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2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儿童专用家具有关,尤其与自行车携带坐椅有关。
传统的自行车携带坐椅或者只能固定在自行车前龙头,或者只能固定在自行车后衣架上。坐椅的脚踏板是固定的,不能伸缩,既不与儿童身体相适应,也不便于取挂。只能挂放在自行车上使用,不能独立作为坐椅使用。不用时不便于收检,占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挂在自行车前龙头,又能放在自行车后衣架,脚踏板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需要调整,并可独立作为坐椅的可折迭、便于携带的儿童坐椅。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支架,座靠背支架与座板铰连,手柄支架与手柄撑架铰连,座板上有定位件与手柄撑架接合,手柄支架上连接有支承件,有围栏与靠背支架铰连并可由支承件支承,座板上有导槽,脚蹬支架与导槽配合,脚蹬支架有槽,有铰接件穿过槽,脚蹬有连接件可移动地与槽配合,有紧固件定位、固定。挂勾与手柄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锁扣和挂勾与手柄支架铰连,锁扣上有挂勾通过的孔,挂勾上有锁孔,座板尾部有铰座,有与后衣架等宽的刚性框装于铰座内。
本实用新型能挂在男女式自行车前龙头和后衣架上,供学龄前儿童乘座,脚踏板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需要调整。安全可靠,取挂方便。停车时可锁于自行车,以免丢失。也可取下当凳子坐,平稳舒适。可折迭,便于携带,不占位置。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实用新型的折迭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勾,锁扣配合图。
图4为座板尾部结构图图5为座板结构图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座板1由木条21、22、23、26,面板24,25组成。木条22、23间嵌有铰座2。木条21、22间有导槽。脚蹬支架25可在导槽内滑动。螺钉15,垫圈13连接木条21、22。螺钉15穿过脚蹬支架的长槽,作为脚蹬支架的铰轴。脚蹬14通过紧固螺栓20、垫片12紧固在脚蹬支架的长槽选定位置上。
靠背支架16与座板1,靠背17铰连。木条26两端凸出座板,使靠背支架16不能向后转动。手柄支架3与铰座2铰接,并与手柄撑架9,挂勾4,锁扣8铰接。手柄撑架9底面可迭放于座板上,中有凹槽通过紧固螺栓10与座板固定位置。挂勾4可通过锁扣8中间的孔,然后用锁将本实用新型锁在自行车龙头上。手柄支架3上固连有支承件5。有围栏7与靠背支架铰连并可支承于支承件5上,手柄6固连于手柄支架。
座板尾部有铰座18,有与后衣架等宽的金属框架19装于铰座18内。当本实用新型装于自行车后衣架时,可用框架19套在后衣架尾部以免左右移动。紧固螺栓10可将其固定于后衣架。使用时可将脚蹬支架11拉出导槽。脚蹬14下垂,支承于螺钉15上。可根据儿童的腿长调整脚蹬的位置。
需要当独立坐椅用时,可将脚蹬支架放入导槽中,将本实用新型翻转,由手柄6与靠背支架16触地即可。
需收检时,将围栏7脱离支承件5和手柄支架3,松开紧固螺栓10,将手柄撑架9向上转动与手柄支架3迭合,然后一起向后转动到与底板迭合位置。将靠背支架16向前转动到与座板迭合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儿童多用椅,有与自行车前龙头配合的挂勾,脚蹬,支架,其特征在于手柄支架,靠背支架与座板铰连,手柄支架与手柄撑架铰连,座板上有定位件与手柄撑架接合,座板上有导槽,脚蹬支架与导槽配合,脚蹬支架有槽,有铰接件穿过槽,脚蹬有连接件可移动地与槽配合,有紧固件。
2.权利要求1所说的儿童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有锁扣和挂勾与手柄支架铰连,锁扣上有挂勾通过的孔,挂勾上有锁孔。手柄支架上有支承件,有围栏与靠背支架铰连并可由支承件支承。
3.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儿童多用椅,其特征在于座板尾部有铰座,有与衣架等宽的刚性框装于铰座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支架,靠背支架与座板铰链,手柄支架与手柄撑架铰链,座板上有定位件与手柄撑架接合。手柄支架上有支承件,挂钩。有围栏与靠背支架铰链并可由支承件支承,有脚蹬支架与导槽配合,脚蹬支架有槽,有铰接件穿过槽与脚蹬支架铰链。脚蹬可随意选定位置。座板尾部有定位件。本实用新型可挂在自行车前龙头或安放于后衣架上,可独立作为坐椅,可折叠收检。适于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出门使用。
文档编号A47D1/00GK2044148SQ8921277
公开日1989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能洪 申请人:王能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