盘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组件的第二端与吸水扒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源,与底盘组件可转动连接,并与吸水扒组件可转动连接,被配置为驱动吸水扒组件升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固定件,与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其中,吸水扒组件包括:吸水扒,位于底盘组件的后端,被配置为收集水渍;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平行设置,且与吸水扒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一固定件可转动连接,并与第二固定件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平行设置,与第一固定件可转动连接,并与第二固定件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吸污管组件,吸污管组件的第一端与吸水扒组件连接,吸污管组件的第二端与污水箱组件连接,被配置为将吸水扒组件收集的污水输送至污水箱组件;其中,污水箱组件还包括:滤篮组件,与吸污管组件的第二端连接,被配置为对污水进行过滤。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头盖组件,设置于污水箱组件的上方;前平相机,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二侧,被配置为获取清洁机器人前方的画面,其中,在清洁过程中,水箱组件的第二侧比水箱组件的第一侧先靠近清洁机器人前方的待清洁区域;前斜相机,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二侧,被配置为获取清洁机器人前面的斜下方的画面;后视相机,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被配置为获取清洁机器人后方的画面;左视相机,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三侧,被配置为获取清洁机器人第三侧附近的画面,水箱组件的第三侧连接水箱组件的第一侧和水箱组件的第二侧;右视相机,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四侧,被配置为获取清洁机器人第四侧附近的画面,水箱组件的第四侧连接水箱组件的第一侧和水箱组件的第二侧,且水箱组件的第四侧与水箱组件的第三侧相对设置;顶视相机,设置于头盖组件,被配置为获取头盖组件上方的画面。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底盘组件、水箱组件、液路组件、电气组件、清洁组件和外壳组件,水箱组件包括清水箱组件和污水箱组件,清水箱组件设置于底盘组件上方,污水箱组件设置于清水箱组件上方,使得污水箱组件中的第二液体可以通过重力自动排放,提高了排污效率,并降低了污水残留量,液路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被配置为为水箱组件提供第一液体,并将水箱组件中的第二液体排出,电气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二侧,被配置为提供电气控制,水箱组件的第二侧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相对设置,使得液路组件和电气组件分别在水箱组件的两侧,实现了水电分离,避免了液路组件漏水损坏电气组件的现象发生,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且便于维护,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被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滚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具有第一镂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底盘组件具有前端和后端,其中,在清洁过程中,所述前端比所述后端先靠近所述清洁机器人前方的待清洁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解决了传统清洁机器人内部的水路管道、电气部件等模块空间排布不合理,导致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较短、可维护性差等问题。该清洁机器人中,水箱组件包括清水箱组件和污水箱组件,清水箱组件设置于底盘组件上方,污水箱组件设置于清水箱组件上方,使得污水箱组件中的第二液体可以通过重力自动排放,提高了排污效率,液路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一侧,电气组件设置于水箱组件的第二侧,水箱组件的第二侧与所述水箱组件的第一侧相对设置,使得液路组件和电气组件分别在水箱组件的两侧,实现了水电分离,避免了液路组件漏水导致电气组件损坏,延长了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且便于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